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亚研究通讯
路透社、彭博社3月17日报道,印电动车巨头Ola Electric Mobility陷多重危机,股价暴跌至历史新低,子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据悉,2024年印电动两轮车总销量114万辆,Ola以40万辆占据35%市场份额。Ola原本制定计划引领印电动车市场,但目前面临销量下滑、运营合规性不足、产品质量争议及高管离职潮等多重挑战。市场方面,Ola销量下滑明显。
2025年2月Ola摩托车注册量仅8647辆,同比暴跌近3.4万辆。实体经营方面,Ola线下零售店问题突出。超过95%的展厅缺乏基本经营许可,遭各邦交管部门突击检查并扣押车辆。
产品质量方面,Ola收到大量投诉。2024年10月,印消费者权益执法机构向Ola发出警告信,要求就超过1万起投诉作出法律解释,涉及延迟交付、虚假宣传、制造缺陷及服务问题。尽管Ola声称已解决99%的投诉,但印执法机构仍启动专项调查。
人力资源方面,Ola面临裁员和高管离职压力。2024年四季度,Ola首席技术官、首席营销官、首席商务官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同时,为降本增效,Ola计划在供应链、客户服务及充电设施部门裁员1000人。

路透社、彭博社3月17日报道,印电动车巨头Ola Electric Mobility陷多重危机,股价暴跌至历史新低,子公司面临破产危机。
据悉,2024年印电动两轮车总销量114万辆,Ola以40万辆占据35%市场份额。Ola原本制定计划引领印电动车市场,但目前面临销量下滑、运营合规性不足、产品质量争议及高管离职潮等多重挑战。市场方面,Ola销量下滑明显。
2025年2月Ola摩托车注册量仅8647辆,同比暴跌近3.4万辆。实体经营方面,Ola线下零售店问题突出。超过95%的展厅缺乏基本经营许可,遭各邦交管部门突击检查并扣押车辆。
产品质量方面,Ola收到大量投诉。2024年10月,印消费者权益执法机构向Ola发出警告信,要求就超过1万起投诉作出法律解释,涉及延迟交付、虚假宣传、制造缺陷及服务问题。尽管Ola声称已解决99%的投诉,但印执法机构仍启动专项调查。
人力资源方面,Ola面临裁员和高管离职压力。2024年四季度,Ola首席技术官、首席营销官、首席商务官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同时,为降本增效,Ola计划在供应链、客户服务及充电设施部门裁员1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