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牙吧 关注:189,130贴子:3,460,299

“布景在说话”是什么日漫常用技法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总动员里品鉴够多了,没想到补游乐园时也见到了

这是作者致敬半圆的手法,还是日本漫画确实经常出现这种“角色说话时画面给了同一场景里不相关的物件”的分镜手法?


IP属地:江苏1楼2025-03-26 16:50回复
    希腊奶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6 17:20
    回复
      就是常见分镜啊,电影里不也经常有角色在说话但镜头不给角色的情况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6 18:01
      收起回复
        我记得我确实在日漫中见到过几次,可能是为了表示角色眼睛看到的景色吧
        就我来说,如果想表达“两个女孩子在放学的路上聊天”这段剧情,也可能会一张镜头给两个女孩,下一张给他们旁边的樱花树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3-26 18:12
        收起回复
          镜头手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有两种切入模式,第一种是由物到人。
          第二种是由人到物,前者表示对话展开。
          后者表示这一幕结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6 18:58
          收起回复
            尾田:都是编辑乱加的,还在七武海降临后面加上问号,害我休刊看了一周贴吧才搞明白各方势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6 20:43
            回复
              不是也经常出现背影+说的话么,镜头一偏就会这样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26 21:09
              回复
                其实我蛮喜欢这种镜头的
                不只是在人物身上,不然局限于某几个人看人对白就是
                A到B到A到B到A偶尔换个C再回到A到B到A
                加上景色后更加代入了进去,立马感觉到了周身的环境


                IP属地:美国8楼2025-03-26 21:49
                收起回复
                  电影和游戏就不用说了,可以通过人声分辨是谁说的。印象中美漫也有类似的手法,但是常常会通过字体或者颜色表明说话者是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27 02:54
                  收起回复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27 03:22
                    回复
                      蓝梦背后的鲨鱼:哈…嘻嘻嘻呀…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3-27 05:33
                      回复
                        cutaway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3-27 05:35
                        回复
                          其实这时候镜头转向景色就能让观众知道是谈话的人在看着景色说话,主要是很多池沼镜头都会给一个生物特写,搞得像那个生物在说话就很搞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27 09:14
                          收起回复
                            一般来说,画框里的对话气泡如果有引导向角色的刺就说明是角色的发言,没有引导方向的对话气泡一般是画外音或者是角色的脑内碎碎念,算是日本漫画约定俗成的一种漫符。


                            IP属地:上海15楼2025-03-27 10:3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27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