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医老葛吧 关注:125贴子:6,289
  • 0回复贴,共1

禽医老葛讲鸡白血病、肉瘤群在家禽养殖大讲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禽医老葛讲鸡白血病、肉瘤群在家禽养殖大讲堂
本节课内容大纲
1.禽白血病、肉瘤群是一种什么病?
2禽白血病、肉瘤群流行特点是?
3.禽白血病、肉瘤群临床症状是?
4.禽白血病、肉瘤群主要剖检病变是?
5.如何对禽白血病、肉瘤群进行诊断?
6.禽白血病、肉瘤群防治措施?

禽白血病、肉瘤群是一种什么病?
禽白血病是由白血病/肉瘤病毒(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淋巴细胞白血病(LL)、骨硬化病(OP)、血管肿瘤(HA)。
(一)禽淋巴性白血病
本病由淋巴性白细胞病毒所引起,病毒经由母鸡的卵巢或卵管移转至卵内造成垂直感染,或对无病毒的种蛋所孵化不久的雏鸡引起水平感染。像这种带有病毒的小鸡终身粪便中排出病毒,而且体内各脏器带有病毒,发育及生长皆正常,但有部分鸡在产蛋开始前形成肿瘤性病变。
禽淋巴性白血病流行特点是?
本病由产蛋开始后至淘汰之前会零星发生,本病在世界各地有养鸡的地方均会发生。近年来因普遍使用马立克氏病疫苗,致使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本病的危害逐渐引起注意。
自然发病常于14周龄后出现,一般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在27~30周龄或以上出现,但临床上也有16周龄左右开始发病的鸡群,发病率在5%~20%,死亡率在1%~2%。
禽淋巴性白血病临床症状是?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只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体重迅速减轻,病鸡消瘦面衰弱,腹部常增大,有时会触摸到肿大的肝、法氏囊。
禽淋巴性白血病剖检病变是?
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牌、肾、性腺和法氏囊,剖检可见这些器官体积增大或有肿瘤形成。尤其是肝、脾、肾和法氏囊中最为常见。其次是心脏、肺、卵巢、胰腺等,几乎波及到所有内脏器官。肿瘤呈白色到灰白色,多数为弥漫性的,也有结节型(从赤小豆到指头肚大小的白色结节状肿瘤或状似“纽扣”样肿瘤病灶)。
也有弥散性和结节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结节型淋巴细胞肿瘤,直径0.5~10mm,单个或大量出现。肝、脾、肾、法氏囊比正常体积增大数信,特别是肝极度肿大,可覆盖整个腹腔,故称“大肝病”。部分病鸡的法氏囊异常肿大,形状如核桃,也有法氏囊肿胀程度较小,易被忽视。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有肝不肿大者,但是肝上有大小、数量不等的白色肿瘤结节出现,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明显,但用肉眼很难将这样的病变与马立克氏病相区别。

(二)禽骨硬化病
本病是由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及其他属于鸡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亚群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又称白血病骨硬化病。
禽骨硬化病流行特点是?
一般在2~3月龄后发病,本病发病率很低。相对而言,公鸡较母鸡发病率高。
禽骨硬化病临床症状是?
患病鸡跖骨中段增生膨大变粗,似“穿长靴”样外观。
禽骨硬化病剖检病变是?
此病系外骨膜异常增生,引起跖骨异常增生,骨髓腔变狭小或消失。
(三)禽血管肿瘤
本病由鸡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发病,血管瘤可引起鸡群皮肤或内脏器官出血,死亡率升高,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
禽血管肿瘤流行特点是
本病在蛋鸡及肉鸡不分年龄皆会发生,发病年龄以120~350日龄散发为多,2010年左右发病率有所上升,有的鸡群死淘率达8%~20%及以上。
禽血管肿瘤临床症状是
1.皮肤型血管瘤:病鸡冠呈黄白色,在鸡翅、胸、颈、冠、趾等部位的皮下形成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赤小豆至小拇指肚大的血泡。一旦血疱破裂出血,则血流不止,直至死亡。血管瘤周围的羽毛被血液污染。
2.眼型血管瘤:眼结膜上有血疱。3.内脏血管瘤病鸡冠萎缩,色黄或苍白。
禽血管肿瘤剖检病变是
在皮肤、皮下组织、胸腹气囊、肌膜、肌肉、骨髓、眼睛、心脏、肺、肝、脾、胃、肾、输卵管、子宫、肠系膜等内脏器官表面,以及眼结膜可见直径1~15 mm的单发或密发的血疱,胸腔、腹腔内有血凝块。在临床上也有大肝病与血管瘤合并感染的病例。
如何对禽白血病、肉瘤群进行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须根据血液学检查和病理组只特征,结合病原和抗体检查来确诊。本病与马立克氏病鉴别:马立克氏病发病日龄大于4周龄80~120日龄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30%~70%。马立克病无血管瘤、骨硬化症,法氏囊常萎缩。
禽白血病、肉瘤群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切实可行的治疗和免疫方法。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祖代、父母代种鸡群的净化制度。每隔1~3个月检疫一次,发现病鸡和可疑鸡应随时淘汰,以消灭传染源。由于本病能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因此、种蛋和种鸡必须从无本病鸡场购买。幼鸡对白血病易感性高,必须与成年鸡隔离饲养。
看禽病 上网搜 禽医老葛 专业性强 技术性强 看病准 信得过


IP属地:江苏1楼2025-02-28 09: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