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74,382贴子:9,099,956
  • 74回复贴,共1

关于“馆阁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馆阁体,看似是古代官方强行扼制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实质上,是任何学书法的初学必经之路,古代官方不过就是在考试答卷中强烈要求必用楷书,且不允许过多的融入书法艺术的较高水准的用笔而已。试问,
1,那些已经步入仕途发的,还用得着再去馆阁体吗?你可以搞书法的较高艺术的创新。
2,只是考试答卷需要馆阁体,除此之外你可以发挥别的。3,秀才之前不就是着重去认真学楷书,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即知平正,务追险绝,”。馆阁体的问题怎么就影响到了书法的创新了?
本人人为,当今书法界,不也得达成共识的去定几个楷书去让初学者必须学的形神兼备吗?很多楷书碑文,其实就是保证和馆阁体的要求差不多,正规文献,不能太突兀。只有从很规范性的楷书学起,才有可能将来有真的创新。把初期必须写的规范,去理解为俗,定义为影响书法艺术的创新?是错误的。难道现在学书法,上来就去“追险绝”?历代楷书名家,除了写碑文抄经文比较规范一点,那是文献需要。规范和俗不是一个概念,和印刷体更没关系。
1,规范,除了字体工整意外,是有完善的笔法的。2,俗,是笔法欠缺,
3,印刷体,是笔法欠缺,且太方正。馆阁体是1,不是2和3。
如果当今书法界排斥馆阁体的初学。盲目倡导创新。就是歧途。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6 13:13回复
    印刷体,源于楷书不假,以楷书结构为参考制版。是文献资料社会需要。不能与楷书划等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6 13:21
    回复
      官方,让你一辈子都写馆阁体了?只是考试答卷用而已吧?
      当今教育完全可以效仿。
      当然,已经歪理满天下了。比如楷书不一定是学书法的基础。因为到底什么是汉字史,什么是书法史?两者都混为一谈了,歪理就没法纠正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6 13:29
      回复
        排斥,批评馆阁体,是否是当今书法界达成共识的?
        实际上,古人虽然从小就学书法,主要是书写工具就是毛笔。更主要发还是文化科目的学习,书法甚至就是附带着必须写好楷书即可,至于在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从政之中有余力之事。
        而今天,书法抖成了专门学科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6 14:08
        回复
          说了不少却没说到点上。馆阁体遭人诟病的地方不是它的方正规范,而是规范之余完全缺失了的个性表达,呆若印刷。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3-26 15:42
          收起回复
            我反倒认为馆阁体很有功力,笔法极为精到,现代人写不出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26 17:45
            收起回复
              傻宝


              IP属地:甘肃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26 21:38
              回复
                不要一说就是古代古代的,好好了解一下书法史,什么时候才有台阁体馆阁体,什么朝代就已经开始注重书法,汉朝就有善史书风气,魏晋开始的文化自觉,唐朝更不用说自上而下的追求,你说的那些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谁说书法在今天才是专门学习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27 00:37
                回复
                  馆阁体、台阁体需要辩证看待,要我说的话,这个真的很像现在的应试教育,有严格客观标准的好处就是学的快,让人以最少的时间练出东西来,但问题就在这里,在世界上没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所谓的客观标准仅仅是人类现阶段的认知,这不代表这个标准就是真理,所以会有极大的后遗症,如果以模仿为筛选标准,那么创造型天赋人才就会被极大埋没,造成的影响也是这样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27 14:43
                  收起回复
                    沈度、梁诗正的馆阁体,当今也没人达到这个水平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27 20: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