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见有新闻说:俄乌前线,俄军在扎波罗热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
对此很多军事网友对此的判断是俄军意图在这个方向开辟新战线,为整个拿下扎波罗热州做准备,这样和谈时俄方的“资本”就更加雄厚了。
作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军迷,我认为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俄军正准备发起一场旨在彻底打垮乌军的战略决战。即扎波罗热左勾拳
在扎波罗热地区打开突破口,进行纵深突击,打击在乌东地区的乌军主力侧后,从而包围在顿巴斯地区的乌军主力,彻底打垮乌军的有组织抵抗。

有人说,俄军这样的纵深突击太过大胆,俄军这样风险太大。我想说的是,俄军进行这样战略突击,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
首先,乌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进行堵口支援。 随着俄乌战争进行了几年,乌方有多少精锐部队,有多少装备和能力,俄军已经是心中完全清楚了。
前不久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役,面对溃败,乌军没有能提供战略级别的预备部队前往堵住口子保住这个重要的“谈判资本”。很明显,在库尔斯克投入的部队本身就是其战略预备部队了。
而前线所有的乌军已经和俄军陷入阵地战中,几乎没有大规模抽调的可能性。苏梅方向还在组织防御,别尔哥罗德方向还在试探性进攻,顿巴斯地区在艰苦防御。一旦俄军在扎波罗热打开突破口,乌军事无力进行反击的。
这就保证了俄军纵深打击部队的安全。
其次,战役时机正好。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让国人唏嘘的战例——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后期,国军未能消灭在上海的日军,双方陷入阵地拉锯战。此刻日军一支部队在杭州湾登陆,从侧面打击国军身后,为避免被包围,国军全线后撤——最后形成溃败
如今乌东前线的态势和此战是如此类似,在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和库拉霍沃方向,俄乌双方反复拉锯,双方都精疲力竭。
这时候俄军如果从扎波罗热进攻乌军身后,乌军是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的,选择只有两个1.继续坚守阵地——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元帅第二。 2.选择撤退,那例子更多,淞沪会战的国军,海湾战争的伊拉克军队。
如果战局这样发展,乌军主力部队可以说基本就被击溃,乌东地区再也没有成建制抵抗的力量。战果是诱人的。
最后,国际形势有利于发动战略决战。随着西方援助的减少,乌方储备的战争物资储备逐步减少,现在连炮弹这样基本的装备都很稀缺。一旦俄军发起大规模战役,乌军是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进行战略决战的。川建国更是俄军的帮凶,上一次在库尔斯克争夺战的关键时刻,建国同志以乌克
兰拒绝矿产协议为理由,直接切断对乌军的信息支持,导致乌军前线的西方装备陷入瘫痪,成为乌军溃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不,最近泽连斯基又开始对矿产协议BB。。。川建国说不准哪天又切断乌军的信息支持。。。。。
从乌克兰方面说,要避免这种局面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一定要避免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获得稳定的突破口,始终保持战线的连贯性(可以进行部分后撤) ,这样俄军就不敢进行纵深突击,双方会陷入另外一场阵地战。 乌军能做到吗?这就要看双方指挥官的战术应用,士兵的能力,装备水平的发挥了。总体俄军人数,装备数目有优势,乌军操作空间较小。。
以上的是民科的判断。。准确度嘛。。民科的理论有多少准确度呢??自己考虑。。哈哈
对此很多军事网友对此的判断是俄军意图在这个方向开辟新战线,为整个拿下扎波罗热州做准备,这样和谈时俄方的“资本”就更加雄厚了。
作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军迷,我认为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俄军正准备发起一场旨在彻底打垮乌军的战略决战。即扎波罗热左勾拳
在扎波罗热地区打开突破口,进行纵深突击,打击在乌东地区的乌军主力侧后,从而包围在顿巴斯地区的乌军主力,彻底打垮乌军的有组织抵抗。

有人说,俄军这样的纵深突击太过大胆,俄军这样风险太大。我想说的是,俄军进行这样战略突击,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了。
首先,乌军已经没有战略预备队进行堵口支援。 随着俄乌战争进行了几年,乌方有多少精锐部队,有多少装备和能力,俄军已经是心中完全清楚了。
前不久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役,面对溃败,乌军没有能提供战略级别的预备部队前往堵住口子保住这个重要的“谈判资本”。很明显,在库尔斯克投入的部队本身就是其战略预备部队了。
而前线所有的乌军已经和俄军陷入阵地战中,几乎没有大规模抽调的可能性。苏梅方向还在组织防御,别尔哥罗德方向还在试探性进攻,顿巴斯地区在艰苦防御。一旦俄军在扎波罗热打开突破口,乌军事无力进行反击的。
这就保证了俄军纵深打击部队的安全。
其次,战役时机正好。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让国人唏嘘的战例——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后期,国军未能消灭在上海的日军,双方陷入阵地拉锯战。此刻日军一支部队在杭州湾登陆,从侧面打击国军身后,为避免被包围,国军全线后撤——最后形成溃败
如今乌东前线的态势和此战是如此类似,在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和库拉霍沃方向,俄乌双方反复拉锯,双方都精疲力竭。
这时候俄军如果从扎波罗热进攻乌军身后,乌军是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的,选择只有两个1.继续坚守阵地——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元帅第二。 2.选择撤退,那例子更多,淞沪会战的国军,海湾战争的伊拉克军队。
如果战局这样发展,乌军主力部队可以说基本就被击溃,乌东地区再也没有成建制抵抗的力量。战果是诱人的。
最后,国际形势有利于发动战略决战。随着西方援助的减少,乌方储备的战争物资储备逐步减少,现在连炮弹这样基本的装备都很稀缺。一旦俄军发起大规模战役,乌军是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进行战略决战的。川建国更是俄军的帮凶,上一次在库尔斯克争夺战的关键时刻,建国同志以乌克
兰拒绝矿产协议为理由,直接切断对乌军的信息支持,导致乌军前线的西方装备陷入瘫痪,成为乌军溃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不,最近泽连斯基又开始对矿产协议BB。。。川建国说不准哪天又切断乌军的信息支持。。。。。
从乌克兰方面说,要避免这种局面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一定要避免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获得稳定的突破口,始终保持战线的连贯性(可以进行部分后撤) ,这样俄军就不敢进行纵深突击,双方会陷入另外一场阵地战。 乌军能做到吗?这就要看双方指挥官的战术应用,士兵的能力,装备水平的发挥了。总体俄军人数,装备数目有优势,乌军操作空间较小。。
以上的是民科的判断。。准确度嘛。。民科的理论有多少准确度呢??自己考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