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于工作的芦晓英,儿子当年高考也不能陪在身边。当谈起儿子,她止不住思念的泪水,最大的愿望是“抱抱他,亲一下”。她常对儿子说,“要学会自己面对困难,自立自强,妈妈做你的好榜样。”
潮汕地区的封闭,使得重男轻女在当地异常明显,当市里有关部门不屑与“小妇女”谈项目时,大唐国际领导曾说过,“没有芦晓英,这个项目不会进展如此快,我们坚信派出干部的能力”,这给她日后开展工作打足了底气。
粤东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县级人口达百万。在四通一平中,当地村民严重阻挠工程开展,甚至一个养殖场开出1.2亿元的赔偿费。为不放弃国有企业保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潮电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开展大量工作来缓解与周边的关系。借助“民心工程”预付水费解决当地村民吃淡水难的问题,招工时尽可能聘用当地村民。收入的巨大变化,让村民提前感受到了工程建设带动地区发展的优势。通过不断努力,工程赶在春节前两天开工,为整体工期抢出半个月时间。
由于乌沙山、宁德、潮州主机和锅炉打捆招标,为整体推进三个工程,大唐国际统一协调推迟了潮州1、2号主设备交货。为把耽搁的工期抢回来,潮电不断调整一、二级网络节点,精心策划二、三级工程网络计划,与哈锅协调把集中制造供应的受热面分包到上海,减缓了受热面组装的阻碍。
工期紧,工程质量管理从未放松过。总经理王海晨亲临现场督战,在锅炉通球试验中发现测试大球被改换成小球,当即要求测试单位严格按标准重新测试。严密的质量管理,使工程建设创下了多项纪录:2号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从受热面安装到水压试验仅用110天,2号机168后连续运行达115天(截至采访当天);大唐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潮电兑现了对广东省政府的承诺,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仅用20.5个月,2号机相隔两个月提前四个月相继投产。承建潮电煤码头的一位中港三航局工程师说,“干了一辈子码头建设,7.5个月建成5万吨码头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唐速度真让敬佩!”
“3、4号机建两台100万超超临界机组,这是翟总交给我们既光荣又艰巨的使命,项目核准的支持性文件我们都完成了报批,力争2007年开工2009年发电!”总经理王海晨坚定地告诉记者。
滩涂上打桩做基础,港湾和外海上建码头,与粤闽浙地区从省到地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包含了太多的第一次,潮电人为此付出和得到了许多常人所不能及的艰辛和收获。一群来自北方的汉子们,在南方的热土上树起了“大唐人真抓、真干、真快”的口碑。
在祖国的东南海岸线上,大唐的旗帜迎着朝阳徐徐升起,大唐人将发扬“务实和谐,同心跨越”的企业精神,在祖国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地区把大唐事业做大做强,创造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