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老天爷昊天上帝是个普通的天空神主神,商周时代还残留至高神喜怒无常的一面,从周建国开始,就试图把神灵道德化,以礼以德教化万民,后来被儒家吸收,认为老天爷不管是不是人格神还是抽象天道,都是以德教化万民的(孔子认为尊王攘夷也是德,蛮夷本来就没有德性,诸夏要高于蛮夷,可不像现在的白左),昊天此时人格神属性强,人类不可避免将神也看做和自己一样有七情六欲的,那先人怎么解释老天爷甘心爱人呢?除了祭祀需要,周礼还称天是有德的,天是绝对的至高因此以德教化万民来彰显天的德,昊天比喻成天公天父,说明父亲本身是爱孩子的,孩子长大也是回报父亲的期待,这样子逻辑就闭环了,天的义理化抽象化则是之后的事了,天道同一被视作理,理学家解释老天爷本体是主宰元气生产的天理,升格成了宇宙意志,但是因为达到了宇宙的高度,因此绝对客观,但人们还是希望原本那个有人情味的人格天存在,于是造了个玉帝,算是原本昊天的继承,同时将玉帝视作天道的化身(道教认为玉帝是道为了引导人们修仙的化身了 理学认为天理既是道),那绝对客观的天道化身出的人格神无限接近全知全能绝对真理,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真理(古人认为绝对真理无法抵达),因此保留了一定的人情味会主动教化万民,我估计道教也是这么解释三清的吧,三清教化人类,但是道绝对客观的,因此道化身的三清也只是“相当于道最接近”而不是绝对的道,保有人格才会主动教化万民,这样子解释我觉得一切就通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