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70,630贴子:4,892,293

验证:光子的加速、减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宗明义:
光谱法、干涉法可验证光子被加速或减速
按传统的说法,光在一种媒质是的传播速度恒定,想找到验证光子是否曾经被加速或者减速,可不容易。
下文分步介绍


IP属地:广西1楼2025-03-26 20:25回复
    首先,给光子加速或者减速,并不困难。
    给光子加减速的现象,更是普遍。
    如水中传播的光进入空气中,光速变快,就是光子已经获得了加速。
    相反,空气中传播的光进入水中,就是光子已经被减速。


    IP属地:广西2楼2025-03-26 20:30
    收起回复
      第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在E、F区间给光加减速,最好在E、F区间观测光速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之外的区间观测,由于媒质影响着光速,因而不一定能观测到光在E、F区间曾经被加减速。
      这是不少人忽略的。


      IP属地:广西3楼2025-03-26 20:32
      收起回复
        很多人都熟悉
        斐索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这两个实验都可以略作调整,观测光子的加减速


        IP属地:广西4楼2025-03-26 20:36
        回复
          光子主要是激光产生,但为什么可以聚光?光子是粒子还是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6 22:17
          收起回复
            让光子加减速的方法有多种,少的是观测光子是否被加减速的方法。
            之一:
            给光束施加同向光,光束里的光子会被加速;
            施加反向光,让光子减速。
            ----同向光、反向光应该与光束之间存在夹角。


            IP属地:广西6楼2025-03-29 07:54
            回复
              斐索实验,是用流动的水对存在光程差的两束相干光分别加速、减速,与相干光未被加减速时的干涉条纹进行比较,观测干涉条纹的移动。(注:实验结果是:干涉条纹未出现移动)
              借鉴斐索实验方法,我们用光对一束光进行加速,对另一束光进行减速,观测这两束光的干涉条纹是否由于光被加减速而出现移动。
              -----若条纹出现移动,说明光束中的光子已经被加减速
              -----减弱负责加速的光的强度,条纹的移动量随之缩小,更说明光束中的光子已经被加减速


              IP属地:广西7楼2025-03-29 08:05
              收起回复
                类似的,借鉴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方法,
                也是用光对两束相干光分别进行加减速,
                观测干涉条纹。


                IP属地:广西8楼2025-03-30 08:22
                回复
                  改天介绍:光谱法验证光子被加速或减速


                  IP属地:广西9楼2025-03-30 08:25
                  回复
                    光谱法验证光子被加速或减速,至少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光束给光束加减速
                    1、 先观测光束的光谱,作为比较标准。
                    2、给光束施加同向光,让光子加速,注意与光束之间存在夹角。
                    与1比较,光谱出现蓝移。
                    3、给光束施加反向光,让光子减速,——与光束之间存在夹角。
                    与1比较,光谱出现红移。
                    注意:
                    在E、F区间给光加减速,最好在E、F区间观测光速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之外的区间观测,由于媒质影响着光速,因而不一定能观测到光在E、F区间曾经被加减速。
                    这是不少人忽略的。


                    IP属地:广西10楼2025-04-04 09:07
                    回复
                      光谱法验证光子被加速或减速,第二种形式
                      二、改变光传播空间粒子密度使光子加减速
                      众所周知,真空中传播的光进入空气中,速度变慢,即光被减速;空气中传播的光进入真空,速度变快,即光被加速。同理,稀薄空气中传播的光进入空气中,速度变慢,即光被减速;空气中传播的光进入稀薄空气中,速度变快,即光被加速。
                      1、观测一束光在媒质粒子密度大的区间传播时的光谱,与它在同种媒质但粒子密度小的区间传播时的光谱进行比较,观测是否出现蓝移。这实质上是光束里的光子被媒质粒子加速。
                      2、观测一束光在媒质粒子密度小的区间传播时的光谱,与它在同种媒质但粒子密度大的区间传播时的光谱进行比较,观测是否出现红移。这实质上是光束里的光子被媒质粒子减速。


                      IP属地:广西11楼2025-04-05 09:12
                      回复
                        注意:
                        在E、F区间给光加减速,最好在E、F区间观测光速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之外的区间观测,由于媒质影响着光速,因而不一定能观测到光在E、F区间曾经被加减速。
                        这是不少人忽略的。


                        IP属地:广西12楼2025-04-07 21:52
                        回复
                          光谱法验证光子被加速或减速,第三种形式
                          三、距离光源越远,光被减速的效果越显著(距离光源越远,光速越慢)
                          其实,众所周知,最早通过这种形式观测到光被减速的效果且高度重视的人是:
                          哈勃--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1912年到1922年间,美国天文学家维斯托·斯里弗观测了41个星系的光谱,发现其中的36个星系的光谱发生红移,他认为这种现象意味着这些星系正在远离地球。
                          1929年,哈勃发表其观测结果:距离银河系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
                          斯里弗、哈勃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同一种媒质,虽然光束的速度恒定,可光束经过长距离传播,光子运动会受到影响,即光子被减速,光谱出现红移。
                          --距离银河系越远的星系,其光束到达地球需要经过越长的距离,光子运动会受到的影响越严重,即光子被减速越厉害,光谱出现的红移就更大。
                          这种情况,选择与光源距离远近不同的观测点就可以观测到。


                          IP属地:广西13楼2025-04-09 19:36
                          回复


                            IP属地:广西14楼2025-04-11 16:19
                            回复
                              注意:
                              在E、F区间给光加减速,最好在E、F区间观测光速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之外的区间观测,由于媒质影响着光速,因而不一定能观测到光在E、F区间曾经被加减速。
                              这是不少人忽略的。


                              IP属地:广西15楼2025-04-14 19: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