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年,汉桓帝终于等来了机会可以除掉那条盯了自己二十年的豺狼--梁冀。
梁冀,人称小董卓,其为人之恶与他的后辈董卓相比可以用难分伯仲来形容。可惜他做梦也想不到,在朝堂呼风唤雨了二十年的梁氏家族在桓帝与几个内侍太监的谋划之下,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剪除。
随着梁冀身死随之而来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梁冀近二十年的专权使得与之对立的其他士大夫集团空前团结,而这种团结并不会随着梁氏灭亡马上分裂。梁冀活着的时候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是可爱的盟友,梁冀死了那他们就是沟槽的酸儒,是分食皇权的蛀虫。这帮人有的那是真不怕死啊,不光不怕死,临死他们还要溅敌人一身血。隐忍了二十年的桓帝知道直接和这群人正面对抗是没有好处的,那么扶植起另一股势力便迫在眉睫。
究竟哪种人既能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士大夫集团又不用担心养虎为患,桓帝一下就想起了当初与自己密谋的太监们。多好的工具啊,这群太监既能制衡士大夫的权利又可以把皇权与官权的阶级矛盾转移为宦官与士大夫的群体冲突,最后还不用担心太监们造反,毕竟太监怎么当皇帝呢。局势发展的确如桓帝所想,士族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干死这群没吊的阉党,宦官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干死这群沟槽的士族。唯独没人在意百姓活的死活。
桓帝有想过百姓的吗?也许有吧,在某个与宫女醉生梦死后的贤者时刻也许他会记起奏折上关于流民的只言片语,但是皇帝也难啊,他要平定蛮夷,要制衡,要盖宫殿,要睡女人。所以就再苦一苦百姓吧。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就是这群泥腿子最先起身掀了汉朝的桌子。
梁冀,人称小董卓,其为人之恶与他的后辈董卓相比可以用难分伯仲来形容。可惜他做梦也想不到,在朝堂呼风唤雨了二十年的梁氏家族在桓帝与几个内侍太监的谋划之下,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剪除。
随着梁冀身死随之而来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梁冀近二十年的专权使得与之对立的其他士大夫集团空前团结,而这种团结并不会随着梁氏灭亡马上分裂。梁冀活着的时候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是可爱的盟友,梁冀死了那他们就是沟槽的酸儒,是分食皇权的蛀虫。这帮人有的那是真不怕死啊,不光不怕死,临死他们还要溅敌人一身血。隐忍了二十年的桓帝知道直接和这群人正面对抗是没有好处的,那么扶植起另一股势力便迫在眉睫。
究竟哪种人既能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士大夫集团又不用担心养虎为患,桓帝一下就想起了当初与自己密谋的太监们。多好的工具啊,这群太监既能制衡士大夫的权利又可以把皇权与官权的阶级矛盾转移为宦官与士大夫的群体冲突,最后还不用担心太监们造反,毕竟太监怎么当皇帝呢。局势发展的确如桓帝所想,士族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干死这群没吊的阉党,宦官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干死这群沟槽的士族。唯独没人在意百姓活的死活。
桓帝有想过百姓的吗?也许有吧,在某个与宫女醉生梦死后的贤者时刻也许他会记起奏折上关于流民的只言片语,但是皇帝也难啊,他要平定蛮夷,要制衡,要盖宫殿,要睡女人。所以就再苦一苦百姓吧。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就是这群泥腿子最先起身掀了汉朝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