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孝烈将军祠像辦正记》
这是坐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的木兰祠祠碑的碑文,祠碑立于元代元统二年。
读书时,就很喜欢《木兰辞》,木兰,为父亲尽孝,为国家尽忠,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看过电影《花木兰》,因是外国人拍摄,文化理解上的差异,引来观众的一片唏嘘,但木兰的精神是跨越国界的,正如弹幕所说: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敢和担当。
百度时,知道了河南省有一座木兰祠,记载了木兰的生平。这一段短短的碑文,虽文字浅显,仍有人用白话解释了它,那一句“我没有道理嫁给陛下”,格外显眼。
木兰为国戍守平乱,屡建战功,却不愿受封。“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忠孝节义”,木兰身上都有,她是一个为国战死沙场的将军,不是一个仰仗姣好容颜或其他什么为自己营求荣华富贵的花瓶。她有她至高无上的人格与尊严,她的贞操和自由与尊严相连,她不能放弃尊严,就意味着她不能放弃贞操与自由。这样的尊严,比生命珍贵。
强人所难的陛下,许是在惭愧得无地自容的当下,对木兰,佩服得五体投地,追谥“孝烈将军”。
那份对尊严胜过生命的看重,饱含了木兰对自我无比清醒、坚定的认识,那种坚贞、纯粹,令人动容。
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树立的一座丰碑,时光流转,永恒闪烁着不可直视的光芒。
女子的价值绝不是以她的美貌体现,更不是以某些男性猥琐、偏狭视角所看待的杏预对象、生育工具,这都是在物化女性,没有认识到女子和男子一样,是有着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女子并不因为力量不如男子、与男子相异的身体构造而卑微。
人皆有五脏,直立行走,女子的身体有孕育和哺育的能力、男子有产生京子的能力,彼此身体结构有所不同,造化使然,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们的世界是阴阳相生、互生的世界,男女结合,生育后代。并不是说,当人类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男子在生产活动中占优势,女子就成为了男子的附属,不是。
《易经》,天乾地坤,乾代表男人,坤代表女人,男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女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是没有大地作为承载,万物无从可生。
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的古圣先贤教人以德行为本,对女子,更是重视,寄予厚望,因为,一个品行端正的女子,上可以告慰父母祖先,下可以教好儿女,中可以与丈夫相敬如宾,家家和则国家和,国家和则天下和,《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察乎天地,及其至也。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还有太姜太任太姒,开周八百年王业之先,都足以证明了女子身份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要将对自身的认识提升到先人看待我们的高度,我们堪当重任,那就是做一个品行端正,有人格,有底线,有尊严的女子,像一朵兰花一样,从灵魂的深处散发清香,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平添一丝美好与安宁。
我们不以男性狭隘视角看待自身,我们不是取悦他人的花瓶,我们拒绝被贴上与兴相关的标签,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贞操,守身如莲。
男吧,曾看到一个帖子,问:如果要彻底戒了,那还要女人做什么用了?答:女人不是给你纵郁的,女人是用来传宗接代的。觉得这个帖子的问与答,都大有问题,问者,无疑是在物化女性,在他的认知里,女性存在的唯一全部意义,是兴。而答者,虽否定了问者的观念,但以其可生育特征来定义全部,而且“用来”二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够尊重的态度。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源自父精母血,诚然,没有男性的参与,生命无法形成,但从孕育到出生,从婴儿到少年,母亲付出辛苦的程度和种类,都是作为父亲的男性没法同日而语的。
从孕吐到行动受限的寝食难安,担心和小心将一直伴随孩子的出生,生产的过程是去鬼门关走了一趟,还有一些真的难产而死,儿女生下以后,日夜细心呵护,一觉睡到天亮,将成为一个梦想,待到孩子可以睡整夜觉了,才有可能实现。

这是坐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的木兰祠祠碑的碑文,祠碑立于元代元统二年。
读书时,就很喜欢《木兰辞》,木兰,为父亲尽孝,为国家尽忠,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看过电影《花木兰》,因是外国人拍摄,文化理解上的差异,引来观众的一片唏嘘,但木兰的精神是跨越国界的,正如弹幕所说: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敢和担当。
百度时,知道了河南省有一座木兰祠,记载了木兰的生平。这一段短短的碑文,虽文字浅显,仍有人用白话解释了它,那一句“我没有道理嫁给陛下”,格外显眼。
木兰为国戍守平乱,屡建战功,却不愿受封。“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古圣先贤教导人们的“忠孝节义”,木兰身上都有,她是一个为国战死沙场的将军,不是一个仰仗姣好容颜或其他什么为自己营求荣华富贵的花瓶。她有她至高无上的人格与尊严,她的贞操和自由与尊严相连,她不能放弃尊严,就意味着她不能放弃贞操与自由。这样的尊严,比生命珍贵。
强人所难的陛下,许是在惭愧得无地自容的当下,对木兰,佩服得五体投地,追谥“孝烈将军”。
那份对尊严胜过生命的看重,饱含了木兰对自我无比清醒、坚定的认识,那种坚贞、纯粹,令人动容。
这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树立的一座丰碑,时光流转,永恒闪烁着不可直视的光芒。
女子的价值绝不是以她的美貌体现,更不是以某些男性猥琐、偏狭视角所看待的杏预对象、生育工具,这都是在物化女性,没有认识到女子和男子一样,是有着独立人格尊严的人,女子并不因为力量不如男子、与男子相异的身体构造而卑微。
人皆有五脏,直立行走,女子的身体有孕育和哺育的能力、男子有产生京子的能力,彼此身体结构有所不同,造化使然,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们的世界是阴阳相生、互生的世界,男女结合,生育后代。并不是说,当人类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男子在生产活动中占优势,女子就成为了男子的附属,不是。
《易经》,天乾地坤,乾代表男人,坤代表女人,男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女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是没有大地作为承载,万物无从可生。
所以,自古以来,我们的古圣先贤教人以德行为本,对女子,更是重视,寄予厚望,因为,一个品行端正的女子,上可以告慰父母祖先,下可以教好儿女,中可以与丈夫相敬如宾,家家和则国家和,国家和则天下和,《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察乎天地,及其至也。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还有太姜太任太姒,开周八百年王业之先,都足以证明了女子身份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要将对自身的认识提升到先人看待我们的高度,我们堪当重任,那就是做一个品行端正,有人格,有底线,有尊严的女子,像一朵兰花一样,从灵魂的深处散发清香,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平添一丝美好与安宁。
我们不以男性狭隘视角看待自身,我们不是取悦他人的花瓶,我们拒绝被贴上与兴相关的标签,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贞操,守身如莲。
男吧,曾看到一个帖子,问:如果要彻底戒了,那还要女人做什么用了?答:女人不是给你纵郁的,女人是用来传宗接代的。觉得这个帖子的问与答,都大有问题,问者,无疑是在物化女性,在他的认知里,女性存在的唯一全部意义,是兴。而答者,虽否定了问者的观念,但以其可生育特征来定义全部,而且“用来”二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够尊重的态度。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源自父精母血,诚然,没有男性的参与,生命无法形成,但从孕育到出生,从婴儿到少年,母亲付出辛苦的程度和种类,都是作为父亲的男性没法同日而语的。
从孕吐到行动受限的寝食难安,担心和小心将一直伴随孩子的出生,生产的过程是去鬼门关走了一趟,还有一些真的难产而死,儿女生下以后,日夜细心呵护,一觉睡到天亮,将成为一个梦想,待到孩子可以睡整夜觉了,才有可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