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追随恩师宁象理先生,他老人家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了我。经师尊同意,略披露一二。
某次探望宁先生,和泽卫师兄上山给宁师送物资。闭关洞在终南深处,靠近甘肃了。宁师这次闭关已经数十天,大雪封山许久。我跟泽卫师兄来到仅可容身的石洞,只见石壁上悬挂文始派标志性的“三坟四易图”,旁边是个简陋的茅棚。
洞里、茅棚都不见人,我放眼看去,怎么也看不到宁先生身影,甚是纳闷。泽卫师兄淡淡一笑,轻声说:“物资放下,我们回去。”
下山后,泽卫师兄才开口,说:“父师这是隐入三坟四易图最中央的‘至精之地’了,这时间就久啦,得‘笃静’几个月吧。”我很是震惊,问:“隐入‘至精之地’?这已经是最巅峰的成就啦!那他老人家还出来吗?”泽卫师兄点点头,说:“没告诉我们要走,那就是会出来。”
我问:“那师父他从哪里出来?”我心里忐忑,这次进洞我还细心拭擦洞里那张“三坟四易图”,甚怕会惊扰师父。
泽卫师兄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拍拍我肩膀,说:“师弟莫慌,父师可以从任何一张三坟四易图里面出来。”
我略有所悟:“那天地宇宙不就是张巨大、全息的三坟四易图吗?”
泽卫师兄笑曰:“师弟开悟。父师可以从原图遁出,也可以从虚空任何处遁出。”
我挠挠头,心想:“难怪师父的茅棚命名为‘无人庐’。”

印证传师时,宁师手写“神洲净土”墨宝送予我↑落空是“己亥春月于终南无人庐宁象理书”↑
回忆与宁师相处,他除了眼睛深邃如碧绿的潭水、常年不睡,其他也无更多异象,看上去和普通老人家无别。他生活简洁,从不使用手机电话电脑电视,也不拍照;泰山大会的图文,是他特许的惟一一次,空前也绝后。从宁师身上,我学会了“朴素”、“平常”。
宁师本是所谓的旧时代知识分子,从未出国,却格局高大。师常曰:“人种有肤色,大道无国界。”复言:“即使是你们将来名满天下,可也千万别供出我这个老头子。”从宁师身上,余学会了“无我”“无名”。
文始之门风,崇尚勤勉奋进。宁师常说:“时光非常宝贵啊,一丝一豪都值得满屋子的黄金。”在宁师教导下,门下弟子,个个自强。记得泰山大会上,只到了八位师兄弟,可是宁师常说,我们这代师兄弟有九人。问师父,他说:“是老三没来,他早早跑去喀拉昆仑闭死关了,不修成你们是见不到他的喽。”
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浑身冒汗!目前吾福德不足,智慧浅薄,每年只能在黄老洞洞修120天;与师父师兄们相比,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