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电池有点渣,4000mAh第二次测比第一次多了5%出来,还以为是电池放久了,需要激活一下,第三天再测又打回原形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是每天用的充电器不一样。
测容量是一个积分的活,先抛开软件上怎么积分处理,单就硬件上的差异,我想这个不能太当真,对吧?
首先是电流取样,不知道充电器用的取样电阻是多少,就拿普通的+-1%的贴片陶瓷电阻来说,这玩意温漂也明显,用它取样的误差就到可能超1%了。
其次是ADC转换精度,对于8位单片机来说,如果ADC也是8位的,转换精度就算1%吧。
再到积分环节,计时精度,虽然单片机计时是晶振出来的频率比较稳,精度可以做到万分之一,但计时器本身也有精度问题,这部分假设设计没那么挫,忽略掉。
上面这样简单分析,充电器间的测容差异+-2%,最大能差到4%,4000mAh的标称值,测出来3920~4080都是可能的,如果是质量合格的新电池,出厂是正偏差,也就是高于4000的,所以实际测量出4200mAh都是很常见的数值,低于3900就不太对了。
最后,我问客服,精度是多少,他回答不出来。他说放电电压不一样,所以充电器之间有差别,希望我能理解。因为我同时在他家买了2个不同型号的充电器,他担心我退货。
我认为他这个说法站不住。因为放电截止电压都在2.5~2.75V间,在3.0V以下区间,放电总量占5%以下,截止电压的差异是设置为固定电压还是电压下降过快而截止,差异应该很小。
测容量是一个积分的活,先抛开软件上怎么积分处理,单就硬件上的差异,我想这个不能太当真,对吧?
首先是电流取样,不知道充电器用的取样电阻是多少,就拿普通的+-1%的贴片陶瓷电阻来说,这玩意温漂也明显,用它取样的误差就到可能超1%了。
其次是ADC转换精度,对于8位单片机来说,如果ADC也是8位的,转换精度就算1%吧。
再到积分环节,计时精度,虽然单片机计时是晶振出来的频率比较稳,精度可以做到万分之一,但计时器本身也有精度问题,这部分假设设计没那么挫,忽略掉。
上面这样简单分析,充电器间的测容差异+-2%,最大能差到4%,4000mAh的标称值,测出来3920~4080都是可能的,如果是质量合格的新电池,出厂是正偏差,也就是高于4000的,所以实际测量出4200mAh都是很常见的数值,低于3900就不太对了。
最后,我问客服,精度是多少,他回答不出来。他说放电电压不一样,所以充电器之间有差别,希望我能理解。因为我同时在他家买了2个不同型号的充电器,他担心我退货。
我认为他这个说法站不住。因为放电截止电压都在2.5~2.75V间,在3.0V以下区间,放电总量占5%以下,截止电压的差异是设置为固定电压还是电压下降过快而截止,差异应该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