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相关人士反映,高阳煤矿某矿长,以工作任务未完成为由,要求基层干部站立参会。信息提供者认为,这种以开会罚站的方式根本无益于任务的完成,做到的只是让人肌肉关节酸痛、血液下涌头晕目眩,尊严受到羞辱、人格受到矮化,而企业因此也要蒙受损失。完成任务的关键,不应该是简单地通过形式上的惩罚,而应当是深入分析任务的实际情况。例如,任务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基于实际情况和资源状况进行的设定?为了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是否供给充足?此外,工作流程是否科学,条件是否具备,是否有为执行者提供了明确合理的指导和支持?深入思考、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任务完成的关键。而试图通过“罚站”这种对身体、精神双重打击的拙劣方式,是无法从相关人员身上“榨”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信息提供者认为,有些工作指挥方式很难实行,其领导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任务完成的复杂性,是忽略了很多客观条件以及对一线情况并不掌握的决策。而罚站的管理方式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是演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展示,最终让执行者感到既无奈又疲惫。可即便如此,还偏要强迫相关人员配合自己上演一出“天子圣明,罪臣当诛”的戏份。因过于强调权威,相关人员根本不敢提出意见和需求,也可能是任务目标无法达成的一个不可忽略之因素。就罚站这种做法而言,本质上是无能无效的管理手段,无法激励执行者的潜力,反倒可能增加了执行者的抵抗情绪,让执行者带着负面情绪工作。信息提供者还反映,此管理作风可能已经自上而下地渗透蔓延到了整个企业。一些中层、基层干部大概也是学到了这种简单粗暴、流于形式、可以躲避实际问题而懒政的管理精髓。这些“好处”促使他们上行下效,在开班前会时,同样以言辞过激、侮辱性的方式对待员工,在不提供资源和帮助的情况下,还要一味地问下面的人要成绩。例如,某位基层领导就经常在班前会上使用极为不适当的言辞,类似于“就那几根*毛还能挡住的你**进?”这种忽略客观事实条件、回避根本问题、毫无风度体面、没有业绩都怪你的“金句”在基层队组班前会频出。有基层工作者苦中作乐打趣到所:“我们不是开会,我们是在问罪,问罪完了在下井受罚”。而这不仅无法激励团队,反而可能削弱了他们的士气。信息提供者说到,就以上提到的部门队组,普通职工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强压待遇。每天光井下时间就直逼12个小时,在加上冗长的开会时间、工后清洁,每日为企业支配的时间就轻松超过13小时。再除去每天必备的8小时睡眠时间,留给职工的生活时间所剩无几,而这些时间,还要用来应付繁复的考试、学习 、看事故警示教育等,而这一些还都是免费的。一些职工家属表示,“他们一回家就是睡觉,睡起来就去上班。”职工感到被忽略了,他们说“没有人在乎我们”;他们也感到被歧视了,他们说“在他们眼里我们只是烂工人”;他们还感到被欺负了,他们说“他们是料定我们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忍气吞声……”而如此强压手段所带来的是,职工的消极怠工,散漫拖延,“反正不让下班,那就慢慢磨吧”。家庭顾不上,工作一团糟,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长期以病态的形式所呈现。长时间的辛苦工作,没捡到芝麻,却也丢了西瓜。信息提供者认为,已经有无数成功的企业提供了准确明了的经验,那就是善待自己的员工是有益的,威胁压迫员工只会为企业带来伤害,作为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应该具备此方面的胸襟和常识。盖洛普调研显示,长期被羞辱的员工,敬业度暴跌67%,摸鱼时长激增3倍;哈佛商学院追踪证明,以恐惧驱动的团队,收获的失败率要比赋能型团队高出89%。压迫伤害企业员工可谓是对企业财富的直接损毁。不如换个视角:把罚站的精力用于倾听一线需求,把咆哮的嗓门换成共同复盘的专业态度,把羞辱游戏升级为目标共识的理性对话……有效的管理,从来不是让人恐惧,而是让人佩服和敬畏;不是制造服从的傀儡,而是唤醒同行的伙伴。信息提供者也流露出了些许无奈和消极。认为当“健康和尊严”可以用来支付领导的不满时,而他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反复操弄来维持其威慑价值,注定会陷入“惩罚通胀”的陷阱,即因惩罚失效因而带来更多的惩罚。而目前人们早已开始私下用迎合与幽默的方式结构其权利表演了,信息提供者复述的原话是“有些话是不能说么,现在人们也无求所谓了。站着开就站着开,不行了就穿个舒服点的鞋”、“走吧,上朝去”……最后,信息提供者也表达了一些憧憬和希望。希望能够在一个健康合理的、更加尊重和支持的、开放的、平等合作的环境中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积极正面的价值,而非每天迎合领导的服从性测试,参加职场的服从性表演。希望企业能越来越好,为广大职工创造越来越好的工作环境,造福自己,也造福社会,而这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老美再次对中国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