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学哲学,难免陷入空泛抽象之玄思,于概念中不得脱身,轻者生活能力退化,与人交往困难,严重者忘乎所以,生活不能自己
由此可见,避免陷入空乏是很重要的哲学思备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共有2点较为重要
其一是留有余地,不可偏信不可全信,凡事莫不留有反面与对立以及批判之余地,审慎之理解,好方式之一便是了解此哲学诞生时代之物质,经济之基础,并加以反思,或了解该哲家/思潮之史传,并加反思(为什么上帝就是绝对精神?因为黑格尔厨拿破仑吗?诸如此类反思)
其二是建起与现世的连接,要将彼岸引到此岸,比如学黑格尔,则可将辩证法用之现世,理解社会发展之阶段,下个环节又是什么?亦可套用在同学身上,了解其精神(拉康同理)
第1点和第2点是一个整体,必须要一起把握,否则失之偏颇,亦会滑轨

由此可见,避免陷入空乏是很重要的哲学思备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共有2点较为重要
其一是留有余地,不可偏信不可全信,凡事莫不留有反面与对立以及批判之余地,审慎之理解,好方式之一便是了解此哲学诞生时代之物质,经济之基础,并加以反思,或了解该哲家/思潮之史传,并加反思(为什么上帝就是绝对精神?因为黑格尔厨拿破仑吗?诸如此类反思)
其二是建起与现世的连接,要将彼岸引到此岸,比如学黑格尔,则可将辩证法用之现世,理解社会发展之阶段,下个环节又是什么?亦可套用在同学身上,了解其精神(拉康同理)
第1点和第2点是一个整体,必须要一起把握,否则失之偏颇,亦会滑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