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是基于文本精炼要求,叙述和心理发展(抒情)一般是碎片化的,需要读者再创作补足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联通的桥梁,从读者再创作的角度提出要求,至少有一条主线,可以穿起文本叙述和心理发展的全部碎片,并且符合一般生活逻辑,即艺术的真实性(不一定是现实的真实),也就是可以有,不是必须有,同时,因为碎片化处理,不同读者穿起主线不尽相同(但大致相同,符合作者诉求),解读有不同,这就是所谓的诗无达诂。对诗词的文学性而言,有以下三种基本特征:
1、诗词是以文言语法为基础,以齐言为基本构造的文学作品,文学性是文学作品中被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审美同向的表现手段。
2、文言以单音词双音词为基本语素,通过省略缩略和要素重置的文本来表达的书面语言;齐言是语素音素与音乐节点贴合而使诗词具有音乐性的基础,这是诗词文学性的普遍应用的构造原则。
3、诗词通过实在虚化,然后把虚化具象实化,再通过赋实来曲折表达情感的贴合传统文化审美的文种,这是诗词生命力的根本。
1、诗词是以文言语法为基础,以齐言为基本构造的文学作品,文学性是文学作品中被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审美同向的表现手段。
2、文言以单音词双音词为基本语素,通过省略缩略和要素重置的文本来表达的书面语言;齐言是语素音素与音乐节点贴合而使诗词具有音乐性的基础,这是诗词文学性的普遍应用的构造原则。
3、诗词通过实在虚化,然后把虚化具象实化,再通过赋实来曲折表达情感的贴合传统文化审美的文种,这是诗词生命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