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4:https://tieba.baidu.com/p/9513255522?pid=151714378257
先谈马斯克的space x的猎鹰系列有个公式很简单:
Space x单次发射成本=加权平均(∑重型猎鹰发射成本,∑猎鹰非星链发射成本,∑猎鹰星链发射成本,研发成本)
由于可复用。猎鹰系列成本极其便宜。但是真的吗?
猎鹰发射产品由三部分组成:
1、重猎发射的高轨深空的特殊设备。2、猎鹰9的非星链设备。3、星链。
由于Space x公司从未向社会公开过真正的财务成本数据。我们可以通过6个参数,尝试离散化分析它的成本构成:
每次成本=f(x1,x2,……x6,x7)
其中:x1=是用重猎还是用猎9发射; X2=运载力冗余率(即非使用荷载和理论荷载的比值)
X3=载荷的重要性; X4=重复使用次数和相应使用成本
X5=荷载轨道高度 X6=荷载轨道类型 X7=其它
推断它每次发射真实成本:
1、在发射高轨、深空特种设备的时候,由于此类载荷数量较少,CBC构型重型猎鹰发射大概率是亏本的,如果运载力冗余率很大,更是如此。
2、猎鹰9发射非星链中高轨载荷的时候,长征3号发射成本和它可有一拼,就看荷载运载力冗余率大小,
3、猎鹰系列发射sso卫星极为吃亏,因为为了可回收,一级的比冲很低,估计长征四号发射成本和他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5、当发射星链,是猎鹰最主要的发射任务。星链数目巨大,而且是自家的非重要荷载,它可以大量地使用多手。这才大大的稀释了整体成本。
而长征八号的成本,据说和和猎鹰有的一拼。
有了这个基础,中国航天就能和猎鹰进行系统的比较:
1、长征5号vs重型猎鹰:在发射同步轨道超级卫星上,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是发射异常谨慎、运载力冗余比较大,但是长征五号做的要稍微好一点,如果运载力冗余率上下足功夫,可有一拼。
2、长征3号 vs猎鹰高轨卫星版:咱们不会吃太多的亏,因为长征3号是定制的常温火箭、已经极度优化后了,运载力冗余率低,而且长征234使用了这么多次成本早就降下来了。
3、长征2/8号,快舟vs猎鹰中低轨卫星版:在类星链发射,这是猎鹰的强项,咱们吃亏(尤其咱们的商业化远远不彻底),在小微卫星上,咱们赚便宜,因为不过他不如快舟和长征6/8光杆灵活,咱们只要发射就能赚钱,他们必须拼单。
4、长征4/6a号vs猎鹰SSO版:当长6a完全商业化后是咱们的得分项
结论:
这才是比较合适的比较方法。比较过后你会发现:或许是我们的中低轨火箭商业化不成功才是和spacex相比成本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
但是已经能看见车尾灯了。
如果长8商业火箭扩大量能后盯得上猎鹰火箭的低轨发射的成本,中国航天商品化就算成功了。

先谈马斯克的space x的猎鹰系列有个公式很简单:
Space x单次发射成本=加权平均(∑重型猎鹰发射成本,∑猎鹰非星链发射成本,∑猎鹰星链发射成本,研发成本)
由于可复用。猎鹰系列成本极其便宜。但是真的吗?
猎鹰发射产品由三部分组成:
1、重猎发射的高轨深空的特殊设备。2、猎鹰9的非星链设备。3、星链。
由于Space x公司从未向社会公开过真正的财务成本数据。我们可以通过6个参数,尝试离散化分析它的成本构成:
每次成本=f(x1,x2,……x6,x7)
其中:x1=是用重猎还是用猎9发射; X2=运载力冗余率(即非使用荷载和理论荷载的比值)
X3=载荷的重要性; X4=重复使用次数和相应使用成本
X5=荷载轨道高度 X6=荷载轨道类型 X7=其它
推断它每次发射真实成本:
1、在发射高轨、深空特种设备的时候,由于此类载荷数量较少,CBC构型重型猎鹰发射大概率是亏本的,如果运载力冗余率很大,更是如此。
2、猎鹰9发射非星链中高轨载荷的时候,长征3号发射成本和它可有一拼,就看荷载运载力冗余率大小,
3、猎鹰系列发射sso卫星极为吃亏,因为为了可回收,一级的比冲很低,估计长征四号发射成本和他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5、当发射星链,是猎鹰最主要的发射任务。星链数目巨大,而且是自家的非重要荷载,它可以大量地使用多手。这才大大的稀释了整体成本。
而长征八号的成本,据说和和猎鹰有的一拼。
有了这个基础,中国航天就能和猎鹰进行系统的比较:
1、长征5号vs重型猎鹰:在发射同步轨道超级卫星上,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是发射异常谨慎、运载力冗余比较大,但是长征五号做的要稍微好一点,如果运载力冗余率上下足功夫,可有一拼。
2、长征3号 vs猎鹰高轨卫星版:咱们不会吃太多的亏,因为长征3号是定制的常温火箭、已经极度优化后了,运载力冗余率低,而且长征234使用了这么多次成本早就降下来了。
3、长征2/8号,快舟vs猎鹰中低轨卫星版:在类星链发射,这是猎鹰的强项,咱们吃亏(尤其咱们的商业化远远不彻底),在小微卫星上,咱们赚便宜,因为不过他不如快舟和长征6/8光杆灵活,咱们只要发射就能赚钱,他们必须拼单。
4、长征4/6a号vs猎鹰SSO版:当长6a完全商业化后是咱们的得分项
结论:
这才是比较合适的比较方法。比较过后你会发现:或许是我们的中低轨火箭商业化不成功才是和spacex相比成本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
但是已经能看见车尾灯了。
如果长8商业火箭扩大量能后盯得上猎鹰火箭的低轨发射的成本,中国航天商品化就算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