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中讲授时间控制的有效路径
摘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前提,能否合理的控制教学进度和课堂时间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化学学科是初中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初步学习的一门与当代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实用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教学实验,具有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知识探索的特点。化学学科的实际特点既为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中讲授时间控制的有效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讲授时间控制;路径
前言
课堂教学主要就包含教与学两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会以自己的节奏为主,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的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1]。如何掌控好教学进度,加强对于教学讲授时间的控制,是每一个新时期化学老师都要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学科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的基础性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教学特点,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对教学的进度做出安排,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规划,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由于这一时期是学生初步接触到化学知识,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选取适当的实验,要使教学方法和讲课的步骤围绕实验展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2]。
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的教学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根本性质。教师可以选取1到2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理论教学与化学实践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控制学生学习状态
化学课程是在学生初三阶段刚刚开始进行的,此时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教师仍然让学生被动的吸收化学知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采用更加灵活、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例如:为什么泡腾片遇水就会剧烈溶解?为什么液态水会有可能变成气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神奇的化学实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在课堂活动进行中出现走神的问题[3]。
除此之外,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把控时,也要注意两点重要内容。第一点,化学学科是一门难较高、理解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前面部分的知识可以完全理解,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规律,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点,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化学学科会涉及到众多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公式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来,从而更好的领悟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间。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还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通常来说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会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教师只有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4]。
三、总结
总而言之,要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合理的对初中化学的课堂时间进行把控,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实现更好的辅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龙.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2,49(04):137-139.
[2]王龙学.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2(25):67-69.
[3]宋冬梅.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22(10):69-72.
[4]罗晓庆. 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期刊发表:http://www.hljht.com
摘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前提,能否合理的控制教学进度和课堂时间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化学学科是初中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后初步学习的一门与当代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实用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教学实验,具有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知识探索的特点。化学学科的实际特点既为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将针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中讲授时间控制的有效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讲授时间控制;路径
前言
课堂教学主要就包含教与学两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会以自己的节奏为主,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的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1]。如何掌控好教学进度,加强对于教学讲授时间的控制,是每一个新时期化学老师都要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学科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的基础性理解,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教学特点,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对教学的进度做出安排,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规划,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由于这一时期是学生初步接触到化学知识,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选取适当的实验,要使教学方法和讲课的步骤围绕实验展开,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2]。
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的教学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根本性质。教师可以选取1到2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理论教学与化学实践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
二、控制学生学习状态
化学课程是在学生初三阶段刚刚开始进行的,此时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教师仍然让学生被动的吸收化学知识,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要采用更加灵活、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例如:为什么泡腾片遇水就会剧烈溶解?为什么液态水会有可能变成气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神奇的化学实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在课堂活动进行中出现走神的问题[3]。
除此之外,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把控时,也要注意两点重要内容。第一点,化学学科是一门难较高、理解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前面部分的知识可以完全理解,并且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规律,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点,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化学学科会涉及到众多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公式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减少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来,从而更好的领悟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间。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还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通常来说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会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教师只有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4]。
三、总结
总而言之,要实现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合理的对初中化学的课堂时间进行把控,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材的主要内容,实现更好的辅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龙.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2,49(04):137-139.
[2]王龙学.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2(25):67-69.
[3]宋冬梅.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22(10):69-72.
[4]罗晓庆. 初中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期刊发表:http://www.hlj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