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吧 关注:5,577贴子:62,381
  • 0回复贴,共1

控制打法三要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控制打法作为一种高超的战斗艺术,不仅考验着习武者对技巧的掌握,更考验着其对身心的全面驾驭。控制打法之精髓,在于精准地把握“两腿若一腿、后部呈缓冲空间”、“盆骨在两腿间翻滚、自身与身外的协调”以及“使敌方臀部下脱的支垫效应”这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控制打法的核心框架,让习武者能够在实战中游刃有余,得劲省力而制胜。
一、两腿若一腿:橡皮筋弹弓的力学智慧在控制打法中,两腿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从两脚跟起,上下通顺,整体被巧妙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实后虚,前固定后拉伸,这种布局不仅赋予了身体前后的缓冲迂回空间,更如同拉满的“橡皮筋弹弓”,蓄势待发。形成了“前部负责控制,后部则负责抖发”的常态之势。在整体状态中,腿分为三节,其形柔不移,而两腿之间的盆骨则由“横”变“竖”,成为主要撬拨力量。盆骨的这一转变,与手脚同时进行的“折叠,别撬”动作相得益彰,共同控制敌方,为整体后部空间的发放做足了铺垫。这种力学智慧,让习武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始终保持稳定的重心和强大的爆发力。
二、自身已具备,需向身外求:内外合一的掌控力控制打法不仅注重内在力量的修炼,更强调内外合一的掌控力。习武者需先修炼自身,使身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然而,真正的控制力并非仅限于自身,而是要将这种力量延伸至身外的敌方身上,实现对敌方的有效控制。以臂夹其手使其曲肘,以手拨其曲肘触其整体,这一连串的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内功和精准的觉知自判力。习武者需通过长期的修炼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能将这种内外合一的掌控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实战中,这种掌控力能够让习武者轻松化解敌方的攻势,同时本能的给予反击。
三、臀部下脱:荡秋千般的拔根悠起之势控制打法的第三大要素是,“使敌方臀部下脱”而垫支其身起,这无形的“臀部支垫”,使敌方形成了犹如“荡秋千”般拔根悠起之势。只要意感敌方造成这种势态,敌方就会有劲施展不出,敌方处处不得劲,我方却处处惬意而得劲。要知,仅有“撑拨”而无“抱垫”是不能够控制好敌方的。习武者需在“撑拨与抱垫”同时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对敌方的全面控制。这种“觉知觉照”所呈现的“意中之形,形中内容”,正是控制打法中最为深奥的部分。习武者需通过不断的修炼和体悟,才能逐渐掌握这种“意中之力”。
总结:心术既正,省力无限控制打法不仅是一种战斗技巧,更是一种身心修养的体现。习武者需通过长期的修炼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三大要素的精髓。在实战中,知己知彼,得劲为是,得劲者省力无限力。前后三节的协同作用、增大后部动力臂、减小前部阻力臂、力矩平衡有撬有支等力学原理的运用,让习武者能够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爆发出强大的反击力量。
正如宗杲禅师所曰 : 以生死(无念的觉知)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这正是控制打法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
李虎逸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4 12: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