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致把本次日志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贸易行为
不再仅能由国家(玩家)操作,而是分成两类:
一类是类似于之前的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会是比较重要的特定的战略物资,这一类不在本次日志中;
二类是人群自发逐利产生的贸易,这种贸易的对象是世界市场。
二、贸易容量
贸易容量和贸易中心有关,但贸易中心不再是自动生成的了,而是需要建造力来建造。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先发国家的贸易优势更大了!
因为现在有世界市场来进行高买低卖,所以只要贸易容量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最大需求,那贸易中心绝对是纯赚的,即使它本身不生产任何商品。
三、贸易地区
以往贸易的主体是整个国家,而现在将会变成各个地区。只有在这个地区建立了贸易中心,这个地区才有自己的贸易容量,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本地商品。
那么,在什么地方建立贸易中心,就是有讲究的了,因为贸易的价格是按照本地价格来的。
一个地区怎么才能有贸易优势而值得建造贸易中心呢?特征是他有商品特别便宜,或者有商品特别贵。前者意味着它是某种商品的主要产地,后者意味着他急需某种商品。
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进口急需品,但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你的国家体量过小而资源不全,二是这个地块人口很多需要生活用品。
四、新的商品——商队
对,加入了一种新的商品!
商队这种商品是港口的生产物,港口使用船生产商队,贸易中心使用商队获得贸易量。
港口和贸易中心都将像其他建筑一样,有自己的所有权,而不是仅限国有。
因此,巴拿马运河、父子造船厂等公司,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么鸡肋,而是会成长为巨无霸!
五、贸易方式
贸易中心会自己计算贸易商品,完全不用玩家操心,每周都会根据利润来调整进出口的商品!
会将贸易距离纳入商队消耗计算,这代表什么?同样价格的商品等待贸易,我当然会在广东建立贸易中心,而不是在准噶尔。
六、贸易优势
既然有了世界市场这种东西,且世界市场的价格是所有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国家,可以出口给世界的商品是有量的。
总结下来就是:要抢市场份额!
如果英国市场的糖和染料把世界市场的价格压下去了,我们还能出口个屁!
而贸易优势和上面说的这些不一样,贸易优势能直接影响成交价格!我的优势更高,也就是我的商品更牛,我甚至能卖得更贵!
七、关税
先来说关税,关税就是从贸易中抽取的费用。历史上英国的财政税收中关税占比很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但是当前版本的游戏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帝坎离认为,像丹麦这种没有资源的国家,将可以靠着在波罗的海倒卖收关税发财。
关税的可操作性在于,我们可以单方面提高对外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或者降低出口关税来促进国内优势产业。敌对性的关税加收,而能够打压敌国的产业。
八、补贴
如果不想让别的国家把市场份额抢完,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国内的建筑进行补贴了。否则贸易中心全部自发去购买英国的便宜衣服,我们的纺织厂肯定会倒闭的。
如果想避免帝国主义的收割,但在外交等方面受限制而不能或者不敢加收关税,那也只能补贴了。
九、金融和剥削
可以预见的是,英国、比利时这种国家会有更多的人从事贸易中心和金融区,金融业gdp占比会远超之前的版本。
这些人赚的钱当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只能来源于对落后国家的收割。
众所周知,手工衣服和电动缝纫机的产值是完全两个概念。在之前这种差别只能用来提高人均产能,但现在这种利润上的差距就是贸易收割的底气:我穿不完的衣服卖给世界市场,你呢?
由此可知,落后国家比如大清日本,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造什么都不赚钱的境地,只能全方面补贴产业。
对,造什么都不赚钱!除了少数几种农产品,你没有任何一种商品能竞争得过列强!科技的重要性将会更加体现。
注:以上内容仅为初步预见,不代表p社真实水平。

一、贸易行为
不再仅能由国家(玩家)操作,而是分成两类:
一类是类似于之前的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会是比较重要的特定的战略物资,这一类不在本次日志中;
二类是人群自发逐利产生的贸易,这种贸易的对象是世界市场。
二、贸易容量
贸易容量和贸易中心有关,但贸易中心不再是自动生成的了,而是需要建造力来建造。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先发国家的贸易优势更大了!
因为现在有世界市场来进行高买低卖,所以只要贸易容量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最大需求,那贸易中心绝对是纯赚的,即使它本身不生产任何商品。
三、贸易地区
以往贸易的主体是整个国家,而现在将会变成各个地区。只有在这个地区建立了贸易中心,这个地区才有自己的贸易容量,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本地商品。
那么,在什么地方建立贸易中心,就是有讲究的了,因为贸易的价格是按照本地价格来的。
一个地区怎么才能有贸易优势而值得建造贸易中心呢?特征是他有商品特别便宜,或者有商品特别贵。前者意味着它是某种商品的主要产地,后者意味着他急需某种商品。
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进口急需品,但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你的国家体量过小而资源不全,二是这个地块人口很多需要生活用品。
四、新的商品——商队
对,加入了一种新的商品!
商队这种商品是港口的生产物,港口使用船生产商队,贸易中心使用商队获得贸易量。
港口和贸易中心都将像其他建筑一样,有自己的所有权,而不是仅限国有。
因此,巴拿马运河、父子造船厂等公司,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么鸡肋,而是会成长为巨无霸!
五、贸易方式
贸易中心会自己计算贸易商品,完全不用玩家操心,每周都会根据利润来调整进出口的商品!
会将贸易距离纳入商队消耗计算,这代表什么?同样价格的商品等待贸易,我当然会在广东建立贸易中心,而不是在准噶尔。
六、贸易优势
既然有了世界市场这种东西,且世界市场的价格是所有价格的加权平均数。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国家,可以出口给世界的商品是有量的。
总结下来就是:要抢市场份额!
如果英国市场的糖和染料把世界市场的价格压下去了,我们还能出口个屁!
而贸易优势和上面说的这些不一样,贸易优势能直接影响成交价格!我的优势更高,也就是我的商品更牛,我甚至能卖得更贵!
七、关税
先来说关税,关税就是从贸易中抽取的费用。历史上英国的财政税收中关税占比很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但是当前版本的游戏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帝坎离认为,像丹麦这种没有资源的国家,将可以靠着在波罗的海倒卖收关税发财。
关税的可操作性在于,我们可以单方面提高对外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或者降低出口关税来促进国内优势产业。敌对性的关税加收,而能够打压敌国的产业。
八、补贴
如果不想让别的国家把市场份额抢完,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国内的建筑进行补贴了。否则贸易中心全部自发去购买英国的便宜衣服,我们的纺织厂肯定会倒闭的。
如果想避免帝国主义的收割,但在外交等方面受限制而不能或者不敢加收关税,那也只能补贴了。
九、金融和剥削
可以预见的是,英国、比利时这种国家会有更多的人从事贸易中心和金融区,金融业gdp占比会远超之前的版本。
这些人赚的钱当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只能来源于对落后国家的收割。
众所周知,手工衣服和电动缝纫机的产值是完全两个概念。在之前这种差别只能用来提高人均产能,但现在这种利润上的差距就是贸易收割的底气:我穿不完的衣服卖给世界市场,你呢?
由此可知,落后国家比如大清日本,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造什么都不赚钱的境地,只能全方面补贴产业。
对,造什么都不赚钱!除了少数几种农产品,你没有任何一种商品能竞争得过列强!科技的重要性将会更加体现。
注:以上内容仅为初步预见,不代表p社真实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