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12,328贴子:72,952,781
  • 8回复贴,共1

母题是骗子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懂就问:母题是骗子么?


IP属地:北京1楼2025-03-20 08:50回复
    机构/产品名称:
    若“母题”是某机构、课程或产品的名称,需谨慎核实其真实性。例如某些教育机构可能以“押中考试母题”为噱头高价推销资料,可能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


    IP属地:北京2楼2025-03-20 08:51
    回复
      虚假承诺
      宣称“押中母题”“包过保分”的机构通常利用考生焦虑心理,通过夸大宣传制造信息差,暗示有内部渠道获取考题。实际上,国家级考试(如高考、教资等)的命题过程受严格保密,试题外泄属违法行为。
      典型手段:
      考前发布空白“占坑帖”,考后篡改内容伪造“押中真题”假象;
      将考试大纲常规知识点包装为“母题”或“独家密卷”,误导考生支付高价。
      法律风险
      非法获取、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的行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即使考生未使用,购买行为也可能被追究责任;
      培训机构若以“押题”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且不兑现承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或虚假宣传。


      IP属地:北京3楼2025-03-20 08:54
      回复
        合法宣传 vs 非法营销
        合法:正规机构仅提供知识梳理或模拟题,不会承诺押题命中率;
        非法:以“押中母题”“不过包退”为噱头诱导付费,且无实际教学资质。
        官方立场
        教育部明确表示:所有国家级考试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发布押题资料,任何“保过”承诺均属违规。


        IP属地:北京4楼2025-03-20 08:54
        回复
          警惕高额收费:对“押题班”“密训营”等高价服务保持警惕,优先选择官方教材和正规课程13;
          核实机构资质:通过教育部门官网查询机构备案信息,避免轻信社交媒体广告26;
          拒绝侥幸心理:考试无捷径,系统复习才是通过考试的核心。


          IP属地:北京5楼2025-03-20 08:54
          回复
            结论
            若机构以“押中母题”为由收取费用或暗示与命题相关,大概率涉嫌诈骗。考生应通过合法途径备考,避免因轻信“捷径”损失财物或触犯法律。


            IP属地:北京6楼2025-03-20 08:55
            回复
              高考的人都满18岁了。
              对于广告 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IP属地:广东7楼2025-03-20 10:26
              收起回复
                高考压中题基本都是骗子。大概率考的题型被他蒙中而已,我年年都能蒙对几个题型,也没说自己能压中题。能压中特色题,且因此而改变学生得分率,这才压中考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20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