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烧建盏也快七年了,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略懂,经过了几千窑的不断试错,修正,思考和总结……
实验的内容包括各种材料的使用,釉药配方的调整,泥巴比例的调整,和烧法的不断尝试,也有从老盏复烧中去寻找灵感……也算是多维度的去认识建盏。
经过了几年单枪匹马做所有的工序,对铁系结晶釉的发色和结构形成才算初识。建盏太玄妙,变量太多,迄今为止,我也只敢说对建盏略知一二。
也许也有人说我水平差,虽不服气,但也没法去反驳,也只好安慰自己,我只和自己比。
以前我连拉坯定中心都不会,现在至少可以自己做坯子(降低了做建盏的经济成本……)
建盏给我带来的快乐,是纯盏友体会不到的。
任何热爱建盏的人如果自己亲手从泥巴到成品,单枪匹马做出来了,即使坯子歪歪扭扭,釉面略有瑕疵,也会视若珍宝(同意否?)
——因为每一只盏,我们所付出的心血和一部分工序外包出去,或者“代工”,在情感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种工作方式也注定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会活得比较艰难。
矛盾的是想做出来好盏,又必须得了解和掌握所有工序。
至于我选择用被某些人踩到了粪坑里的“电窑”来烧建盏,因为我了解“电窑”,深知真正烧建盏的电窑也并不是傻瓜式那么好烧的窑体。当然,也许还在烧建盏的人多少有点傻瓜式的执拗。
对于建盏,漫漫长路,光着脚在黑夜里继续前行。
已巳年龙抬头的今天,希望在困厄中的盏友能因为建盏得到些许快乐。
希望,国泰民安吧。
(分享几只近期做的部分盏)









实验的内容包括各种材料的使用,釉药配方的调整,泥巴比例的调整,和烧法的不断尝试,也有从老盏复烧中去寻找灵感……也算是多维度的去认识建盏。
经过了几年单枪匹马做所有的工序,对铁系结晶釉的发色和结构形成才算初识。建盏太玄妙,变量太多,迄今为止,我也只敢说对建盏略知一二。
也许也有人说我水平差,虽不服气,但也没法去反驳,也只好安慰自己,我只和自己比。
以前我连拉坯定中心都不会,现在至少可以自己做坯子(降低了做建盏的经济成本……)
建盏给我带来的快乐,是纯盏友体会不到的。
任何热爱建盏的人如果自己亲手从泥巴到成品,单枪匹马做出来了,即使坯子歪歪扭扭,釉面略有瑕疵,也会视若珍宝(同意否?)
——因为每一只盏,我们所付出的心血和一部分工序外包出去,或者“代工”,在情感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种工作方式也注定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会活得比较艰难。
矛盾的是想做出来好盏,又必须得了解和掌握所有工序。
至于我选择用被某些人踩到了粪坑里的“电窑”来烧建盏,因为我了解“电窑”,深知真正烧建盏的电窑也并不是傻瓜式那么好烧的窑体。当然,也许还在烧建盏的人多少有点傻瓜式的执拗。
对于建盏,漫漫长路,光着脚在黑夜里继续前行。
已巳年龙抬头的今天,希望在困厄中的盏友能因为建盏得到些许快乐。
希望,国泰民安吧。
(分享几只近期做的部分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