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站》第一部的背景设置在1942年,但是我认为,如果设置在1943年会更合理。固然,这是一部喜剧、甚至“闹剧”,但是,故事背景也应该更合理一些为最好:1942年,正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形势严峻异常,冀中军民经过顽强斗争,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1943年,局面逐渐好转,正如《小兵张嘎》里唱的“1943年,环境大改变……”。
所以,第一部剧中,八路军取得的一连串胜利显得有些夸张了,不如设置在1943年:1943年,冀中的局面开始好转,根据地和党组织开始恢复,急需干部,所以老冯去苏北新四军求援,带回水根,重建组织,而八路军武工队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胜利。
接下来,第二部的背景,顺延到1944年:这时的日本,已经快被太平洋战争拖垮了,急需人员补充,所以把“精神卫生所”里的黑藤也放出来了……。
如此,这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再假设一下,第三部,设置在1945年:抗战胜利了,鬼子汉奸被清算,然后,石青山和水根等人,被抽调随部队北上去东北继续战斗———这点也与历史吻合。
大家认为怎么样?

所以,第一部剧中,八路军取得的一连串胜利显得有些夸张了,不如设置在1943年:1943年,冀中的局面开始好转,根据地和党组织开始恢复,急需干部,所以老冯去苏北新四军求援,带回水根,重建组织,而八路军武工队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胜利。
接下来,第二部的背景,顺延到1944年:这时的日本,已经快被太平洋战争拖垮了,急需人员补充,所以把“精神卫生所”里的黑藤也放出来了……。
如此,这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再假设一下,第三部,设置在1945年:抗战胜利了,鬼子汉奸被清算,然后,石青山和水根等人,被抽调随部队北上去东北继续战斗———这点也与历史吻合。
大家认为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