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吧 关注:20,072贴子:35,549
  • 8回复贴,共1

强撸灰飞烟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中文互联网上,我就只佩服这一号人。
他是既要了面子,又要了里子, 既立了人设,又赚了银子, 从来没跟信徒要求过什么,但是成为他们心中的救世主、拿波浪孔子垫背、自成一派这些事儿一步都没耽误。
作为金融圈最顶尖的超级网红,靠写博客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一转头对着镜头说,其实我不喜欢别人叫我网红,我觉得那是做蠢事吸引眼球的,我更喜欢别人叫我禅师。
自己夹带私货的时候一晚上让人变成他的信徒,但是一转头又在博客里说,我不喜欢徒子徒孙,把别人玩弄的东西再来玩弄人,这简直是犯罪。
一边大把大把的让别人成为自己虔诚的信徒,飞速向着教主的身份前进,一边对信徒们说,我只是一个做好事的人,我知道一定要让大家做好事,所以,我把自己的技术公布出来了。 而且在这个成为教主的过程当中,那叫一个兵不血刃,永远都是保持着哲学家慈善家人设,只用粉丝的力量就可以达成自己的所有目的。
那些一步一步爬上来的牛人,本来可能真正自成一派的角色,被他在博客一招KO,直接崩了。
他从头到尾说一句话了吗? 不需要,只要他一个眼神,信徒们上就够了,什么慧命都给你打倒。
蜂拥而来的信徒要说你没学会。
08年熊市一来,他立马癌症社死,,缠徒们一看就明白了,遇到质疑他没死的,立马自动冲将出来,把质疑的人通过侮辱谩骂杀了个片甲不留。
李彪从头到尾一个字都没说,什么要求都没提,但是邪恶思想早已灌输在缠徒心里,任何时候,都还是完美圣人。 一副包罗万象,代表市场的样子,几十万信徒到处张牙舞爪,不准人说坏话。 定要将“非我族类”咒入十八层无间地狱,面上还得云淡风轻的跟他称师道神。
这叫什么,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这是什么本事?
这不亚于恋爱中的顶级绿茶呀。 这就相当于一个姑娘,专门傍大款,什么贵重礼物都收,什么钱都挣,什么买卖都干,一提裤子说一句,其实我不是一个拜金的人,我觉得钱不钱的都无所谓,我还是喜欢每天读读书、赏赏花、做做烘焙的生活。
想要天价彩礼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开口,那多损害自己形象。
她就自己在娘家住着,自己爹妈去跟男方谈条件,不给三十八万八就分手,房子不加名就让你身败名裂。 最后谈成了条件,她就如期出现。 自始自终她都没有因为钱的事儿跟别人争执,人设还是那个温婉善良不慕名利的人设。
她还是穿着素色的棉麻质地的裙子看看书、下下棋、写写字、插插花,一开口就是“其实我不在意那些物质条件”。
好家伙,你是不在意,但你全要了呀。 关键是你那些比饭圈都疯狂的粉丝网暴别人的时候,你可一个字都没解释…… 东西全到手了你再来一句“其实我还是喜欢过那种两个人一无所有但是简单快乐的生活”。
天天喊着自己多么苦闷抑郁,不喜欢当网红,不喜欢开博客教人炒股,只是以哲学家的身份帮大家发财……、 把缠徒感动坏了,可你现在都几十万信徒了……倒是赶紧现身让大家崇拜啊。
这矫情的跟真事儿似的,把缠徒忽悠瘸了,过两天还得在网上扇阴风点鬼火,估计缠徒上当的时候会更猛烈一些了。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自成一派,代表市场的全部了,徒子徒孙全是自己的了。
但你看,即便到了这个程度,他依然可以卖菩萨人设,在幕后里拽几句词儿,虽然偶尔会把波浪写成中枢,但这也无伤大雅。
他依然是那种不沾一点的铜臭味的菩萨人设,甚至还有很多缠徒觉得他可怜呢……为了普罗大众,辛苦累死了,因为泄露天机,把自己折磨死了。
我个人很喜欢网上的一个人对李彪的评价,她说,缠中说禅李彪的水平有点像空气吉他:造作的气氛和勾魂的氛围都很到位,但你绝对听不到质疑的声音,因为在那种声音还没发出的时候,缠中说禅已经帮你灭掉了,倘若真有人能发出来,他的信徒也必人而不仁将它堵回去了。
所以,大家看到李彪其实不是一个干净的人。


IP属地:重庆1楼2025-03-05 11:04回复
    你是不是没学会,所以有了这个结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6 10:26
    收起回复
      缠论信徒们常常沉浸在一种自我构建的幻想世界中,认为通过展示表面上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吸引追随者,并以此作为通往成功的捷径。他们自诩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无所不通,仿佛自己是某种独特理论的天选之人,如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角掌握了独门秘籍,注定与众不同。这种心态与某些粉丝对“教主”式人物的神化相似,认为这些人物是千年一遇的天才或超越历史先贤的圣人。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信徒们感到自己拥有一种“天命所归”的优越感。正如李彪所说,“顺者留天乐,逆者化沉沙”,面对批评或打压时,信徒们往往会将其解读为一种“帝王般的训诫”,进而逆来顺受,认为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然而,这种心理机制的核心在于,信徒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错觉:每个人都得到了“教主”的真传,仿佛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独特性”只是“教主”精心设计的一种心理操控手段。通过赋予每个信徒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他制造了信徒之间的隔阂,使得他们无法意识到其实大家都在遵循同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模板。结果,信徒们在私下里,尤其是在彼此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某种理论的精髓,甚至达到了某种至高境界。更为讽刺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缠论的信徒们装模作样,自以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无所不通,以为这样可以吸引追随者。
      殊不知,这只是李彪用来吸引更多关注的一种策略。事实上,缠徒们从一开始就只是李彪实现个人目的工具。他们虽然自认为掌握了能迷惑人的套路,但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套路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尽管缠徒们一遍又一遍地表演着李彪教授的内容,却从未真正获得过成功。
      这种现象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许多缠论信徒追求虚名而忽视实质性的成长与进步。他们常常以圣人自居,却忽略了李彪早已暗示过的结局——在他的诗句中提到,“单衣皱难展 双鬓乱如麻 从来擎天柱 竟已黄豆芽”,预示了即使曾经有远大抱负的人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此外,由于李彪倾向于独自表达观点,鼓励信徒成为他的复读机,并把这种“复读”的过程美化成是为了人人都成为他们一样的君子,导致大多数信徒缺乏独立思考和有效沟通的能力,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更有甚者,李彪虽然自己扮演着一个擅长表达的角色,却教导信徒们远离文科领域,强调理科的重要性。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信徒们发展全面技能的机会,还使得他们更加依赖于李彪的指导,从而更容易接受其极端思想。经过李彪煽动性的言语洗脑,信徒们变得极端且排外,除了视李彪为救世主外,对其他人都持有敌意,认为只有李彪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任何比李彪更慈善或真实的人物也被视为别有用心。
      总结来说,缠论骗局的一部分细节在于利用信徒对成功的渴望,通过心理操控手段制造出一种虚假的独特性和优越感,同时限制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个人发展。信徒们被鼓励追求虚名而非实质性成就,最终陷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无法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这一系列操作不仅阻碍了信徒们的个人成长,也使得他们成为了李彪个人目标的牺牲品。
      在这种集体幻觉中,每个信徒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但实际上他们都受到同一种心理操控机制的束缚,导致实践中屡屡失败,精神上陷入自我封闭状态,既未能收获期望中的成功,也未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IP属地:重庆3楼2025-03-10 01:17
      回复
        阴阳人又出来嚎叫了


        IP属地:陕西4楼2025-03-10 09:13
        收起回复
          @郭总很傻瓜 ,愚昧而不自知的四大“境界”之1,对从未见过的我恨之入骨。


          IP属地:重庆5楼2025-03-11 20:57
          回复
            这是受了多大打击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01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