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企业吧 关注:4,395贴子:19,769
  • 9回复贴,共1

北京高晟创金投资有限公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高晟创金投资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 10日发布微博提到,GO-1提出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实现利用人类视频学习,完成小样本快速泛化,降低具身智能门槛,并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持续进化,将具身智能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IP属地:山东1楼2025-03-12 15:44回复
    7日,华为离职“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 发布微博“预告”称,下周有好东西发布。
      “稚晖君”为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公司官网介绍,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致力于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的创新企业。创始团队包括“稚晖君”彭志辉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截止到目前智元机器人已完成了天使轮、A轮、A1轮、A1+轮、A2轮、A3轮、A4轮等多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彭志辉1993年出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2020年,彭志辉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2022年12月27日,彭志辉在其微博发文称离开华为,并表示“会开启一段新的事业,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IP属地:山东2楼2025-03-12 15:45
    回复
      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催化频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量产元年,多企业好消息不断,软件端持续进化、各家产能规划愈发清晰,产业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阶段。产业大趋势启动时刻,建议关注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建议关注消费电子企业布局机器人趋势。AI的发展从根本上推进了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端侧的发展,目前基础模型进展迅速,Grok3/o3-mini等模型展示了对物理定律逐步深刻的理解,而Deepseek相关模型则反映了推理成本的迅速降低。受此激励,端侧较高级别的智能落地可期,人形机器人或迎来迅速产业化。


      IP属地:山东3楼2025-03-12 15:46
      回复


        IP属地:山东4楼2025-03-13 10:44
        回复
          这个公司靠谱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8 20:41
          回复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重点关注事项。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3月底,某知名汽车厂商生产的新能源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使3人遇难。
            这在当时引起社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某些知名企业在宣传中频频使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驾”等词汇进行推广的情况,有舆论认为不大妥当。
            事实上,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就发布《通知》,要求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召回管理,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技术规范应用。在该文件中,使用比较频繁的词汇是“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IP属地:山东6楼2025-04-17 15:44
            回复


              IP属地:山东7楼2025-04-17 15:45
              回复
                2024年中国汽车生产量突破3100万辆,同比增长5%,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辆达到1317万辆,渗透率42%。在国家双新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商在去年下半年销量及利润持续改善,汽车行业稳步回升。
                2024年财报季接近尾声,主要整车上市公司已陆续公布业绩答卷,头部公司目前仅上汽集团和北汽蓝谷尚未公布,在已经公布的公司中,有的销量与利润齐增,有的则是亏损逐渐增大,有的则是暗藏隐忧,分化日益加剧。


                IP属地:山东8楼2025-04-17 15:47
                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25-04-17 15:48
                  回复
                    13家主要以乘用车为主的整车上市公司中有8家营收超过千亿,比亚迪营收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仅有广汽、江淮两家同比下滑。
                    净利润方面,有8家实现盈利,8家同比正增长,行业整体利润规模在一千亿左右,比亚迪、吉利、长城是最赚钱的三家公司,净利润均超百亿,利润合计占到行业整体四分之三以上。此外,蔚来的净亏损最大,高达224亿,赛力斯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42.7%,江淮汽车是唯一一家由盈转亏的公司,下滑幅度高达-1277.6%。
                    毛利率方面,去年总体较高,平均在15%左右,其中赛力斯、理想毛利率均超过20%,新势力品牌毛利率攀升明显,广汽以6%的成绩排名垫底。
                    营收与净利润两项数据实现双双增长的有8家,广汽和江淮则是双降。此外,长安和理想是“增收不增利”,净利下滑幅度均超30%。
                    这份榜单囊括了国内主要乘用车制造商,除此之外,上汽集团与北汽蓝谷将在本月末公布去年年报,前者预计至多净利19亿,后者则是预计至少亏损65亿;此外,正在冲击港股IPO的奇瑞汽车,在其发布的销量年报中透露去年营收突破4800亿;另外,后起之秀小米汽车去年的部分业绩数据可从小米集团的年报中窥得一二,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321亿,毛利率为18.5%,净亏损62亿。
                    可以看出盈利能力前三名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均为民营企业自主品牌,特别是比亚迪营收规模和净利规模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IP属地:山东10楼2025-04-17 15: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