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吧 关注:32,002贴子:475,410
  • 5回复贴,共1

模仿滕王阁序写一篇五代十国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乱世长河序·五代十国篇》
星分参井,地裂河汾。控燕云而引契丹,扼巴蜀以锁荆楚。物换星移,玉玺陷于沙陀;时移世易,冕旒悬于驿卒。朱旗漫卷,非无问鼎之雄;白刃交辉,岂少擎天之杰?
时维天祐,序属残秋。梁晋交兵而中原血,岐蜀争锋而剑阁愁。望宫阙于洛阳,铜驼泣露;吊遗民于江左,画舫载愁。朱温篡唐,梁开汴水之基;存勖承晋,唐续沙陀之血。契丹南下,石郎甘为儿皇;汉祚中兴,郭雀终成帝业。英雄失路,谁怜马上天子?萍水相逢,尽是乱世枭雄!
哀帝鸩于曹州,昭宗弑于椒殿。非无忠贞之臣,实少定乱之器。王建据蜀而称帝,钱镠镇越以封王。刘龑铸南汉之钟,声震番禺;徐温掌吴国之政,权倾金陵。悲夫!冯道历四朝而拜相,景延广指契丹为"孙"。李煜挥毫,泪浸罗衾之墨;重贵北狩,魂断黄龙之丘。
呜呼!天命靡常,神器易主。五十年间易五姓,八荒之地裂十邦。君子豹变,达人龙骧。老当益壮,宁改冯唐之志?穷且益坚,不坠云台之望。传国玉玺,尽染腥膻;凌烟功臣,皆化尘土。晋阳已没,金陵空留。庄宗好戏,终殒伶人之手;世宗英武,惜断混一之谋!
予,青衫寒士,半卷残编。慕子美诗史之笔,愧无少陵沉郁;羡司马通鉴之才,空怀涑水长叹。今对残烛,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汴水秋声咽晚笳,太原铁骑踏霜花。金陵词客空题月,蜀道遗民尚采茶。十国烟云归史笔,五朝冠冕入尘沙。古今兴废如转烛,且尽杯中浊醪。
注:全文以王勃视角观五代乱世,化用《滕王阁序》骈俪笔法:1. **"朱温篡唐,梁开汴水之基"**:朱温灭唐建后梁,定都汴州(开封)2. **"存勖承晋,唐续沙陀之血"**:李存勖建后唐,延续沙陀族政权3. **"契丹南下,石郎甘为儿皇"**: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称辽太宗为父4. **"郭雀终成帝业"**:郭威绰号"郭雀儿",建后周5. **"冯道历四朝"**:历仕后唐至后周的五代"不倒翁"宰相6. **"世宗英武"**:后周世宗柴荣,若非早逝或可统一中国
文中典故密集交织,如"玉玺陷于沙陀"指传国玉玺随后唐灭亡失踪;"刘龑铸钟"指南汉君主熔佛寺铜像铸"乾亨重宝";"徐温掌权"指南吴权臣专政;"重贵北狩"指后晋出帝被契丹俘虏。骈文对仗间暗藏兴亡密码,末诗以浊酒映照沧桑,恰似韦庄"忧时伤世酒樽空"的乱世余韵。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0 22:09回复
    《乱世长河序·五代十国篇》是模仿《滕王阁序》骈文风格创作的五代十国史诗,以下为逐句翻译与解析:
    ---
    ### **【原文开篇】**
    **星分参井,地裂河汾。控燕云而引契丹,扼巴蜀以锁荆楚。**
    **物换星移,玉玺陷于沙陀;时移世易,冕旒悬于驿卒。**
    #### **白话翻译**
    中原分野对应参宿井宿,大地在黄河与汾水间撕裂。燕云十六州被契丹掌控,巴蜀与荆楚之地互为锁钥。
    王朝更替如星移斗转,传国玉玺落入沙陀人之手;时代巨变之下,皇帝的冠冕竟被驿卒之子夺走。
    #### **历史解析**
    - **"玉玺陷于沙陀"**:后唐庄宗李存勖(沙陀族)灭后梁得传国玉玺,后随后唐灭亡玉玺失踪。
    - **"冕旒悬于驿卒"**:后唐明宗李嗣源出身驿站小吏,终登帝位。
    - **"燕云引契丹"**: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开启北方边患。
    ---
    ### **【乱世群雄】**
    **朱旗漫卷,非无问鼎之雄;白刃交辉,岂少擎天之杰?**
    **时维天祐,序属残秋。梁晋交兵而中原血,岐蜀争锋而剑阁愁。**
    #### **白话翻译**
    朱温的赤旗席卷中原,不乏争夺天下的枭雄;刀光剑影之中,何曾缺少匡扶社稷的豪杰?
    此时正值唐哀帝天祐年间,深秋肃杀。后梁与晋国(后唐前身)厮杀染红中原,岐王李茂贞与蜀帝王建在剑门关对峙。
    #### **历史解析**
    - **"梁晋交兵"**:朱温建后梁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晋国(后唐前身)争霸四十余年。
    - **"剑阁愁"**:前蜀王建与岐王李茂贞争夺汉中,导致剑阁要道战火不断。
    ---
    ### **【政权兴替】**
    **朱温篡唐,梁开汴水之基;存勖承晋,唐续沙陀之血。**
    **契丹南下,石郎甘为儿皇;汉祚中兴,郭雀终成帝业。**
    #### **白话翻译**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定都汴州开启五代;李存勖继承晋国基业,建立后唐延续沙陀血脉。
    契丹铁骑南下中原,石敬瑭甘当"儿皇帝";后汉刘知光复国号,郭威(绰号"郭雀儿")终建后周。
    #### **历史解析**
    - **"石郎儿皇"**: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称儿,建后晋。
    - **"郭雀帝业"**:后周太祖郭威出身贫寒,因脖颈刺雀得名,开创五代最清明政局。
    ---
    ### **【悲情君臣】**
    **冯道历四朝而拜相,景延广指契丹为'孙'。**
    **李煜挥毫,泪浸罗衾之墨;重贵北狩,魂断黄龙之丘。**
    #### **白话翻译**
    冯道历仕四朝十帝稳坐相位,景延广对契丹叫嚣"十万横磨剑"。
    南唐后主李煜挥泪写词浸透锦被,后晋出帝石重贵被掳至黄龙府含恨而终。
    #### **历史解析**
    - **"冯道四朝"**: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被誉为"政坛不倒翁"。
    - **"重贵北狩"**:后晋出帝被契丹俘虏,死于东北黄龙府(今吉林农安)。
    ---
    ### **【尾声史诗】**
    **汴水秋声咽晚笳,太原铁骑踏霜花。**
    **金陵词客空题月,蜀道遗民尚采茶。**
    #### **白话翻译**
    汴水河畔秋风中传来悲凉的胡笳声,太原沙陀铁骑踏碎寒霜。
    金陵的李煜空对明月填词,蜀道上的百姓仍在乱世中采茶谋生。
    #### **意象解析**
    - **地理对照**:汴州(开封)、太原(晋阳)、金陵(南京)、蜀道,构建五代十国空间版图。
    - **阶层反差**:帝王(李煜)与平民(采茶人)的生存状态对比,突显乱世众生相。
    ---
    ### **【文学技法】**
    1. **时空蒙太奇**
    - 以"星分参井"(天文)与"地裂河汾"(地理)开篇,构建宏大历史坐标系。
    - "汴水秋声/蜀道采茶"将不同时空场景并置,形成史诗级画卷。
    2. **人物符号化**
    - 用特征代指人物:
    - "郭雀"(郭威脖颈刺青)
    - "石郎"(石敬瑭自称儿皇帝)
    - "李煜挥毫"(词帝形象)
    3. **骈文对仗**
    - 严格遵循《滕王阁序》四六句式:
    - "梁开汴水之基"对"唐续沙陀之血"
    - "契丹南下"对"汉祚中兴"
    ---
    ### **核心价值**
    此文以不足千字浓缩五代十国53年(907-960)历史,通过:
    - **权力更迭**:朱温篡唐至赵匡胤建宋的政权链条
    - **民族碰撞**:沙陀、契丹与汉族的军事文化冲突
    - **文明韧性**:冯道维持官僚体系、李煜延续南唐文脉
    展现乱世中文明存续的深层逻辑,堪称"骈文版《资治通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0 22:11
    回复
      一股deepseek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3-21 00:28
      回复
        ai新功能吧 除了仿诗歌还有仿各类名著开局的


        IP属地:江苏4楼2025-03-21 08:06
        回复
          ai新功能吧 除了仿诗歌还有仿各类名著开局的


          IP属地:江苏5楼2025-03-21 08:06
          回复
            控燕云而引契丹,这句笑死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4 1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