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吹仪(Nitrogen Evaporator)是一种通过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和可控加热来加速液体样品挥发的浓缩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环境检测等领域。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气体吹扫和加热协同作用实现快速、温和的溶剂蒸发。
1. 工作原理
(1)气体吹扫(氮气的作用)
惰性气体覆盖: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可覆盖样品表面,隔绝氧气,防止热敏感物质氧化或降解。
增大蒸发面积:氮气流直接吹向样品液面,破坏液体表面张力,形成微小液滴或薄膜,显著增大溶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蒸发。
降低局部蒸汽压:持续流动的氮气将挥发的溶剂分子迅速带走,降低液面附近的溶剂蒸汽压,打破气液平衡,促使溶剂持续挥发(类似“风干”效应)。
(2)加热辅助
加热模块(通常为铝块或水浴)提供可控温度(室温~150℃),提高溶剂分子动能,加快挥发速率。
温度需根据溶剂沸点和样品热稳定性优化,避免暴沸或目标物分解(例如:水溶液常用40~60℃,有机溶剂如甲醇可用50~80℃)。
2. 如何通过氮气加速浓缩?
氮气的设计使用是效率关键,具体通过以下机制实现:
定向气流:
氮吹仪的针头或气孔将氮气垂直或倾斜吹向样品液面,形成局部湍流,减少扩散层厚度,提升传质效率。
多通道氮吹仪可均匀分配气流,确保多个样品同步浓缩(如12孔、24孔)。
流量控制:
流量过低(如<5 L/min)可能导致蒸发慢;过高(如>15 L/min)可能引起样品飞溅或冷却效应(蒸发吸热)。需根据溶剂类型和体积调整(例如:1 mL样品常用5~10 L/min)。
溶剂选择适配:
高沸点溶剂(如DMSO)需更高温度和氮气流量;
低沸点溶剂(如乙醚)需低温避免过度挥发。



1. 工作原理
(1)气体吹扫(氮气的作用)
惰性气体覆盖: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可覆盖样品表面,隔绝氧气,防止热敏感物质氧化或降解。
增大蒸发面积:氮气流直接吹向样品液面,破坏液体表面张力,形成微小液滴或薄膜,显著增大溶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蒸发。
降低局部蒸汽压:持续流动的氮气将挥发的溶剂分子迅速带走,降低液面附近的溶剂蒸汽压,打破气液平衡,促使溶剂持续挥发(类似“风干”效应)。
(2)加热辅助
加热模块(通常为铝块或水浴)提供可控温度(室温~150℃),提高溶剂分子动能,加快挥发速率。
温度需根据溶剂沸点和样品热稳定性优化,避免暴沸或目标物分解(例如:水溶液常用40~60℃,有机溶剂如甲醇可用50~80℃)。
2. 如何通过氮气加速浓缩?
氮气的设计使用是效率关键,具体通过以下机制实现:
定向气流:
氮吹仪的针头或气孔将氮气垂直或倾斜吹向样品液面,形成局部湍流,减少扩散层厚度,提升传质效率。
多通道氮吹仪可均匀分配气流,确保多个样品同步浓缩(如12孔、24孔)。
流量控制:
流量过低(如<5 L/min)可能导致蒸发慢;过高(如>15 L/min)可能引起样品飞溅或冷却效应(蒸发吸热)。需根据溶剂类型和体积调整(例如:1 mL样品常用5~10 L/min)。
溶剂选择适配:
高沸点溶剂(如DMSO)需更高温度和氮气流量;
低沸点溶剂(如乙醚)需低温避免过度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