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吧 关注:3,916贴子:34,671
  • 5回复贴,共1

说一说潘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公怒激,挥刀相迎。战不三合,潘璋败走。公纵马追杀,忽四下喊声大震,伏兵皆起。」伏兵是什么意思我想大家都知道。
「潘璋大怒,挥关公使的青龙刀来战黄忠。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忠奋力恶战,璋料敌不过,拨马便走。忠乘虚追杀,吴班领兵助战,全胜而回。」黄忠追过去遇到埋伏兵马了吗?并没有。
不提关羽怒激的情绪提升战力,不提用镔铁使良匠铸造的青龙偃月刀,单说一个是潘璋有意识的引关羽深入过去的,一个是正常两军交锋打斗的潘璋黄忠。书里的细节表达的非常明确,但有的人就是看书不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5 12:30回复
    「却说泠苞见当夜风雨大作,引了五千军,径循江边而进,安排下手,等候决江。直听得后面喊声乱起,知有准备,急急回军,前后冲突,各不相顾。泠苞夺路而走,正撞着魏延,活捉了泠苞。比及吴兰、雷铜来接应时,又被黄忠一军杀退。」
    「当先开路,杀奔雒城而来。尘埃起,前面一军杀来。魏延大惊,拍马舞刀,呼军士死战。乃雒城守将吴兰、雷铜两骑马当先,引数千军马,前面杀到;后面张任杀来,两边夹攻,围在垓心。魏延死战,不能得脱。但见吴兰、雷铜后军自乱,二将慌回去救。魏延乘势赶去。当先一将舞刀拍马,大叫:“文长!吾特来救汝!”视之,乃老将黄忠也。两下夹攻,杀败吴、雷二将,冲去雒城之下。刘璝引军杀出,却得玄德在后当住接应。黄忠、魏延翻身便回。」
    「各引兵五千来迎。刘封仗玄德之威在先,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孟达引兵前进,方欲交锋,见曹兵大乱。原来马超、吴兰两军杀来,曹兵先自胆落,被三路军冲杀而来。超兵歇养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正值吴兰当住,彰一戟刺兰于马下。三军混战。操退兵于斜谷界口驻扎,被超侵劫,昼夜不安。刘封惶恐,无面见父,听知孟达建功,深恨结仇。」
    ————————————————————
    书里明明白白黄忠是兵战胜的吴兰、雷铜,而曹彰是单挑的吴兰,就这明明白白的战绩,曹彰吹还混为一谈,也是没脸没皮。
    而李严之所以能四五十回合平手五虎上将之黄忠,有两个因素,第一,李严是费观要去守绵竹才推荐的,属于初出茅庐而且急于立功,所以和黄忠大战是尽了全力的;第二,黄忠知道刘备,诸葛亮入蜀除了攻城略地,首要任务就是收买人心,而不是和蜀将生怨。黄忠和李严大战,李严是全力以赴,黄忠却是想生擒李严,从黄忠一回营就对诸葛亮解释,正准备生擒,为何鸣金收兵这点就可见一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15 12:34
    回复
      刘备集团败于曹操集团,因为曹操爱关羽人才武艺勇冠三军,所以让手下不伤他而是耗损他体能,这时候可以任意杀人的关羽杀退了不能杀他的许褚徐晃,体力不足后被夏侯惇逼上土山,再由张辽说降。而刘备投奔袁绍,这刻刘备颜良同在袁绍军中,巧舌如簧的刘备,对生性促狭要出征白马的颜良有过临行语,至于这临行语说的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可通过其他佐证,刘备的临行语与关羽有关是板上钉钉的。恰恰是因为这临行语,导致了颜良远远看到穿绿锦战袍把整个头颅面如重枣长须垂胸的外貌表露出来,独自一人倒提青龙刀的关羽,于是颜良就让河北军放开一条大路。关羽未冲阵喊话,所以有可能给颜良错觉,导致颜良猜测是来投奔所以不准备迎敌,故而关羽到来之时,颜良本人恰欲问之不待相斗想要询问清楚,而立功心切的关羽仗着马快,马已至近,手起一刀刺斩颜良。关羽也因「云长策马刺颜良」而声名更甚。关云长五关斩将之时还提及“汝比颜良、文丑若何?”可见他内心十分肯定颜良文丑武勇能力才会把这个挂在嘴边。难不成这五关守将比之颜良文丑还强?孟坦是不是可以表示颜良一回合,文丑两回合,自己三回合,自己能打颜良文丑联手?当然是不能,所以颜良文丑之死是非常明确的外因导致。
      虽然关羽战前说过颜良如插标卖首,但他如此大话在战黄忠前也说了斩黄忠首级,结果要不是黄忠马失前蹄,他根本很难有机会,到很可能被黄忠射杀;他在战庞德之前说斩庞德,可要不是于禁拖庞德后腿鸣金收兵,关平救自己,关羽倒是可能因为庞德迷惑性动作,单挑十八般武艺之时被庞德先射后杀,因此大话是做不得数的。
      但白马时候的关羽,颜良真实死因关羽他并不知道,不过延津时候文丑之死他却清清楚楚。是荀攸之计让文丑军兵乱,曹操兵马逼着文丑挺身独战,而后文丑要独自撤退被张辽徐晃拦截,文丑兵马有恢复迹象往这边靠拢时,徐晃引文丑独自一人到埋伏处与关羽军马相交,这时候文丑是刚力战完,而且远离部队,是孤身一人面对关羽军马,还有远处的徐晃说不准回头助战对他也有心理上的压力,和关羽战两回合,文丑觉得是能一战的高手时,感到有危险选择撤退,关羽自己仗着马快脑后一刀结果了文丑的性命,这并非真正的无外因堂堂正正战场单挑斩将。但相比较文丑是有准备的战斗被算计,到颜良死的冤枉,死的莫名其妙又是大不相同。关羽在古城与刘备相会时候估计二人也聊过颜良之事,所以之后关羽再也不主动提颜良文丑。因为他知道二人的死,都不是如同他杀死的其他人那样是堂堂正正的单挑斩将。尤其是颜良,死的太冤枉了。
      颜良文丑死后,刘备用关羽能归降袁绍来开脱自己的危险环境,袁绍这时候虽然不知道颜良文丑真实的死因,但也只是说关羽犹如颜良文丑复生,而非强过颜良文丑。说到刘备的危险处境,那也是程昱之计造成的,用和颜良两强相并的关羽与敌,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但不论胜负,关羽露面,袁绍就会猜忌刘备甚至于杀了他,可刘备此人枭雄至极,自己用精妙的语言躲过了此劫。
      回说颜良之死对关羽本人的影响,在关羽被马忠兵解归神后,他的魂魄遇到普净禅师,普净就用了颜良死亡之前是不待相斗的状态这件事情开导关羽。做为得道高僧,普净禅师曾经遇到过颜良魂魄是十分在情在理的,毕竟关羽魂魄他也能唤得下来,可见佛法修为。所以书里给出这么多颜良之死属于非战之罪的证据,我是非常同情袁绍的首将颜良的,毕竟他骁勇之将,勇冠三军,却死的这般意外,冤枉如斯。
      颜良关羽两强相并,关羽是在刘备和颜良交代什么之后的特殊情况下,被河北军放开一条大路,颜良恰欲问之,不待相斗的状态,一刀刺死颜良后斩首而去,这点是关羽兵解以后魂魄状态也默认的。这不同于后来张飞刺关羽,因为张飞是「声若雷吼,挥矛望云长便刺」,不论是表情状态,还是声音愤怒,又或者兵器朝向都是攻击状态,关羽不惊讶都是不可能的,而关羽去杀颜良之时是「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这样的非攻击状态来到颜良阵前,也因此被放进中军颜良面前,并没有兵斗,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人是来杀自己主帅的。
      总结:估计是古城聚义之时刘备向关羽提及和颜良临行语的事,故而之后关羽明白始末,再不主动说颜良文丑之事当自己战绩,因为颜良之死是刘备临行语导致,而文丑之死是曹操荀攸之谋,给文丑制造种种不利环境,有外因影响导致心态不稳,才能被关羽追斩。颜良文丑关羽彼此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公平之战武艺伯仲之间。而哪怕颜良文丑死后,袁绍在有得到关羽可能情况,评价关羽也是似颜良、文丑复生。可见不论是曹操集团的两强相并,还是袁绍集团似颜良、文丑复生,都是很直观的说明了关羽、颜良、文丑都是超一流勇者虎将。其实人中之绝的吕布之下「关张马黄赵庞典许颜文」这超一流十强武者如若没有外因影响,彼此之间真实实力差距并不大,都能做到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15 12:37
      回复
        「一将立于阶下,其人少不务农,长而好勇,智谋不弱于云长。身高八尺,面黑发黄,首不能回顾,衣不能任体,跣足履山谷,猿猱不能比其健。手斫木成器,斧斤何以及其利?临战阵,衣青袍,跨白马,军中号为“白马将军”。使一口截头大刀,乃南安狟道人也,姓庞,名德,字令明。」
        「却说魏延哨马先到关下,杨柏军退十余里。魏延出,与杨柏战,不十合,杨柏败走。魏延要夺张飞头功,乘势赶去。前面一军摆开,为首乃是马岱。魏延只道是马超,舞刀跃马而进。与岱战不十合,岱败走。延赶去,被岱回身一箭,射中魏延左臂,急回马走。马岱赶至关前,一将声如雷震,从关上一骑马奔至面前,救了魏延。」
        「挺枪跃马,直取张飞。向前战不十合,马岱败走。」
        「文有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武有关张、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勇冠三军而为将,号曰:‘五虎’。」
        「操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各各效力争战。忽一军撞在面前,乃是魏延。延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马后转过一将,大叫:“勿伤吾主!”乃南安狟道人也,姓庞,名德,字令明,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进。」
        魏延和马岱你可以说打了九回合,张飞和马岱你可以说打了六回合,但都是不十合击败的马岱。而且魏延还是自己先打杨柏有一部分体损打的没体损马岱,张飞却是打的刚被魏延战败后有一定体损的马岱。你可以猜测说张飞知道马岱不是马超所以没用全力,但无论如何,魏延的能力不论是没封五虎将之前的曹魏讨论,还是本人展示出来的本领,都肯定是很接近后来封的「关张马黄赵」五虎大将。而这样的魏延基本上无太大外因影响的被庞德奋力向前战退了。之前二人都有适当体损,所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庞德奋力战退魏延,就这战绩,谁能找出来另一个魏延不是诈败不是被箭射能单人杀退魏延的?而且曹操对原属马腾的沙场老将庞德评价原文有「关将军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明,真劲敌也。」,战场实力也是配得上这个评语。一些人说关羽樊城之战年老,但庞德年轻?并不然。再者除了义子关平担忧,其他蜀军无人这样担忧关羽。并且此刻关羽旁白「武艺高强」实战「夏侯存军至,云长截住去路。存大怒,与云长交锋,只一合,被云长一刀斩于马下。」就是这样的五虎大将之首关羽和赤身搏虎之将庞德大战百余合,二人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战斗结束后,众军对庞德说「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关羽回寨和关平言「庞德刀法惯熟,真吾之敌手也!」。关羽是智勇双全之将,而庞德旁白也有「智谋不弱于云长」,因此可以说不论智勇,庞德都是名副其实的关羽强劲敌手。公平的战场阵前比拼武艺,庞德心中有吞关公之意,虽然用力斗之大刀二人不相上下,但两强而斗,必有一伤,想速胜的庞德靠冷箭,确实伤到关羽赢了这局,以血气之勇,战斗智慧,挫了关羽三十年的声价英风。犹如当年关羽用战斗智慧加上刘备临行语影响策马突袭刺斩不待相斗恰欲问之的颜良一样。庞德突然的冷箭,关羽突然的刀锋都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关羽庞德第二天这场战斗,庞德很可能射杀或者追斩乃至擒获关羽,但因为关平和于禁的影响,都失败了。
        射杀失败:第二天关羽庞德斗至五十余合,庞德拨回马,拖刀而走,关羽飞马赶来,庞德明面虚作拖刀势,让关羽以为是拖刀计,却偷拽雕弓暗射冷箭,关平此刻及时提醒了关羽,得到提醒后关羽虽然避开致命要害,但依旧躲不及伤害,而正中左臂,这时候恰待落马,关平赶到扶住,送父回营。
        追斩失败:于禁见庞德取胜,恐庞德成了大功,灭自己威风,于是鸣金收军,不让庞德勒马轮刀的赶上关羽父子二人。而后于禁还在庞德说关羽箭疮举发,不能动止,几次要动兵统七军一拥杀入关羽寨中的时候,不允许反而后移七军转过山口,离樊城北十里,依山下寨。这个军事举动直接导致之后被关羽水淹七军。
        结尾:因为首将于禁的私心作祟,导致先锋庞德功败垂成。被水淹七军后,庞德言「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奋勇力战杀敌,期间解救出被蜀军挟持投降的魏军五百人,用小舡欲奔樊城,后遭到周仓用大舡撞击,将小舡撞翻,庞德被精通水性的周仓所擒。于禁面对关羽,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庞德面对关羽是立而不跪,关羽欲招降庞德,却反被庞德骂不绝口。关羽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庞德舒颈受刑。关羽怜其忠勇而葬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5 12:38
        回复
          「许靖、法正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子刘禅立为王太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督军马一应事务。封关、张、马、黄、赵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爵。」这是官方发布的信息。
          「云长问曰:“封某何爵?”诗答曰:“王上加‘五虎大将’之职,将军居其一也。”云长又曰:“封那五虎将?”诗答曰:“关、张、马、赵、黄是也。”云长大怒曰:“益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即吾弟也:位与吾等,可也。黄忠何等之人,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遂不肯受印。」这是费诗说的话。
          虽然武功五虎大将伯仲之间,但黄忠之名望,素非关羽马超那样名动天下。要知道关羽不论是在什么情况杀死的颜良文丑,那也是杀了,虽然不记武评但也是名声在外,而马超占成都让刘备得益州成为西川之主,有安身立命的基业是蜀汉第一大功。而今同列,马超、张飞在近,亲见黄忠斩夏侯渊夺汉中使刘备成为汉中王的大功,尚可接受,关羽在遥远的荆州听闻,心中不悦。所以费诗在介绍五虎大将前后的时候把黄忠放在最后说,就是用一个表达方式让关羽好接受一点。
          长沙时候黄忠关羽第一次单挑,黄忠是守城方,关羽是攻城方。斗一百回合,不分胜负,长沙太守韩玄恐忠有失,鸣金收军。一些人说关羽方没鸣金收兵,所以这是黄忠败了?我只想问,这是什么鬼才逻辑???关羽带了五百校刀手来攻长沙,副将都没有,谁可以下令鸣金收兵???而且关羽战后明确评价“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第二天,二人又是平手,关羽要用拖刀计时因为黄忠马久不上阵而马失前蹄,关羽放黄忠回去。第三天,黄忠也不用百步穿杨之巧的弓箭射杀关羽,以此报关羽昨日不杀之恩。
          樊城时候庞德关羽第一次单挑,庞德是救援方,关羽是攻城方。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双刀都有副将情况都选择了鸣金收兵。战后鸣金收兵的魏将对庞德说“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关羽也对鸣金收兵的关平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之敌手也!”第二天,二将单挑交锋也是平手,但庞德虚作拖刀势,把刀就鞍鞒上挂住,偷拽雕弓射关羽,要不是关平提醒而仅仅是左臂中箭,关羽很可能被射杀。可庞德勒马轮刀赶来要乘胜追击之时,于禁见庞德取胜,恐德成了大功,灭己威风,鸣金收军。
          不论是长沙黄忠,还是樊城关羽,都没有丝毫的武艺变弱的描写。在罗贯中写的演义里,超一流武艺因为年纪变化,都是七十上下时候。
          在罗贯中笔下,209年黄忠魏延献长沙时,孔明跟关羽说“我闻长沙大将黄忠年近六旬”,黄忠、严颜双健功时,黄忠自言“未及七十”,而后219年黄忠馘斩夏侯渊,最后222年黄忠最后一战时候说“吾今年虽七旬有余”、死前自己说的“七十有五”。由后推前,加减算一下,219年关羽死,将近60岁。那战长沙时候的关羽就是48岁上下,黄忠是62岁,诸葛亮只是打听的消息不够精准。如同在磐河时候,是公孙瓒看面嫩的赵云是少年模样,而不是实际赵云真是少年郎,那时候的赵云是28岁年纪,只能说外貌长得年轻。
          关羽在曹操要收降他的时间段,杀退了耗损他精神体力的许褚徐晃。倚仗马快杀了一个因为刘备临行语而恰欲问之不待相斗的颜良。依仗马快杀了一个中了埋伏挺身独战后再力战猛将徐晃,多方不利掉头而走的文丑。颜良有「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的死亡明示,是因为刘备的临行语而让部队放开一条大路自己恰欲问之不待相斗而死。文丑有「关公马是千里龙驹,早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的死亡明示,是因为中计后连续作战再忽见埋伏的关羽军马要撤退时因为敌人马快而死。刀法战平老将黄忠,承认对方全无破绽,并且只能用拖刀计才有胜利可能,但弓箭被对方完虐。刀法战平同为沙场老将的庞德,承认对方真吾敌手,却单挑中看不透对方的小动作,要没义子提醒,就可能被射杀。
          随便说一句在罗贯中时代关羽还不是武圣,是后来雍正这女真族皇帝给关羽封的武圣。而且罗贯中笔下关羽也没什么义绝的说法,那是后来毛宗岗弄出来的。原文书里只有吕布被称之为人中之绝,赤兔被称之为马中之绝。经历汉末最大动乱黄巾之乱的刘关张可不是初出茅庐,反而吕布打没打黄巾之乱都不好说。而且刘关张兵器马匹都是精良,并非劣质品。说吕布独一档,那是因为敌对势力生死决杀吕布一人打的张飞枪法散乱,紧接着打平关羽张飞联手。敌对势力生死决杀吕布一人打的许褚让曹操说吕布非一人可胜,紧接着打平典韦许褚联手。在没外因影响的敌对关系,生死之战的前提,被誉为人中之绝的吕布一人打平两个超一流,这就是他武评高于「庞典许颜文关张马黄赵」等超一流,属于战神级别的根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15 12:38
          回复
            「宿到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忙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迎敌曹操。操率精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急,忽一彪军来,乃张飞也,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回头观看,南边有千百人马杀到长阪坡下,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非大丈夫也!”文聘羞惭满面,领兵投东北角去。背后许褚赶来。张飞保着玄德,杀散铁骑,迤逦望东而走。」
            长阪坡这时候刘备本人就有两千精兵,后张飞又领彪悍的军队来救援刘备和曹操精兵铁骑交战,这时候描写是背后许褚赶来,根本没描写刘备他们是正面突围而去,还是和背后的许褚作战再突围,不过正常逻辑来讲肯定是往前突破,而不是和敌方后续部队作战。所以更别提这兵荒马乱张飞面对没面对着许褚了,退一万步讲,这时候也没描写张飞和许褚有交手,所以说他们这刻交手的真是胡说八道。
            「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喊声一举。张飞知是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杀来;正西,许褚杀来;正南,于禁杀来;正北,李典杀来;东南,徐晃杀来;西南,乐进杀来;东北,夏侯惇杀来;西北,夏侯渊杀来:八路军马,团团围定。飞在核心,左冲右突,前遮后挡。张飞军兵原来旧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飞见军去了太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张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十数骑跟定。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徐州、下邳,却被曹公自引精兵当住。飞寻思无路,望芒砀山而走。」
            如同有些人说小沛时张飞打曹营八将,可实际情况张飞就和徐晃交手了,乐进都说不好和张飞有没有交手,其他人更是碰都没碰到。倒是新野时候,因为中计于诸葛亮,张飞和许褚碰到时,许褚因为局势无心恋战打过十来回合就走了,这就类似于吕布缚女下邳突围战,遇到关羽张飞也无心恋战一样,因为局势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当然吕布这时候还多了一女儿导致出手也被限制。
            而后张飞据水断桥气势如虹,又担心中诸葛亮计策,曹操因而回马而走,这时候也是张辽许褚二人拉住曹操让曹操稳定了心神。所以长阪坡如果许褚张飞有交手就如同日后赤壁兵败之后曹操那般描写了,那时候张飞以逸待劳埋伏对战保护曹操的许褚,这时候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落。唯独许褚单人一马当先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可在面对张飞之前也描写了曹操军马这时候不但连续作战体力精神都损耗,还因为骤雨大降,浑似盆倾瓮蹇,透湿衣甲,诸军皆有饥色,属于救死不暇之人。许褚战张飞后,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混战做一团。操乘空走过,诸将各自脱身。客观评价这一战属于非公平对决,不论是体能还是精神包括装备都是许褚完全劣势,可如此状态的许褚依旧挺身战张飞,可见内心不虚他,虽然许褚知道自己不是吕布,不能独战关羽张飞二人,但一人时,还是不怕的。许褚有赞诗「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但这时候曹操已经有了和许褚不相上下的典韦了,那这赞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结合前后文可知是效仿昔年的虎牢关之战曹操明白吕布非一人可胜,得两个超一流才能持平,所以原本有典韦,这又有了许褚,终于不担忧吕布的强悍了。因此关羽张飞、典韦许褚都是超一流武将。
            以前徐州时候因为要收服关羽,所以曹操下令是活捉生擒,因此许褚那次不能下死手攻击,只是消耗,因而被搏命的关羽杀退他和徐晃,这受到了制约并非公平生死对决,而是有目的性的耗损关羽拼斗。做为曹操军的武力天花板之一(典韦、许褚、庞德),他并不轻易出手,因为关乎全军气势,在颜良连败曹操诸将时,他也没有请战,因为没把握,那时候曹操派关羽去战颜良也说了,关羽战颜良两强相并,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是因为关羽更合适去。后来要不是马超点名战许褚,在马超耀武扬威连胜曹操诸将时候,许褚也没请战,这就是许褚明白自己是士气的保证。许褚的胆量从某种意义来讲,比张飞要强,毕竟张飞酒后见到吕布夺城,打都不敢打,只能后来见到曹豹才去杀人,而酒后的许褚,面对张飞劫粮草,虽然被一回合刺中眉心,但他勇于上前战张飞的勇气还是值得肯定的。
            许褚曾经在曹操和杨奉争夺天子战中和徐晃打了五十回合,但此刻曹操和杨奉都是打击董卓余部的勤王之师,二人都属于正义之军,只是为了争夺天子归属而有了拼斗,这并不是敌对势力的你死我活之战,所以这个战斗并非有效的武评依据,因为不是生死斗。
            都有超一流表现,又没公平公正的对决,那么在我看就是同一个级别,真正无外因影响的对决都存在胜负可能。而不是根据个人爱憎来一句这时候谁就是比另一个强。所以「关张马黄赵庞典许颜文」这超一流十强武者就是同一个战斗力段位,并不存在谁碾压谁,因为真正描写正常战场拼杀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只有吕布一人,一个人打了关羽张飞平手,一个人打了典韦许褚平手。而其他人的一打多都是有其他因素影响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15 16: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