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吧 关注:2,243贴子:16,134
  • 0回复贴,共1

插向生机:气管插管操作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医疗急救和重症监护的领域中,气管插管操作犹如在生死边缘搭建起的一座生命之桥,它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呼吸功能的关键手段。然而,这一操作犹如在精密的仪器上进行微雕,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机与安危。
一、关键步骤
1. 准备工作
- 人员与物资准备:气管插管操作需要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至少包括一名操作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一名助手。在物资方面,要确保气管导管、喉镜(直接喉镜或可视喉镜)、吸引装置、牙垫、胶布、注射器等设备齐全且功能完好。导管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型来确定,一般成年男性常用内径为7.5 - 8.5mm的导管,成年女性则为7.0 - 8.0mm。
- 患者准备:将患者置于合适的体位,通常为仰卧位,头部后仰,使口、咽、喉三轴尽量呈一直线,以利于导管的插入。这一过程中,要小心保护患者的颈椎,尤其是在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中,可以采用嗅花位(在助手协助下保持适当的头部后仰同时保护颈椎)。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吸氧去氮,提高患者体内的氧储备,一般采用面罩吸氧3 - 5分钟。
2. 喉镜置入
- 选择合适的喉镜叶片:根据患者的口腔结构选择直型或弯型的喉镜叶片。对于大多数成人患者,弯型叶片较为常用。
- 正确的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右手持喉镜,从患者右侧口角插入口腔,沿舌面将镜片向中线推进,同时将舌体推向左侧,直至看到会厌。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喉镜对牙齿和口腔软组织造成损伤。如果使用的是可视喉镜,要确保镜头清晰,并且在插入过程中准确观察喉部结构。
3. 气管导管插入
- 确认声门位置:在看到会厌后,轻轻挑起会厌,即可暴露声门。这是气管插管操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声门是气管的入口,导管必须准确插入声门。
- 插入导管:将气管导管沿喉镜的镜片凹槽轻柔地插入声门,插入深度要适宜。一般成人插入深度为距门齿22 - 24cm。在插入过程中,助手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4. 导管固定与确认
- 固定导管:导管插入正确位置后,拔出喉镜,迅速放入牙垫,然后用胶布将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在患者的面部,防止导管移位。
- 确认位置:通过多种方法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可以采用听诊法,分别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以及胃部有无气过水声。还可以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若监测到正常的二氧化碳波形,则表明导管在气管内。另外,胸部X线检查虽然不是即时的确认方法,但可以准确判断导管的深度和位置。
二、注意事项
1. 患者安全方面
- 避免损伤: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患者的牙齿、口腔黏膜、咽喉部等组织。用力不当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口腔黏膜撕裂或咽喉部水肿等并发症。对于存在颈椎损伤风险的患者,要严格按照保护颈椎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加重颈椎损伤。
- 气道保护:在插管前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异物等。如果患者存在误吸风险,在插管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避免将异物或分泌物进一步推入气管。
2. 操作技术方面
- 视野清晰:在使用喉镜时,要确保视野清晰,尤其是在有口腔分泌物、血液等干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分泌物,以保证能够准确识别喉部结构。
- 熟练掌握设备: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喉镜、气管导管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可视喉镜等新型设备的操作特点。不同型号的设备可能在操作手感和显示效果上存在差异,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练习。
- 紧急情况应对:要做好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如插管失败后的备用方案。如果多次尝试插管失败,可能需要采用其他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如气管切开术或者使用喉罩等替代设备。
3. 团队协作方面
- 明确分工:团队成员之间要明确分工,操作医生负责插管操作,助手要协助固定患者头部、监测生命体征、传递设备等。在操作过程中,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
- 默契配合: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在紧急情况下,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能够更迅速、准确地完成气管插管操作,为患者赢得生机。
气管插管操作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医疗操作。每一个关键步骤的准确执行和注意事项的严格遵守,都是插向生机的保障。医护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团队协作,才能在关键时刻成功地为患者搭建起这条生命通道。


IP属地:江苏1楼2025-03-18 13: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