美映椒房吧 关注:10,276贴子:551,964

【讨论】李太后是不是非典型大女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身泥瓦匠家庭的婢女,却在森严的封建礼教与男性权力体系中逆袭为帝国实际统治者。她以卑微出身撬动帝国最高权力,用佛教包装野心,以孝道绑架皇权,最终在史书中留下毁誉参半的背影。既有匡扶幼主、心系民生的公心,亦有权欲熏心、党同伐异的私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2-26 19:34回复
    李太后毫无疑问是山西泥瓦匠李伟的女儿,宦官李文进(后改名李玄成,成了全真教掌门)的姐姐。十五岁以“都人”身份服侍裕王,也没问题。但很多史籍还提到李太后曾是孝懿李皇后(穆宗第一任妻子,生育一儿一女,早逝)或者孝安陈皇后(穆宗第二任妻子,仁圣皇太后)的侍女。下面注重分析下这个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2-26 19:42
    收起回复
      陈皇后陪嫁侍女说。
      据《李朝实录》中朝鲜使臣的说法,“慈圣皇后李氏,少贫贱,其父卖与陈家,两后相与亲爱,作为兄妹。…李氏既贵之后,爱敬陈氏,无异前日,常立侍不敢坐;及尊崇太后之后,始得傍坐。两宫和好无间。”如果《李朝实录》属实,那么李太后是作为陈皇后的陪嫁侍女带入裕王府的。
      情感依据:“多病无子、出居别宫”的陈皇后在“寝室起居不侍左右以致抑郁成疾”的冷宫弃妇待遇下,李贵妃仍每日带着太子朱翊钧朝夕问候起居,万历初年同成为太后之后李氏对陈氏仍能尚执嫡庶之礼。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2-26 19:44
      收起回复
        孝懿后粗使丫鬟说
        据于慎行的《谷山笔麈》记载“武清尝从孝懿皇后外家东李第舍。穆庙初在潜邸,慈宁故因东李以进。穆庙即位,孝懿虽即山陵,而慈宁不忘东李,武清每赐,常分赉之,为之周旋恩泽,经理家事,一如孝懿在时。都人称其不背德云。”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东西王李》中的也称“今上生母慈圣皇太后,山西翼城人也,以皇贵妃进加尊号太后,故从东李入内,两家修好甚至。都人目之为西李云。”
        情感依据:因为李太后父亲李伟在孝懿后父亲李铭家工作,由此十岁出头的李太后得以进入裕王府做侍女。虽然后来李铭之女早逝而李伟之女尊宠,但因为李伟父女感念旧恩“不背德”,每次授封时常会将其恩泽与孝懿皇后一家分享,所以两个外戚家族之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2-26 19:52
        收起回复
          两者结合说。即李太后是陈皇后丫鬟,但是是由孝懿后生前引进的。
          依据:猜孝懿后和陈皇后家族两代通婚。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2-26 19:59
          收起回复
            关于李伟“泥瓦匠”身份记叙颇多,用《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话说就是挑脚上架盖房子的出身。据《枣林杂俎》“武清侯李伟微时业圬墁,既贵,函封圬刀。”,又据《武清侯赠太傅安国公谥庄简李公行状》李伟因“庚戍之变”蒙古袭扰,举家搬迁至京师后贫寒无比,乃至卖女作宫女,卖子作太监——三子李文松(进)以随侍慈圣入宫后进御马监太监。下面是篇记述李太后宦官弟弟李文进(李玄成)的论文。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2-26 20:07
            回复
              泥瓦匠父亲、宦官弟弟、都人身份,这三重debuff,就算放到整个明代也是够差的。但是李太后充分利用明代“母凭子贵”的制度特性,使得李伟于隆庆元年授正三品都指挥佥事,隆庆二年同孝懿后父亲李铭、陈皇后父亲陈景行受田七百顷,隆庆四年再升从一品都督同知,于万历年间爵至武清伯,再晋武清侯,卒赠安国公。至此,李家以外戚贵重,朝中大臣纷纷夤缘与之交结。除此之外,将随侍她入宫的三弟李文进提拔为御马监掌印太监,负责提领禁卫。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2-26 20:19
              回复
                她首先以婢女之身登顶权力巅峰,改写了家族的命运。父李伟封武清侯,弟李文进掌御马监,寒门跃为顶级外戚。 山西籍官员集团如吏部尚书杨博、户部尚书王国光,主持隆庆和议的王崇古、接替张居正首辅位置的张四维等把控朝政数十年,形成“后党”势力。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2-26 20:27
                收起回复
                  李太后的权力之路依赖政治联盟(如张居正、冯保)、宗教造势(九莲菩萨)、家族势力(李伟)等多重手段,而非单纯依靠个人美德或“主角光环”。
                  尽管明穆宗与李贵妃的感情并不真挚,更多的是“流于表面”,例如穆宗在交代临终遗言时,不同于宣宗“国家大事白太后行”只字未提陈皇后及李贵妃,可谓“宠眷有余,而信任不足”,对待彼此带有强烈的“幌子”意味。
                  但是,李贵妃还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如心机深沉、强大子宫)包揽了隆庆的全部成活孩子。明穆宗统共有有四子七女(《明史》所载六女是因为遗漏了秦淑妃所生早夭的第七女栖霞公主),非早夭的统共二子四女,其中李太后明确生育二子三女、养育二子四女。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26 20:34
                  回复
                    李九莲本来就是权后,幕后掌权毋庸置疑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26 20:45
                    回复
                      据《病榻遗言》,所载,李贵妃在隆庆皇帝临/终前随侍在侧。“皇后、皇贵妃拥于榻,皇太子立榻右,拱等跪榻前”据《张文忠全集》她还在穆宗垂危之际在帷幕中安慰辅臣“江山社稷要紧,先生每务尽忠为国”,将着眼点放在国家大事上。不过李氏在穆宗看重高拱之时,特意传谕给张居正,这是有深刻含意的。随着五月二十六日穆宗的离世,朝中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她凭借帝母身份介入政务,处变不惊地处理各种复杂矛盾。通过壬申政变,李氏建立起一套由她主政的宫府协调的体制——据《明通鉴》穆宗去世仅一个时辰,李氏就传召“斥司礼监孟冲,而以保代之”,利用隆庆垂危之际矫/诏亲信冯保同受顾命;六月十六日她又扶持次辅张居正,毅然运用夺取之权,驱逐了“帝终眷不衰”的高拱。“今上御极六日,顾命元臣以片言遣罢,如叱一奴”,顾命元臣高拱以如此狼狈之姿极速离京在明代历史上尚属首例。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26 20:56
                      收起回复
                        她一直跟着裕王无名无份了六年。在隆庆帝醉酒临幸的记录簿上,她的名字与浣衣局宫女并列。这种屈辱催生出惊人的政治嗅觉,她立即意识到这是洗刷出身污点的良机。故而当伉俪情深、耳鬓厮磨的明穆宗垂危托孤时,她抓住这个权力真空期,勾结外臣宦官篡改遗诏,创造了先帝尸骨未寒而极速夺权的全新纪录。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2-26 21:03
                        收起回复
                          关于“两宫同加徽号是谁首倡一说”,王世贞的观点认为是冯保(1543-1583)为了谄媚李太后,所以伙同张居正来完成这件事。他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记载如下:“冯保欲媚上生母李贵妃,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于是下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而两宫不复别矣。”张廷玉总裁的《明史》即延续此说。但沈德符则持不同意见,他于《万历野获编》中则认为实现两宫并尊的主导者,应是当时刚刚由次辅升为首辅的张居正。他说:“时江陵公方欲内谄慈圣,以为固权地,苟可异礼,何所不至!”万斯同版《明史》也持此观点,“至是两宫并上徽号,嫡庶始无别,大学士张居正意也。”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2-26 21:06
                          回复
                            尽管当事人张居正在其文集中的表述是万历皇帝的平台召见与奏疏批示是促使张居正实施两宫并尊的决定因素,但是在这时间之前,他就通过冯保了解到李贵妃的心意。故而实际情况是张居正与冯保为取媚李氏,以神宗名义违制使她同加徽号促使两宫并尊的。此举形成了一个“以李太后为后台,以张居正为主宰,有冯保支持并连结于其间的最高政治架构”,而这一政治架构需以三人关系融洽为前提,尽管三人结盟出发点不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疑相猜,但总体仍是协调稳定的,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神宗发起“反冯倒张”运动同盟关系才宣告破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2-26 21:19
                            回复
                              对于“铁三角”联盟,我想先谈谈对于李太后“私情”的一些满足,例如为李太后那个贪/污/贩父亲说情开脱……还有人专门写了部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2-26 2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