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只有交流和融合,没有新变化的文化和死了没区别,只有想保持文化一成不变的劳保才喜欢用“输出”和“入侵”,而且他们可双标了,自己的就叫输出,别人的就叫入侵了
典型的例子:
“韩国/日本/越南人偷文化”
真实情况:端午节本来是个古百越民族祭祀水神的节日,后来被汉人附会到伍子胥屈原身上,传到韩国的又演变成了和汉族区别很大的版本,如果你认为韩国人申遗他们的端午节是“偷中国文化”,那中国人的端午节就是“偷”的壮傣系民族的了?
“春节应该叫Chinese new year”
(同上)
“中国龙应该翻译成loong”
真实情况:龙不是中国文化圈独有的神话生物,实际上早期人类文明都有这种类似长蛇状神秘生物的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龙drakōn这一词意为“巨大的海蛇”,人类早期苏美尔文明神话中的邪龙提亚玛特同样也是长蛇,北欧神话中啃食世界树的毒龙是大蛇,甚至基督教神话中的邪龙撒旦,也是蛇形的。结合中国的女娲神话,可以理解为早期人类文明都存在蛇图腾崇拜,进而衍生出了龙。至于长翅膀的大蜥蜴,仅仅是龙的分支。中国神话有一种龙叫应龙。应龙的特征是生有双翼,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你说像不像不少人口中的“西方龙”?实际上,西方那种长翅膀的大蜥蜴形象出现于14世纪晚期,而中国周代就有应龙了。
而且自从佛教传入以及流行,中国龙和印度的娜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融合,“四海龙王”“天龙八部”等概念都不是中国本土文化,而是印度的娜迦,这算不算“偷印度文化”呢?
“披萨上不能放菠萝”
全世界都有劳保,欧洲也是劳保泛滥的地区,可能很多国内劳保看他们也会觉得很荒唐可笑,觉得无法理解,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自己的主张在别人看来也是一样滑稽的跳梁小丑。“世界人民喜欢,你算老几?”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潮流不可阻挡,任何试图阻止文化发展的行为终究是螳臂当车的无用功,所以以后看到了文化沙文主义劳保不用生气,反正他们什么也阻止不了,不妨直接看他们气急败坏破防的小丑样子


中国文化多元化万岁,世界文化大融合万岁!

典型的例子:
“韩国/日本/越南人偷文化”
真实情况:端午节本来是个古百越民族祭祀水神的节日,后来被汉人附会到伍子胥屈原身上,传到韩国的又演变成了和汉族区别很大的版本,如果你认为韩国人申遗他们的端午节是“偷中国文化”,那中国人的端午节就是“偷”的壮傣系民族的了?

“春节应该叫Chinese new year”
(同上)
“中国龙应该翻译成loong”
真实情况:龙不是中国文化圈独有的神话生物,实际上早期人类文明都有这种类似长蛇状神秘生物的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龙drakōn这一词意为“巨大的海蛇”,人类早期苏美尔文明神话中的邪龙提亚玛特同样也是长蛇,北欧神话中啃食世界树的毒龙是大蛇,甚至基督教神话中的邪龙撒旦,也是蛇形的。结合中国的女娲神话,可以理解为早期人类文明都存在蛇图腾崇拜,进而衍生出了龙。至于长翅膀的大蜥蜴,仅仅是龙的分支。中国神话有一种龙叫应龙。应龙的特征是生有双翼,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你说像不像不少人口中的“西方龙”?实际上,西方那种长翅膀的大蜥蜴形象出现于14世纪晚期,而中国周代就有应龙了。
而且自从佛教传入以及流行,中国龙和印度的娜迦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融合,“四海龙王”“天龙八部”等概念都不是中国本土文化,而是印度的娜迦,这算不算“偷印度文化”呢?

“披萨上不能放菠萝”
全世界都有劳保,欧洲也是劳保泛滥的地区,可能很多国内劳保看他们也会觉得很荒唐可笑,觉得无法理解,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自己的主张在别人看来也是一样滑稽的跳梁小丑。“世界人民喜欢,你算老几?”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潮流不可阻挡,任何试图阻止文化发展的行为终究是螳臂当车的无用功,所以以后看到了文化沙文主义劳保不用生气,反正他们什么也阻止不了,不妨直接看他们气急败坏破防的小丑样子



中国文化多元化万岁,世界文化大融合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