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崛起吧 关注:1,917贴子:21,133

2035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750万人以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月12日,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文公布。
规划范围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中心城区由郑州市主城区(以下简称“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两大区域构成,总面积为2182.4平方千米。
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推动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严控人口过度集聚。到2035年,郑州市常住人口严格控制在1750万人以内,新增人口严格控制在49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88%。预留20%的服务人口弹性,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
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
形成“双核引领、四级体系”的总体格局
强化主城区、航空港区组成的中心城区双核功能,形成“中心城区-近远郊组团-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体系,引导要素集聚。加强近郊组团与中心城区功能协同,推动远郊组团特色化发展,发挥中心镇带动作用,提升一般镇宜居品质,支撑全域城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空间格局形成。
主城区:定位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交往中心。优化空间结构,盘活存量空间,提升空间发展品质。坚持创新引领,强化先进制造业集聚,重点保障中原科技城、经开区扩展片区、高新区扩展片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等空间需求。
航空港区:定位为“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现代化物流枢纽、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重点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空间需求,以“空中丝绸之路”构建为引领,推进郑州新国际陆港、水港等核心平台打造,促进空铁公水多种运输方式协调融合,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物流枢纽,提升航空港区开放能级。
构建沿黄科技创新带
培育以中原科技城、经开区为中心的科创东翼和以高新区为中心的科创西翼
构建“一带引领、一核聚力、两翼驱动、多点支撑”的市域创新网络,支撑城市创新功能集聚。
“一带”:构建沿黄科技创新带。以中原科技城为龙头,以白沙科学谷、高新区、金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子湖智慧岛、中牟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为主要节点,联动高新区、经开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郑洛西区域科技创新带空间发展。
“一核”:培育中原科技城,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形成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打造河南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城市先导区、创新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
“双翼”:发挥中原科技城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以中原科技城、经开区为中心的科创东翼和以高新区为中心的科创西翼。
“多点”:依托郑州高新区、金水区、航空港区、经开区等重要技术创新中心,汇集各类创新要素,加强科技开放合作。
构建“双核、双轴、多廊”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双核”:由主城区和航空港区共同承载核心战略功能,形成功能上分工明确、空间上互通互联、融合发展的中心城区。
“双轴”: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两侧地区形成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骨架,集聚区域和城市的主要服务功能;沿中州大道-机场高速-渠南路两侧地区形成南北向主港功能联动轴,促进主城区和
航空港区功能联系。
“多廊”:结合绿地、水体、设施廊道形成蓝绿交织的组团间生态走廊,促进中心城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
落实住房空间保障和布局优化
坚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则,综合考虑新增城镇人口的刚性需求和城镇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住房用地的供给结构、规模和时序。结合就业岗位分布,优化居住用地供给,促进职住平衡。
适度控制城镇居住用地规模。严格控制老城区内的居住用地供给,到2035年,居住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比重控制在25%-28%。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供给,到2035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8%。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3 20:33回复
    强化郑州国际铁路枢纽地位
    提高郑州城际铁路服务能力
    构建多向高铁通道网络,拓展覆盖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在既有“米”字形通道基础上,研究预留郑州市至东南方向等区域高铁通道,提升与长三角等重点城市群时空联系效率。
    逐步建设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研究预留沿京广、陇海城镇发展主轴的城际通道,实现郑州市1小时直达中原地区主要城市,发挥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带动作用。
    统筹高铁、城际客运枢纽布局,构建“四主(郑州站、郑州东站、航空港站、郑州南站)多辅(大关庄站、郑州西站、郑州北站、岗李站)”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在市域东部研究预留高铁客站。加快重要客运枢纽引入轨道交通,提升枢纽衔接换乘效率。
    统筹客运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布局,推动站城融合一体化开发,培育发展枢纽经济,实现功能与交通协同发展。
    布局都市圈轨道快线走廊
    一体化统筹都市圈道路网建设
    为实现都市圈内主要城市中心的高效快捷联系,规划预留3条都市圈轨道快线走廊。
    郑州市至新乡市规划新增北京-武汉高速、郑辉高速和郑新高速等高速公路通道;
    郑州市至许昌市规划新增郑南高速等高速公路通道;郑州市至洛阳市规划新增郑洛高速等高速公路通道;
    郑州市至焦作市规划新增焦唐高速、郑焦高速、焦平高速和沁阳-伊川高速等高速公路通道。
    在都市圈内,郑州市通过“两横三纵”的国道网络连接周边城市,其中两横为G310、G343,三纵为G207、G234、远期G107。对郑州市域内省道进行升级改造,形成网络化省道系统。
    按照集约原则从严控制跨黄河通道建设,新增桥梁尽量采用复合通道模式。在现状已建成及在建9条跨黄河通道的基础上,新增沁阳至伊川高速公路郑州段、焦唐高速郑州段、焦平高速郑州段、郑焦高速、郑辉高速、郑新高速(龙凤大道)、京港澳高速辅道、北京-武汉高速郑州段等8处跨黄河通道,改造老G107等1处跨黄河通道,到2035年市域内跨黄河交通通道达到17条。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市域范围内形成“1枢纽(新郑国际机场)+5通用(上街区、登封市、中牟县、新密市、巩义市)”航空体系,新郑国际机场兼具通用航空保障功能。根据航空发展需求适时推进机场设施建设,到2035年,新郑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500万吨,机场用地面积约53.3平方千米。
    促进中心城区和近郊组团之间快速联通
    为主城区与航空港区之间的快速联系提供空间保障,主要包括郑许高速、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东四环-华夏大道、渠南路、S317、新G107、前程大道-梁州大道等高快速通道,以及轨道交通K1、K3两条快线走廊。
    实现主城区与中牟、荥阳-上街、新郑、南龙湖近郊组团之间2条以上快速路和2条以上城市轨道直连,带动近郊组团快速发展。
    实现航空港区与中牟、荥阳-上街、新郑、南龙湖近郊组团之间1条以上快速路直连及城市轨道1次换乘可达,发挥航空港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
    强化骨干道路网空间支持
    为主城区“环+放射”的快速路系统,以及航空港区“五横五纵”的快速路系统提供空间保障,其中“五横”为双湖大道(即洪泽湖大道)、S317、迎宾大道、S102和密新大道(即渤海大道),“五纵”为华夏大道、渠南路、梁州大道(渠南路以南段)、新G107和广惠街,实现各组团之间快速高效联系。
    新增新龙路、绕城高速辅道、紫辰路、前程大道、梁州大道、太湖路、广贾路等结构性主干路,完善主城区内部及与周边航空港区、近郊组团的快速联系通道。
    建设郑州港,完善多式联运新格局
    依托郑州港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水运航线,构建贾鲁河、沙颍河入海口的通航体系,形成郑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规划港口以大宗散杂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规划郑州港包括郑州港中心港区和中牟港区。
    规划新增郑州港铁路专用线,强化郑州港与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带动临港产业聚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13 20:34
    回复
      建设郑州港,完善多式联运新格局依托郑州港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的水运航线,构建贾鲁河、沙颍河入海口的通航体系,形成郑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通道。规划港口以大宗散杂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规划郑州港包括郑州港中心港区和中牟港区。规划新增郑州港铁路专用线,强化郑州港与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带动临港产业聚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3 20:35
      回复
        港区早日成行政区吧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3-13 22:13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3 22:51
          回复
            主动放弃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有点退步啊。
            还是上面都不让提了?
            就保留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天津?
            无所谓,自身强大了,什么定位都不重要。
            看人口规划,周边没有能比的。
            毕竟城镇开发面积比它们大多了。
            也有潜在人口做保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14 01:15
            收起回复
              能到1600就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14 03:07
              回复
                加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4 06:54
                回复
                  为啥黄河不让多架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14 07:03
                  回复
                    现在还需要控制人口么?各个大城市都在抢人了,能增长到1600就非常不错了还需要控制?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14 07:37
                    收起回复
                      撤县(市)改区啥时候能成啊
                      看规划图 新密应该不好划区了 但荥阳新郑中牟妥妥的城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14 09:38
                      回复
                        就是不控制,一年稳定往高的算流入二十万人也不过一千五百万人,都在抢人生育率都低成啥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4 10:03
                        回复
                          郑州是中,东部省会最没发展潜力的城市,2022郑州人口就开始负增长了,到2035年人口会降到1100左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14 12:19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14 19:45
                            回复
                              航空港啥时候成行政区,不是功能区,显示新郑,中牟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5-03-14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