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雅利安人,神秘的雅利安人从哪里来?他们在历史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我们知道,人类在大约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进入农业定居时代。在此后的数千年时间内,人类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史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人口数量不多。绝大部分农业定居文明生活在中纬度温带和亚热带区域。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黎凡特地区,伊朗高原南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欧洲地中海区域,小亚细亚半岛,分布着大量的农业定居遗迹。这里的人们种植作物并圈养家畜。但是在亚欧大陆北部寒带,一部分人类迁徙到这里。由于气候和当时农业生产水平的问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形成了区别于农业的游牧和畜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黑海至里海,高加索山脉以北广袤的俄国草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迁徙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这个民族史称为雅利安人。他们的生活区域西至乌克兰,东至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新疆。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到青铜时代,在亚欧大陆横亘了数千年时间,雅利安人最早驯化了马,是最早骑马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和信仰。有自己的神灵。著名的卐字符就是他们的原始图腾,推测可能代表太阳、星座或者四季的轮回。俄罗斯乌拉尔山的可温峡谷发现了雅利安人的大型遗迹,中间遍布卐字符号。他们放养牲畜并割取皮毛制衣过冬,通常没有固定居所。与处于同时代的农耕民族相比,他们的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
雅利安人事实上是分为南北东三个大部的,活动在乌克兰俄罗斯比较靠北的北部雅利安人主要是迁徙游牧和打猎为生。而另一支活动在黑海东岸高加索山脉的南部雅利安人主要在山谷间畜牧和采集、狩猎为生。他们主要生活在现在的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格鲁吉亚共和国黑海东岸一带。还有一支东部雅利安人生活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但规模较小。
当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锡拉岛文明崛起的时候,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原处于黑海东岸的南部雅利安人与来自地中海的商人产生了联系。如果历史学家将米诺斯时代的锡拉岛文明假设为当年的亚特兰蒂斯神话,锡拉岛人沿着海上商业贸易路线四处扩张殖民,称霸地中海。整个欧洲南部区域和亚洲西部,北非沿岸都是锡拉岛商业殖民帝国的版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称霸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锡拉岛人(也或是亚特兰蒂斯人)驾船越过土耳其海峡,驶入黑海沿岸,带来了这些沿岸居民最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在那个时代,那些生活在黑海东海岸的南部雅利安部落自然而然的,或被征服或通过海上贸易联系,一度归顺了锡拉岛帝国(也或者就是亚特兰蒂斯帝国),成为了它的属民。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在大约公元前1450年左右,随着锡拉岛火山的猛烈喷发,并引发了巨大的地震和海啸。这个开启西方世界最初璀璨文明的克里特—锡拉岛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了。伴随着整个环地中海、以至黑海沿岸的海上贸易也彻底中断了。那些海上殖民地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对于这些生活在黑海东岸的南部雅利安人而言,他们的宗主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西进的海上重要贸易路线中断了。种种原因,不久之后这些原生活在黑海东海岸的南部雅利安人整体向东南迁徙,越过伊朗高原和阿富汗山区,在成功冲破开伯尔山口后,他们来到了古印度西北部地区。他们看到这里平原广泽,气候温暖。于是决定在此驻扎下来,对当地人宣称他们是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属民。他们一部分人到达西北印度的山区和中国西藏的西部边界。所以后世有亚特兰蒂斯的后裔最远到达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传说。事实上这些迁徙而来的雅利安人只是到达了西藏的西部边界,中国西藏的主体民族——藏族人就是中国黄河长江上游的远古中国先民迁徙到青藏高原自然形成的。藏族人就是中国人,是东方黄种人。与印度殖民的雅利安人或者什么亚特兰蒂斯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笑的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因为这些不靠谱的传说,愣是派人去西藏寻找亚特兰蒂斯后裔,闹出了世纪笑话。而原来生活在乌克兰俄罗斯广袤草原的北部雅利安人没有南下印度,仍生活在黑海至里海沿岸,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还有波兰人的祖先。而来到古印度的雅利安人,最开始仍然过着畜牧狩猎的生活。古印度河流域原先是本土的达罗毗荼人生活的地方,在雅利安人到达这里之前,达罗毗荼人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千年。公元前3000左右古印度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达罗毗荼人分别创建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型文明,他们种植作物并圈养家畜。尤其在印度河的五河地区(今旁遮普地区),哈拉帕文明出现了图章文字,并与中亚和两河流域以及东方有贸易往来。但是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陷入衰落。雅利安人大约是在公元前1400左右来到印度的,这时候哈拉帕文明已经衰落了几百年,后哈拉帕时代的本土达罗毗荼人无论是人口还是生产力已经远不如前,面对肤色白皙,身材高大,能吃能忍的强大雅利安人,五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雅利安人善骑射,能驾驭有马拉战车,装备简陋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原住民显然不是对手,大量土著要么被杀要么被赶走。之后雅利安人在先是在旁遮普五河流域定居下来,并逐渐学会了农耕水利,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向东扩展至恒河流域,征服当地原住民那伽人和尼娑德人,开始种植水稻。本土侥幸剩存的达罗毗荼人向南逃至德干高原南部定居下来,世代繁衍形成了今天的泰米尔人泰卢固人马拉雅拉姆人等。在此期间,雅利安内部因土地和财富之间也频道爆发战争,战争产生了大量的战俘和奴隶,雅利安人在东扩期间也逐渐与印度本土人融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于是,雅利安内部就逐步形成了瓦尔那种姓制度。至公元前6世纪,大部分部落过渡到国家阶段,代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也行成。北印度也进入到列国时代。由于雅利安入侵印度后,始终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各部落向来是割据为政,各部族有各自的土语,再加上南部达罗毗荼人自始至终的抵制,语言文字在印度大陆始终没有统一。这些来自黑海东岸高加索山区的南部雅利安人本身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学家认为他们与古希腊米诺斯语和古亚美尼亚语有关联性。雅利安语是祭司和僧侣垄断的语言。公元前4世纪,印度语言学家波尼尼创建《八章书》,规定了梵语的发音标准。自此,印度梵语作为标准几千年发音语调没有变化。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在语言文字生成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是文字统一全国,而印度是语音统一全国。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文字,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方言。尤其在中国南方,十里不同音,不同地方的人说话可能听不懂。但是文字统一后,大家一看文字就都明白了。而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南亚次大陆也是民族林立,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都不一样,不同地方的人互相无法沟通。怎么办呢,印度确定了语音统一的办法,即由古雅利安语演化的古梵语自波尼尼创建的《八章书》后,音调几千年没有变化。不同地方的人虽然文字不同,但是只要你懂梵语。梵语语音统一,各地方人们交流起来无障碍。印度进入孔雀王朝时期,基本统一了印度次大陆,但是遭到南方的达罗毗荼遗民的坚决抵抗。印度自此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自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了沙门主义,诞生了佛教和耆那教。因为当时北印度战火纷争不断,又加上雅利安人实行种姓制度,对于底层百姓而言,生活困苦不堪,剥削残害严重。反对杀戮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开始广泛传播,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得以兴盛。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孔雀王朝的解体,佛教迅速衰落。在公元2世纪左右,脱胎于婆罗门教的印度教产生并广泛传播。印度教继承了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主张业报轮回的观念。它实际上是雅利安高种姓族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故意捏造的具有三大神灵,等级世袭,各阶层严格遵守教规的封建剥削宗教。这一宗教在南亚地区由于利益剥削的因素,流传了2600多年,至今影响深远。
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本有原始图章文字,一般认为是一种象形字。但是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不知明的原因,哈拉帕文明衰落,图章文字也随之没落消亡。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语言也由古梵语(古雅利安语)统治。梵语最初本没有文字,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雅利安最初创建的吠陀文化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最初的经典《梨俱吠陀》就是口语流传的经典。直至孔雀王朝时期,印度国内流通了婆罗米文字,这是印度社会大规模流通的第一种文字,由于佛教的兴盛,早期佛教经典大多是这种婆罗米文字。中国佛教僧翻译佛学经典大多是这种文字,中国俗称梵文。孔雀王朝覆灭后,印度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动荡。自4世纪被笈多王朝再次统一,印度文字改为笈多文,字体更加圆润,6世纪出现悉昙字体,至公元11世纪初,天城体文字基本行成。现今印度北方的印地语,尼泊尔语等,都是使用天城体文字。婆罗米文字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般认为是印度本土的达罗毗荼人所创。这也证明印度本土文字诞生历史是比较晚的,同时代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中国早已产生了比较发达的表象文字系统。婆罗米文字诞生后经几百年的发展,印度文字分化成北派和南派两大系统。北派基本以雅利安语言体系为基础,字体逐渐方体化。演化成今天梵文、印地文、乌尔都文、孟加拉文、藏文等。南派基本以达罗毗荼语言体系为基础,字体逐渐圆化。演化成今天的泰米尔文,泰卢固文,马拉雅拉姆文,僧伽罗文;也影响了东南亚缅文,泰文字,高棉语,老挝语。
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影响始自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东征印度,饮马印度河。后中世纪又有突厥伊斯兰侵入,德里苏丹时期,印度穆斯林人口迅速增长。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信德地区的信德人,就是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位于旁遮普地区的旁遮普人,和印度国内的锡克人,印度斯坦族里的高种姓族群,就是当年雅利安人的后代。他们的特征是身材高大皮肤较浅。
雅利安人自当年从黑海东岸迁徙至北印度地区,逐渐征服土著部落,扎根印度,造就了独特的印度文化。实至今日,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依然无法摆脱雅利安缔造的社会阶级价值的影响,使印度社会在之影响下,不断的前行。
我们知道,人类在大约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进入农业定居时代。在此后的数千年时间内,人类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史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人口数量不多。绝大部分农业定居文明生活在中纬度温带和亚热带区域。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黎凡特地区,伊朗高原南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欧洲地中海区域,小亚细亚半岛,分布着大量的农业定居遗迹。这里的人们种植作物并圈养家畜。但是在亚欧大陆北部寒带,一部分人类迁徙到这里。由于气候和当时农业生产水平的问题,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久而久之这里的人们形成了区别于农业的游牧和畜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黑海至里海,高加索山脉以北广袤的俄国草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迁徙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这个民族史称为雅利安人。他们的生活区域西至乌克兰,东至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新疆。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到青铜时代,在亚欧大陆横亘了数千年时间,雅利安人最早驯化了马,是最早骑马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和信仰。有自己的神灵。著名的卐字符就是他们的原始图腾,推测可能代表太阳、星座或者四季的轮回。俄罗斯乌拉尔山的可温峡谷发现了雅利安人的大型遗迹,中间遍布卐字符号。他们放养牲畜并割取皮毛制衣过冬,通常没有固定居所。与处于同时代的农耕民族相比,他们的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
雅利安人事实上是分为南北东三个大部的,活动在乌克兰俄罗斯比较靠北的北部雅利安人主要是迁徙游牧和打猎为生。而另一支活动在黑海东岸高加索山脉的南部雅利安人主要在山谷间畜牧和采集、狩猎为生。他们主要生活在现在的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格鲁吉亚共和国黑海东岸一带。还有一支东部雅利安人生活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但规模较小。
当欧洲地中海的克里特--锡拉岛文明崛起的时候,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原处于黑海东岸的南部雅利安人与来自地中海的商人产生了联系。如果历史学家将米诺斯时代的锡拉岛文明假设为当年的亚特兰蒂斯神话,锡拉岛人沿着海上商业贸易路线四处扩张殖民,称霸地中海。整个欧洲南部区域和亚洲西部,北非沿岸都是锡拉岛商业殖民帝国的版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称霸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锡拉岛人(也或是亚特兰蒂斯人)驾船越过土耳其海峡,驶入黑海沿岸,带来了这些沿岸居民最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在那个时代,那些生活在黑海东海岸的南部雅利安部落自然而然的,或被征服或通过海上贸易联系,一度归顺了锡拉岛帝国(也或者就是亚特兰蒂斯帝国),成为了它的属民。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在大约公元前1450年左右,随着锡拉岛火山的猛烈喷发,并引发了巨大的地震和海啸。这个开启西方世界最初璀璨文明的克里特—锡拉岛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了。伴随着整个环地中海、以至黑海沿岸的海上贸易也彻底中断了。那些海上殖民地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对于这些生活在黑海东岸的南部雅利安人而言,他们的宗主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西进的海上重要贸易路线中断了。种种原因,不久之后这些原生活在黑海东海岸的南部雅利安人整体向东南迁徙,越过伊朗高原和阿富汗山区,在成功冲破开伯尔山口后,他们来到了古印度西北部地区。他们看到这里平原广泽,气候温暖。于是决定在此驻扎下来,对当地人宣称他们是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属民。他们一部分人到达西北印度的山区和中国西藏的西部边界。所以后世有亚特兰蒂斯的后裔最远到达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传说。事实上这些迁徙而来的雅利安人只是到达了西藏的西部边界,中国西藏的主体民族——藏族人就是中国黄河长江上游的远古中国先民迁徙到青藏高原自然形成的。藏族人就是中国人,是东方黄种人。与印度殖民的雅利安人或者什么亚特兰蒂斯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笑的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因为这些不靠谱的传说,愣是派人去西藏寻找亚特兰蒂斯后裔,闹出了世纪笑话。而原来生活在乌克兰俄罗斯广袤草原的北部雅利安人没有南下印度,仍生活在黑海至里海沿岸,他们的后代,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还有波兰人的祖先。而来到古印度的雅利安人,最开始仍然过着畜牧狩猎的生活。古印度河流域原先是本土的达罗毗荼人生活的地方,在雅利安人到达这里之前,达罗毗荼人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千年。公元前3000左右古印度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达罗毗荼人分别创建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型文明,他们种植作物并圈养家畜。尤其在印度河的五河地区(今旁遮普地区),哈拉帕文明出现了图章文字,并与中亚和两河流域以及东方有贸易往来。但是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陷入衰落。雅利安人大约是在公元前1400左右来到印度的,这时候哈拉帕文明已经衰落了几百年,后哈拉帕时代的本土达罗毗荼人无论是人口还是生产力已经远不如前,面对肤色白皙,身材高大,能吃能忍的强大雅利安人,五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雅利安人善骑射,能驾驭有马拉战车,装备简陋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原住民显然不是对手,大量土著要么被杀要么被赶走。之后雅利安人在先是在旁遮普五河流域定居下来,并逐渐学会了农耕水利,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向东扩展至恒河流域,征服当地原住民那伽人和尼娑德人,开始种植水稻。本土侥幸剩存的达罗毗荼人向南逃至德干高原南部定居下来,世代繁衍形成了今天的泰米尔人泰卢固人马拉雅拉姆人等。在此期间,雅利安内部因土地和财富之间也频道爆发战争,战争产生了大量的战俘和奴隶,雅利安人在东扩期间也逐渐与印度本土人融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于是,雅利安内部就逐步形成了瓦尔那种姓制度。至公元前6世纪,大部分部落过渡到国家阶段,代表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也行成。北印度也进入到列国时代。由于雅利安入侵印度后,始终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各部落向来是割据为政,各部族有各自的土语,再加上南部达罗毗荼人自始至终的抵制,语言文字在印度大陆始终没有统一。这些来自黑海东岸高加索山区的南部雅利安人本身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学家认为他们与古希腊米诺斯语和古亚美尼亚语有关联性。雅利安语是祭司和僧侣垄断的语言。公元前4世纪,印度语言学家波尼尼创建《八章书》,规定了梵语的发音标准。自此,印度梵语作为标准几千年发音语调没有变化。印度和中国两个国家在语言文字生成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是文字统一全国,而印度是语音统一全国。中国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文字,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方言。尤其在中国南方,十里不同音,不同地方的人说话可能听不懂。但是文字统一后,大家一看文字就都明白了。而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南亚次大陆也是民族林立,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都不一样,不同地方的人互相无法沟通。怎么办呢,印度确定了语音统一的办法,即由古雅利安语演化的古梵语自波尼尼创建的《八章书》后,音调几千年没有变化。不同地方的人虽然文字不同,但是只要你懂梵语。梵语语音统一,各地方人们交流起来无障碍。印度进入孔雀王朝时期,基本统一了印度次大陆,但是遭到南方的达罗毗荼遗民的坚决抵抗。印度自此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自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了沙门主义,诞生了佛教和耆那教。因为当时北印度战火纷争不断,又加上雅利安人实行种姓制度,对于底层百姓而言,生活困苦不堪,剥削残害严重。反对杀戮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开始广泛传播,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得以兴盛。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孔雀王朝的解体,佛教迅速衰落。在公元2世纪左右,脱胎于婆罗门教的印度教产生并广泛传播。印度教继承了婆罗门教的等级制度,主张业报轮回的观念。它实际上是雅利安高种姓族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故意捏造的具有三大神灵,等级世袭,各阶层严格遵守教规的封建剥削宗教。这一宗教在南亚地区由于利益剥削的因素,流传了2600多年,至今影响深远。
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时期本有原始图章文字,一般认为是一种象形字。但是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不知明的原因,哈拉帕文明衰落,图章文字也随之没落消亡。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语言也由古梵语(古雅利安语)统治。梵语最初本没有文字,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雅利安最初创建的吠陀文化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最初的经典《梨俱吠陀》就是口语流传的经典。直至孔雀王朝时期,印度国内流通了婆罗米文字,这是印度社会大规模流通的第一种文字,由于佛教的兴盛,早期佛教经典大多是这种婆罗米文字。中国佛教僧翻译佛学经典大多是这种文字,中国俗称梵文。孔雀王朝覆灭后,印度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动荡。自4世纪被笈多王朝再次统一,印度文字改为笈多文,字体更加圆润,6世纪出现悉昙字体,至公元11世纪初,天城体文字基本行成。现今印度北方的印地语,尼泊尔语等,都是使用天城体文字。婆罗米文字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般认为是印度本土的达罗毗荼人所创。这也证明印度本土文字诞生历史是比较晚的,同时代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中国早已产生了比较发达的表象文字系统。婆罗米文字诞生后经几百年的发展,印度文字分化成北派和南派两大系统。北派基本以雅利安语言体系为基础,字体逐渐方体化。演化成今天梵文、印地文、乌尔都文、孟加拉文、藏文等。南派基本以达罗毗荼语言体系为基础,字体逐渐圆化。演化成今天的泰米尔文,泰卢固文,马拉雅拉姆文,僧伽罗文;也影响了东南亚缅文,泰文字,高棉语,老挝语。
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影响始自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东征印度,饮马印度河。后中世纪又有突厥伊斯兰侵入,德里苏丹时期,印度穆斯林人口迅速增长。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信德地区的信德人,就是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位于旁遮普地区的旁遮普人,和印度国内的锡克人,印度斯坦族里的高种姓族群,就是当年雅利安人的后代。他们的特征是身材高大皮肤较浅。
雅利安人自当年从黑海东岸迁徙至北印度地区,逐渐征服土著部落,扎根印度,造就了独特的印度文化。实至今日,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依然无法摆脱雅利安缔造的社会阶级价值的影响,使印度社会在之影响下,不断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