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收看央视戏曲频道节目的多数是老年人,他们很少进剧场看戏,只能把戏曲频道当成剧场.当年《空中剧院》开播后,大伙儿特高兴,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可是这些年来,节目已经不能满足戏迷票友的需求了,戏迷一块儿聊天时,很多人希望央视戏曲频道改进不足.真正成为戏迷的好朋友.
观众比较爱看的是"青京会"、"票友大会"等赛事,还有展演和《典藏》栏目,觉得不足的主要是老戏老播与栏目零散。
首先是剧目贫乏。京剧舞台上就是那么来回来去演的几出熟戏、老戏。戏曲频道也这样,戏再好,老看也就烦了.其实以前录制了不少好戏,如李炳淑、李宗义,李长春的《大探二》,外地京剧团演出的《赵一曼》《杨靖宇》《铁道游击队》《节振园》。还有京剧电影工程拍摄了20多部中青年演出的电影,只播了几部就不播了。至于老艺术家早年拍摄的京剧电影《群英会》《借东风》《荒山泪》《宋士杰》《野猪林》《武松》《盖叫天舞台生活》《尚小云舞台艺术》《梅兰芳舞台艺术》《周信芳舞台艺术》等更不见踪影,不少老戏迷哀叹:再不播,这辈子就看不着了.
其次,戏曲频道想吸引青年人来喜欢戏曲,办了不少栏目,30分钟左右一个,其实效果不大。现在不少年轻人不大看电视台的节目,对戏曲也兴趣不高,这些栏目花样百出,却起不到初衷的作用,而且零零碎碎地播,也不集中,还不如儿童戏曲节目吸引人呢!况且,多数老年戏迷对这些为青年人准备的栏目也不看,弄得两头不落好.
再者,我们觉得戏曲频道的定位要准,要重点关注中老年戏迷的需求,兼顾青年人.在每天播出的电视剧,也应当以戏曲题材为主,如《武生泰斗》《荀慧生》《夜深沉》《秋海棠》等一大批戏迷喜爱的电视剧应当重播.
最后,我要说,观众是理解电视台的某些难处的,但央视为国家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均比地方台实力雄厚,还望多为戏迷着想啊!
《沙家浜》中程书记巧扮大夫,对刘副官说了一句:“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我们借用这句台词作为结语.
观众比较爱看的是"青京会"、"票友大会"等赛事,还有展演和《典藏》栏目,觉得不足的主要是老戏老播与栏目零散。
首先是剧目贫乏。京剧舞台上就是那么来回来去演的几出熟戏、老戏。戏曲频道也这样,戏再好,老看也就烦了.其实以前录制了不少好戏,如李炳淑、李宗义,李长春的《大探二》,外地京剧团演出的《赵一曼》《杨靖宇》《铁道游击队》《节振园》。还有京剧电影工程拍摄了20多部中青年演出的电影,只播了几部就不播了。至于老艺术家早年拍摄的京剧电影《群英会》《借东风》《荒山泪》《宋士杰》《野猪林》《武松》《盖叫天舞台生活》《尚小云舞台艺术》《梅兰芳舞台艺术》《周信芳舞台艺术》等更不见踪影,不少老戏迷哀叹:再不播,这辈子就看不着了.
其次,戏曲频道想吸引青年人来喜欢戏曲,办了不少栏目,30分钟左右一个,其实效果不大。现在不少年轻人不大看电视台的节目,对戏曲也兴趣不高,这些栏目花样百出,却起不到初衷的作用,而且零零碎碎地播,也不集中,还不如儿童戏曲节目吸引人呢!况且,多数老年戏迷对这些为青年人准备的栏目也不看,弄得两头不落好.
再者,我们觉得戏曲频道的定位要准,要重点关注中老年戏迷的需求,兼顾青年人.在每天播出的电视剧,也应当以戏曲题材为主,如《武生泰斗》《荀慧生》《夜深沉》《秋海棠》等一大批戏迷喜爱的电视剧应当重播.
最后,我要说,观众是理解电视台的某些难处的,但央视为国家队,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均比地方台实力雄厚,还望多为戏迷着想啊!
《沙家浜》中程书记巧扮大夫,对刘副官说了一句:“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我们借用这句台词作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