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外最热闹的地方当数大栅栏。那里相当于东京池之端的仲街,其长度与宽度也大致相当。不过,大栅栏嘈杂的程度,要远远超出仲街许多倍,也许因为它旁边就是“八大胡同”吧;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这块既狭又短的街道上,一溜排着三家戏院。
当然了,它的嘈杂,也未必就是“花柳街”和“戏剧街”营业的缘故,因为事实上它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所以说,与大栅栏并行的那些街道,如廊房头条等,与之相比,简直可以算是僻静的胡同了。从交通情况上看,那些街道与大栅栏也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单单就大栅栏那么嘈杂呢?对于这一点,任我怎么想,也还是找不出原因来。
那些僻静的街道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店铺虽不起眼,可跑堂的女孩都长得很可爱;店面虽小,食物却很精美——就像那些作品写得不错却并不出名的作家一样。
“二妙堂”这家店铺位于大栅栏中段北侧,紧挨着庆乐戏院东侧。在北京来说,也是一家很有名的咖啡店。楼下出售糕点之类的食品。进了店堂一直往里走,从狭窄的楼梯登上二楼。楼上的店堂也同样很狭窄,平时没什么顾客,通常也就一两个人吧。躲进二楼,就像与外面的嘈杂隔绝了一样,立时感到清净了许多。我喜欢坐在南侧窗户边上,木然地呆望着杂乱的街景,心里却是充满着欢喜。
“二妙堂”的咖啡是印度尼西亚爪哇的苦咖啡,供应的点心也是比中国趣味更胜一筹的西式糕点。说起来,这家店里的食物倒也不是特别的美味,但能够在这么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不受任何打扰地消磨一两个小时,这在如今的东京是绝对不可能的。过去,在日本桥大街边上的“鸿之巢”大厦的楼上,或是药研堀的“梅芳亭”等地方,还能找到几处带有这种情趣的地方,可如今已经再无可能。所以,对于我来说,找一个像“二妙堂”这样能够愉悦身心的去处,实在是梦寐以求。
三四月份的北京常常会刮大风。遇上这样的天气,我就会躲开大街上的狂风,飞也似的跑进“二妙堂”的楼上。那块镶着红边的“二妙堂咖啡馆”的招牌,高高地垂挂在二楼的屋檐下,不停地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可见,北京春天的风沙是多么可怕。而北京的秋天无疑是异常美丽的。因此,我暗暗想,可能有许多人会因为在意北京秋天的美丽,而忽略北京春天的风沙吧?的确,北京春天的风是强劲的。但就是这强劲的风,吹开了满城五颜六色的鲜花,吹遍了满城清新悦目的新绿。这也是北京春天的风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那是一个春风呼啸的午后,我坐在“二妙堂”的窗边,隔着窗户的玻璃,听着风儿吹动店招发出的“哗啦啦”的声响,读完了耿小的的通俗小说《一锅面》。我一边品尝着苦咖啡,一边抬起头来朝外望去。万里无云的晴空令人心情舒畅,长时间阅读所带来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伴随着咖啡袅袅的香气,不知从哪里飘来了花的香味,又勾起了我心底一缕伤感的情绪。
我无意中回头一看,却见身着便装的京剧女伶新艳秋独自一人坐在对面小憩。我虽然与新艳秋不相识,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来。她原本是个在天桥卖唱的女艺人,可这几年来,俨然成了誉满京城的名演员。此时的新艳秋,与我平时在舞台上看到的盛装打扮的她完全不同。她一身便装,静悄悄地坐在那里,桌子的一边放着只纸包,好像是她买的东西。我从旁打量,看得出她是个温文尔雅的女子。坐了不一会儿,她就站起身来,悄悄地走了。风还在吹动着店招。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天空依然晴丽无瑕。我又要了一杯苦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