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最初是张仲景写的。但是张仲景并没有说它能治疗狂犬病。
然后一直到清朝的时候,1889年,浙江省象山县,有一头牛被狂犬咬伤,然后死了。别人去解剖这头牛的时候,发现牛肚子里有一大坨瘀血,而且呈果冻状,像凝胶一样。人们很惊奇,把这件事情传开了。当地有一名中医悟到,那张仲景的下瘀血汤是不是能治疗这个病呢?然后就去试了,百发百中,不论是轻症重症。有发病还是没有发病,都能治好。这件事情最初是由当时的名医周小农登在山西医学杂志。
后来被另一位更加出名的名医,张锡纯,收录并记载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这本书成书于1909年。此时距离象山县死牛事件刚好过去20年。
此事过去15年后,这个方子又被浙江宁海县的另一位名医严苍山, 改名叫“癫狗咬毒汤”,收录在他写作的《汤头歌诀正续集》里。
熟悉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汤头歌诀是中医的基础读物。相当于数学里的九九口诀表。一般是要求中医学徒,在儿童时期就背诵的。所以能够录入到汤头歌诀里的,通常是经过了很多次验证有效的方子。这里严苍山之所以把这个药方改名,我估计是为了特意突出它能治疗狂犬病的效果。而严苍山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方子能治疗狂犬病呢?我查了一下地图,浙江宁海县距离象山县只有60公里。
然后时间到了1970年,我找到一则记载。
这个药方被第2次改名,称作狂犬灵。 而且注明的是“癫狗病验方”,也就是说经过测试有效的。经过多次检验的,才能被改名叫做“狂犬灵”。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80年代的医学杂志中。
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又是象山县,我考证到这里,感受到一股穿越时空的沧桑。这个病最初就是因为象山县的一头牛死了,所以人们才发现下瘀血汤能够治疗狂犬病。后来又是象山县,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了全国。而我猜测这一次改名的原因是,为了能更直白的告诉读者,这个药能治狂犬病。
然后最为重磅的证据,是1984年浙江中医杂志(又是浙江),沈占尧写的,“狂犬灵”防治狂犬咬伤45例。 这里可以看出,沈占尧在近10年的时间内治了100多例狂犬病患者。其中有完整资料的45例。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有名有姓可以去查证的。并且沈占瑶还对他们进行了回访,因为狂犬病是有潜伏期的嘛。怕当下治好了,回去又复发。而回访发现,在2~10年的时间内,这些人都很正常。没有复发。那这说明是永久的治好了。
我在查证的时候还发现,有人反对说,被治好的那些根本就不是狂犬病。
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国医大师段富津的案例。
三次确诊。前两次是防疫站的荧光检查呈阳性。第3次是在大医院确诊。也是用下瘀血汤治好了。
此外我还想提到另一个网友的案例。这个网友的原文已经被删除了。但我对这个案例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写了一个其他所有案例都没有提到的细节。
最初他被确诊狂犬病以后,大医院已经没办法了。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搜到了下瘀血汤。而据他所说,刚喝这个药的时候没反应。病情继续加重。他也没其他办法,就继续喝这个药。直到有一天,他的大小便都呈红色。拉的大便有像猪肝一样颜色的血块出来。然后他的病就好了。所以他认为一定要在肚子里形成了瘀血,才能被下瘀血汤给下掉。 在瘀血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喝这个药是没用的。
这个细节跟其他的案例并不冲突。但这说明一点,在狂犬病初期,中医是没有用的。 但是西医可以打疫苗。而反过来当疫苗失效了,中医汤药又可以起作用。 所以中西医在这个疾病上是可以互补的。而且因为疫苗在前,汤药在后。所以中医不会去抢西医的生意,但是对现有医疗体系又不构成冲击。大家可以仍然像之前一样先去打疫苗。只是万一疫苗失效了,还有的救。 而且狂犬病100%的死亡率,也极少会有人以侥幸心理不去打疫苗,光靠中药来抗。因为双保险毕竟比单保险要好。
之前和别人争论的时候,还有人嘲笑说,下瘀血汤要是能治疗狂犬病,那肯定早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吧?
那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当初屠呦呦提出来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时候,旁人是不是也可以说一句,青蒿若是能治疗疟疾,那早获得诺贝尔奖了吧?
这样的话我们永远发现不了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
实际上,当前科学远远还没有发展到已经探索一切未知领域的程度。 所以下淤血汤究竟能不能治疗狂犬病,科学也不知道,要像屠呦呦那样去做了实验,证实或者证伪了才知道。
而我做也希望国家能严谨的做科学实验,就像验证青蒿素治疗疟疾那样。如果能够证实,那么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然后一直到清朝的时候,1889年,浙江省象山县,有一头牛被狂犬咬伤,然后死了。别人去解剖这头牛的时候,发现牛肚子里有一大坨瘀血,而且呈果冻状,像凝胶一样。人们很惊奇,把这件事情传开了。当地有一名中医悟到,那张仲景的下瘀血汤是不是能治疗这个病呢?然后就去试了,百发百中,不论是轻症重症。有发病还是没有发病,都能治好。这件事情最初是由当时的名医周小农登在山西医学杂志。
后来被另一位更加出名的名医,张锡纯,收录并记载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这本书成书于1909年。此时距离象山县死牛事件刚好过去20年。
此事过去15年后,这个方子又被浙江宁海县的另一位名医严苍山, 改名叫“癫狗咬毒汤”,收录在他写作的《汤头歌诀正续集》里。
熟悉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汤头歌诀是中医的基础读物。相当于数学里的九九口诀表。一般是要求中医学徒,在儿童时期就背诵的。所以能够录入到汤头歌诀里的,通常是经过了很多次验证有效的方子。这里严苍山之所以把这个药方改名,我估计是为了特意突出它能治疗狂犬病的效果。而严苍山又是怎么知道这个方子能治疗狂犬病呢?我查了一下地图,浙江宁海县距离象山县只有60公里。
然后时间到了1970年,我找到一则记载。
这个药方被第2次改名,称作狂犬灵。 而且注明的是“癫狗病验方”,也就是说经过测试有效的。经过多次检验的,才能被改名叫做“狂犬灵”。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80年代的医学杂志中。
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又是象山县,我考证到这里,感受到一股穿越时空的沧桑。这个病最初就是因为象山县的一头牛死了,所以人们才发现下瘀血汤能够治疗狂犬病。后来又是象山县,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了全国。而我猜测这一次改名的原因是,为了能更直白的告诉读者,这个药能治狂犬病。
然后最为重磅的证据,是1984年浙江中医杂志(又是浙江),沈占尧写的,“狂犬灵”防治狂犬咬伤45例。 这里可以看出,沈占尧在近10年的时间内治了100多例狂犬病患者。其中有完整资料的45例。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有名有姓可以去查证的。并且沈占瑶还对他们进行了回访,因为狂犬病是有潜伏期的嘛。怕当下治好了,回去又复发。而回访发现,在2~10年的时间内,这些人都很正常。没有复发。那这说明是永久的治好了。
我在查证的时候还发现,有人反对说,被治好的那些根本就不是狂犬病。
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国医大师段富津的案例。
三次确诊。前两次是防疫站的荧光检查呈阳性。第3次是在大医院确诊。也是用下瘀血汤治好了。
此外我还想提到另一个网友的案例。这个网友的原文已经被删除了。但我对这个案例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写了一个其他所有案例都没有提到的细节。
最初他被确诊狂犬病以后,大医院已经没办法了。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搜到了下瘀血汤。而据他所说,刚喝这个药的时候没反应。病情继续加重。他也没其他办法,就继续喝这个药。直到有一天,他的大小便都呈红色。拉的大便有像猪肝一样颜色的血块出来。然后他的病就好了。所以他认为一定要在肚子里形成了瘀血,才能被下瘀血汤给下掉。 在瘀血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喝这个药是没用的。
这个细节跟其他的案例并不冲突。但这说明一点,在狂犬病初期,中医是没有用的。 但是西医可以打疫苗。而反过来当疫苗失效了,中医汤药又可以起作用。 所以中西医在这个疾病上是可以互补的。而且因为疫苗在前,汤药在后。所以中医不会去抢西医的生意,但是对现有医疗体系又不构成冲击。大家可以仍然像之前一样先去打疫苗。只是万一疫苗失效了,还有的救。 而且狂犬病100%的死亡率,也极少会有人以侥幸心理不去打疫苗,光靠中药来抗。因为双保险毕竟比单保险要好。
之前和别人争论的时候,还有人嘲笑说,下瘀血汤要是能治疗狂犬病,那肯定早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吧?
那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当初屠呦呦提出来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时候,旁人是不是也可以说一句,青蒿若是能治疗疟疾,那早获得诺贝尔奖了吧?
这样的话我们永远发现不了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
实际上,当前科学远远还没有发展到已经探索一切未知领域的程度。 所以下淤血汤究竟能不能治疗狂犬病,科学也不知道,要像屠呦呦那样去做了实验,证实或者证伪了才知道。
而我做也希望国家能严谨的做科学实验,就像验证青蒿素治疗疟疾那样。如果能够证实,那么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