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鄂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末,20世纪90年代,随着咸宁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对休闲娱乐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1998年,市政府在规划潜山国家森林公园配套设施时,首次提出建设野生动物观赏区的构想。2003年,在林业部门支持下,原潜山风景区内的动物驯养基地扩建为小型动物园,初期仅有猕猴、孔雀等20余种本土动物,占地面积约30亩,2010年后,动物园迎来重要转型。市政府投资1200万元进行改造升级,引进东北虎、非洲狮等大型动物,并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兽舍和观赏区。2015年通过省林业厅验收,正式挂牌"咸宁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兼具科普教育、物种保护等功能。现园区占地80余亩,饲养动物1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该园的特色在于将鄂南丘陵地形与动物栖息地有机结合,打造"山水动物园"景观。近年来更注重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成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体现了从单纯观赏到保护教育的功能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