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国吧 关注:105贴子:2,298
  • 0回复贴,共1

尹瑞麟:夹缝中求存 从韩国的“恨”看乌克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综观全球或在亚洲国家,最能理解乌克兰人心境的,相信是同样处于大国夹缝之间、历史上不断在大国博奕中为求生存,作出妥协、忍让、被摆布甚至被牺牲的韩国人。历史上,韩国是中华帝国的藩属,到明、清时期,一方面是清朝国力积弱,另一边厢,特别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渐兴,韩国成为殖民地,受日本残酷统治,一向被韩国视为老师、朝贡和保护者的中国,同陷列强欺侮和战乱,爱莫能助。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周边国家开始着手重建,抚平战争创伤,但韩战偏偏爆发,俄罗斯、中国对垒美国统领的联合国部队,在其国土打了三年战争,最后半岛被一分为二,迄今尚处于停战状态,美军长驻半岛三八线以南,由美国指挥着美韩联军。近年,中美关系交恶,分裂后的朝鲜和韩国各自也要作出相应调整,不能完全自已。这与历史上长期处于俄罗斯、欧洲诸国、土耳其,和遥远美国的夹缝之间的乌克兰相似。
多年前,读了一本由韩国女作家写的书,名字记不起来,但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她说,要认识大韩民族文化的深层,是个“恨”字,一种源于处身不能选择的地理位置,面积较小,于大国夹缝中生存、妥协,在郁闷情绪下求存,这不正是乌克兰面对的处境吗?同在汉字文化圈,韩国文化中的“恨”,发展出更加深远的意义。因此,韩国人的性格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感受悲伤,韩国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多灾多难、血雨腥风、充满屈辱和在大国政治夹缝中匍匐求生的血泪史。
较小的国家和民族,在大国夹缝中生存面对困难的,又何止朝鲜半岛和乌克兰?事实上,在亚洲,面临过类似民族命运的,还有经过越战的血泪洗礼后才得以统一的南北越,以及在战后,险些被苏联强占,与“北方四岛”差点步向共同命运的北海道,和对岸函馆、新潟、仙台和福岛的日本本州北部。回顾起来,历史就像擦身而过,但绝非天方夜谭。


IP属地:北京1楼2025-03-23 13: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