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秋以演花旦著称于世,但她七岁学艺时是从武生开蒙的,其师是名武生赵盛璧。当时吴素秋虽然身体瘦弱,但有一股子“横”劲,每天坚持下腰、压腿、劈叉。
后来又练跑冰地、站竖砖、站缸边和练刀、枪、剑、戟等多种器械。她勤学苦练,武功扎实,七岁就演出了《石秀探庄》《白水滩》等武戏。但毕竟在体质上先天不足。后来赵盛璧对吴母说:“素秋体弱,还是改唱旦角吧。”于是,吴素秋又拜陈盛荪为师,改学旦角。
吴素秋自幼十分聪明,据说上小学作文时曾写过“饿了吃东西甜如蜜,不饿吃东西不甜”的句子,深得老师赞赏,奖给她手绢两块。后因家贫辍学,学戏后,吴深感文化不足,所以十四岁时又提出上学的要求。吴母说:“现在指望你演戏,赚钱吃饭,怎能上学呢?”素秋回答道:“我可以晚上到戏班演戏,白天上学嘛。”母亲见她求学心切,就同意了。
她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是“戏子”,就化名“陈桂华”参加考试,结果名列榜首。但是,纸里包不住火,不久同学便知道了,课下常常起哄,吴素秋只好退学。
此后吴素秋坚持自学,文化程度逐渐提高,《苏小妹》就是她亲自改编的。吴素秋挑班演出以后,不少京剧界的名宿曾和她同台演出。十五岁时,她与当时蜚声剧坛的金少山合演《牧虎关》和《霸王别姬》。金挂头牌,吴挂二牌,二人配合默契。沈阳的报纸以“大霸王,小虞姬”为题,赞美他们的合作。金少山尝言:“男旦角我愿和梅兰芳唱,女旦角我愿和吴素秋唱。”
另外,吴素秋善于“藏拙”,她曾说:“程砚秋老先生在舞台上常常是以侧身和蹲腿的姿势演唱,以藏他身高体胖之‘拙’。裘盛戎为弥补他脸型瘦削、个子不高的缺陷,就在脸谱的勾画和端架耸肩企脚上下功夫,上台总是‘长身’。我从来不唱《贵妃醉酒》,杨贵妃仪态丰满、雍容华贵,而我体型瘦小,扮演这一角色形象不美,但是若扮演黛玉、苏三这类的角色,则较为相宜。”
吴素秋身高不足一米六,为了增高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她便将跟垫垫在绣花鞋和靴子里,后来这种做法被许多剧团采用。
《神州轶闻录》
后来又练跑冰地、站竖砖、站缸边和练刀、枪、剑、戟等多种器械。她勤学苦练,武功扎实,七岁就演出了《石秀探庄》《白水滩》等武戏。但毕竟在体质上先天不足。后来赵盛璧对吴母说:“素秋体弱,还是改唱旦角吧。”于是,吴素秋又拜陈盛荪为师,改学旦角。
吴素秋自幼十分聪明,据说上小学作文时曾写过“饿了吃东西甜如蜜,不饿吃东西不甜”的句子,深得老师赞赏,奖给她手绢两块。后因家贫辍学,学戏后,吴深感文化不足,所以十四岁时又提出上学的要求。吴母说:“现在指望你演戏,赚钱吃饭,怎能上学呢?”素秋回答道:“我可以晚上到戏班演戏,白天上学嘛。”母亲见她求学心切,就同意了。
她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是“戏子”,就化名“陈桂华”参加考试,结果名列榜首。但是,纸里包不住火,不久同学便知道了,课下常常起哄,吴素秋只好退学。
此后吴素秋坚持自学,文化程度逐渐提高,《苏小妹》就是她亲自改编的。吴素秋挑班演出以后,不少京剧界的名宿曾和她同台演出。十五岁时,她与当时蜚声剧坛的金少山合演《牧虎关》和《霸王别姬》。金挂头牌,吴挂二牌,二人配合默契。沈阳的报纸以“大霸王,小虞姬”为题,赞美他们的合作。金少山尝言:“男旦角我愿和梅兰芳唱,女旦角我愿和吴素秋唱。”
另外,吴素秋善于“藏拙”,她曾说:“程砚秋老先生在舞台上常常是以侧身和蹲腿的姿势演唱,以藏他身高体胖之‘拙’。裘盛戎为弥补他脸型瘦削、个子不高的缺陷,就在脸谱的勾画和端架耸肩企脚上下功夫,上台总是‘长身’。我从来不唱《贵妃醉酒》,杨贵妃仪态丰满、雍容华贵,而我体型瘦小,扮演这一角色形象不美,但是若扮演黛玉、苏三这类的角色,则较为相宜。”
吴素秋身高不足一米六,为了增高自己在舞台上的形象,她便将跟垫垫在绣花鞋和靴子里,后来这种做法被许多剧团采用。
《神州轶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