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无处不在,而今你觉醒了吗?洒家早就给出了善恶的定义,侵害就是恶,当恶行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应该怎么办?…………量化交易,能够比普通交易者更快地执行交易,因为采用了自动化,低延迟技术,高效数据处理,以及算法,自身系统,策略优化等手段.违规作弊的量化交易,也被称为"收割散户韭菜"的利器,主要是因为利用了抢先交易.抢先交易偷窥其他交易者的订单信息后,抢在订单执行前进行交易,采用"反向成交"(Contra Trading,具体定义见后文),几乎可在每笔合规交易上揩油,侵蚀合规交易者的利润,劫掠财产的手段如同"收割韭菜".——它们如同吸血的蚊子,吸食所有合规交易者的血液.(中长线主力资金做多,也难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因为量化交易非法获得大额买单信息后抢先交易,如果市场不能一致看多,资金同样会被吞噬,同样会被揩油.而且,因为订单信息还会暴露交易者的身份,把大额订单拆分成多个小额订单,交易意图同样会被量化交易监测和掌握) 因为窥探了其他交易者的底牌,使用量化交易的抢先交易可以实现稳赚不赔的无风险交易.但是,含有投资者交易意图细节的订单信息,是投资者的个人信息,非法获得订单信息,构成窃取个人信息罪,偷窥订单信息的抢先交易与精准电信诈骗所实施的犯罪,都是以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为前提的,入侵主机的抢先交易,比抢票软件的违法性质更严重,抢票软件不需要窥探他人的订单,也不会劫掠其他用户的财产,但劫掠其他用户财产的抢先交易,既要要偷窥他人的订单,还会入侵计算机篡改数据(如利用交易所系统漏洞篡改时间戳,通过技术手段延迟其他交易者的订单执行),目的是为了劫掠其他交易者的财产.详见后文分析.已被刑罚的抢先交易案例,通常是因为采用了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虚假信息诱导等手段,例如,"抢帽子"交易,某证券分析师先买入股票,然后公开推荐该股票,待股价上涨后抛售获利.但是,使用量化交易的抢先交易也是犯罪行为,详见后文分析.量化交易违规作弊现象在欧美金融市场已不是新鲜事,而且手段花样繁多.………………
收割散户韭菜的量化交易是犯罪行为 ——侵害无处不在,你觉醒了【紫哥吧】_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