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2日
漏签
0
天
心理学吧
关注:
4,341,947
贴子:
27,812,99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7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心理学吧
>0< 加载中...
大多数人的抑郁症,从小时候就有预兆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不想去名字22
心理小成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成年后突然爆发的抑郁症,并不是偶然事件,其实早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抑郁症的背后往往还隐藏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对爱的严重缺乏,以及一个生病的家庭。这种影响可能在童年时并不明显,但当一个人逃离了熟悉的成长环境,步入大学或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压力时,那些隐藏的伤痕就会逐渐显现,甚至演变成自我攻击的心理模式。
送TA礼物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25-03-28 19:18
回复
不想去名字22
心理小成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童年与爱的缺失:抑郁症的起点
抑郁症的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尤其是那些缺乏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孩子天生需要爱与安全感,这种需求不仅来自物质上的满足,更来自情感上的陪伴和认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冷漠、忽视,甚至充满冲突和敌意,他们的内心就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这种伤口可能表现为对爱的渴望、对自我的怀疑,或者对人际关系的恐惧。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一点提供一些线索。研究表明,儿童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这种联结是温暖而稳定的,孩子会逐渐建立起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甚至表现出拒绝和苛责,孩子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依恋模式,比如过度依赖他人或完全回避亲密关系。
这些模式看似只是童年时的性格特征,但实际上它们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信号。当这些孩子长大后,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时,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情绪很容易滑向低谷。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楼
2025-03-28 19:19
回复
收起回复
南昌慧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抑郁的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等。发现类似症状,因及引起重视,赶紧测试一下,点击了解详情。
2025-04-02 07:53
广告
立即查看
不想去名字22
心理小成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生病的家庭:抑郁症的温床
一个抑郁症的背后,往往代表了一个生病的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成长环境,它的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深刻塑造着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孩子的情感需求能被看见和回应,他们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调节情绪。然而,在一个生病的家庭中,无论是父母之间充满争吵、情感冷漠,还是对孩子过度控制、忽视甚至虐待,结果就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压抑或扭曲。比如,一个经常被父母责骂“没用”的孩子,可能会逐渐相信自己一无是处;一个在父母离异中被忽视的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些经历会在他们的内心种下自卑和无助的种子。虽然在童年时,他们可能通过顺从或逃避来适应这样的环境,但这些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相反,它们会像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内心深处,等待未来的某个契机爆发。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楼
2025-03-28 19:20
回复
收起回复
不想去名字22
心理小成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家庭到社会:抑郁症的显露童年时的伤痕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被掩盖,但当一个人离开家庭,步入大学或社会时,这些问题往往会暴露出来。一旦逃离了那个固定的成长轨道和环境,面对多维度的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很容易陷入自我攻击中,这也有可能成为抑郁症从隐秘到显现的关键转折点。在家庭中,孩子可能已经习惯了某种固定的应对方式,比如压抑情绪、讨好他人,或者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大学和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充满了陌生的人际关系、竞争的压力,以及对独立性的要求。对于那些在童年时缺乏情感支持的人来说,这种转变可能是压倒性的。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像别人那样轻松地建立友谊,或者在面对挫折时,内心充满了自我否定和绝望。
这种自我攻击的心理模式,正是抑郁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它源于童年时形成的负面认知习惯,比如认为自己不够好、别人不会喜欢自己,或者生活永远不会变好。这些想法在童年时可能只是模糊的感受,但在社会环境的催化下,它们会变得更加清晰和强烈,最终将一个人拖入抑郁的深渊。
关于自我攻击,这种倾向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童年经历的延续。比如,一个在童年时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可能会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觉得自己天生有缺陷;一个缺乏爱的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配被爱,于是拒绝接受他人的善意。这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在成年后会被放大,尤其是在面对失败或拒绝时,他们会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甚至陷入无法自拔的情绪漩涡。心理学中的认知扭曲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抑郁症患者往往会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比如“全或无”的极端思维,或者“灾难化”思想。这些思维模式并不是成年后突然形成的,而是童年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他们步入社会,面对更大的压力时,这些歪曲的认知就会成为自我攻击的武器,让他们一次次陷入痛苦的循环。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25-03-28 19:20
回复
收起回复
不想去名字22
心理小成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远离抑郁,从童年的关怀开始抑郁症不是一夜之间降临的灾难,而是从童年开始的漫长酝酿。虽然上面提到这些问题在童年时可能看不出来,但当一个人进入社会,面对全新的挑战时,它们就会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情绪。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理解抑郁症的童年根源,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通过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预防未来的悲剧。父母的温暖陪伴、学校的心理支持、社会的理解与包容,都能帮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心理基础。抑郁症的种子或许在童年时就已埋下,但只要我们及时浇灌爱与关怀,就能让它无处生根。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5楼
2025-03-28 19:21
回复
收起回复
中正圆和
众人追捧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抑郁症有几個方面问题,有些自私,太过于关注自己,想得多,还有不爱渲泄,总爱绷著,装着
IP属地: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25-03-28 20:34
回复
收起回复
心理咨询师326
善心渐显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怨恨父母所致
IP属地: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25-03-28 20:55
回复
收起回复
默念拍皮球拍皮球
天天向上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当发现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得打破重组啊。
原生家庭也不过就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也可以代表一个时代
,而后一个时代再批量教育一代人
……。这时如果不发展呢,是不会出任何问题。因为都系一样的。只有当飞速发展尤其是飞速,因为这样新旧冲突更明显,教育树立起的三观在当下不管用管用也不过牛马三观。这等于就是原来你活在童话故事里,现在把你从童话世界拉回野蛮世界。你不出问题?那我只能说你身体倍儿棒
了不起的。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楼
2025-03-28 22:40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解放军联合演训释放什么信号
2144173
2
小米股价为何突然暴跌
1474173
3
活侠传和苏丹的游戏谁更会恶心玩家
1360606
4
愚人节告白失败成小丑
1244475
5
口吧笑传之航吧老哥是我爸
999648
6
Faker捐款5000万韩元被骂抠门
921564
7
苏丹粉丝不承认游戏夹带私货
813604
8
俄罗斯多地爆发神秘病毒
793821
9
mujica第三季制作的原因找到了
743000
10
怪猎荒野中配确定5月更新
634429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