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169贴子:10,043,627

石头写《石头记》的荒唐的虚幻表达 怎么理解才是合理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IP属地:辽宁1楼2025-04-04 12:29回复
    这是因为最近的一些这方面的一些概念不清、逻辑错误的帖子所想到的。
    ······。


    IP属地:辽宁2楼2025-04-04 12:31
    回复
      《石头记》作者可是超级的文学大师,是超级的语言文字大师呀,也是逻辑大师。
      他怎么可能犯概念不清、逻辑错误的低级错误呢?
      为什么这么说?
      请看原文:【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首先做着自己承认自己是在说荒唐言,包括石头写出了《石头记》这本书。
      然后又说假如读者能够仔细的阅读分析的话,在作者预留的线索信息中,还是可以品味出,作者的荒唐情节的表达,其中是包含了逻辑合理的道理的,并欣赏到从“荒唐”,到符合学术规范的道理,的反差的艺术效果的趣味。


      IP属地:辽宁3楼2025-04-04 13:15
      收起回复
        那怎么样解读才能使石头写书是合理的?
        怎么样才使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神话虚构)是合理的?
        怎样阅读才能使之后的“四位作者”的成书过程,不是虚幻荒唐的,而是符合学术规范的文学叙述呢?
        (这三个问题是连贯的,又是在高度概括归纳中需要有概念区分的能力的)


        IP属地:辽宁4楼2025-04-04 13:21
        回复
          我是石头记的读者,曾经被作者忽悠过,我有被“骗”上当的经历,所以敢对于这些问题说出阅读体会。
          虽然不能说出所有情节的真相,但在我仅能看懂的几段原文中,可以说不怕别人对我提难题。
          在这几段原文中,不谦虚的说,我看到了作者的思路、文脉。
          那我就在此说说大话,假如作者时空穿越在此回答读者的问题,他会怎么回答?
          。。。。。。


          IP属地:辽宁5楼2025-04-04 16:48
          回复
            首先顽石写了一本《石头记》,这应该怎么理解?
            当真事理解?还是当假事理解?
            当真事理解,那就成了真是顽石可以写一本书了!明显是胡扯,这又和《石头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相矛盾。
            当假事来理解,虚假的胡扯就更是假的了,难道真的是虚假的叙事反而还是正确的了?


            IP属地:辽宁6楼2025-04-04 16:54
            收起回复
              既然我们把作者当做是超级大师来看(某些现代大师不觉的作者有这么高的水平的除外),那就看作者是怎么回答的(模拟情景)。
              作者以语言文字大师的身份回答:
              这种看似荒唐看似概念混乱看似逻辑错误的叙述,其实是符合文学表达的学术规范的。
              这个学术规范就是先有一个假托,然后再以这个假托为幌子来说事,就是一种比喻修辞,或叫做借代修辞:假借一个假托来代替要说的真事。
              再不好理解的话,就说是老百姓都通俗易懂的打比方,用一个假的比方出真的。
              那说难一点的,比兴手法修辞:【“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表达的更高层次的的内容】,就是用初级的事物比喻引发出更多个层次的学问内容。
              再举个符合学术规范的表达,就是寓言假托:【寓言假托是指通过虚构的故事或拟人化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形式】。
              不管是假托,还是比喻修辞、借代修辞、打比方、寓言假托,都是以假的比喻出真的。
              所以读者首先要分清哪是假的?哪是真的?假如说是真假都分不清楚了!那可算是傻到家了!(就像作者忽悠空空道人时说的【我师何太痴耶】)
              所以从以上的符合学术规范的解释上看,这种虚假的虚构的神话的逻辑不通的叙述是符合语言文字合理的学术规范的叙述(所以作者的这种虚幻的叙事也可以成为学术规范的典范)。
              所以读者就不要太把虚幻的假托太当一回事了,假托仅仅是一个幌子而已,要有能找到这个假托幌子的目的是什么的能力。
              目的就是一个,就是在说《石头记》这本书,其它的情节都只是假托幌子!作者是用虚幻的幌子来表达出《石头记》!


              IP属地:辽宁8楼2025-04-04 17:36
              回复
                8楼的解读(模拟作者),解决了4楼的3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那怎么样解读才能使石头写书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是以后的问题的根据,也就是说以后的问题的前提根据就是第一个问题:“那怎么样解读才能使石头写书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问题的理解论证就不会犯概念错误逻辑不通的错误了。
                (只有如此才不会被逻辑大师的作者故意设置的逻辑陷阱所“忽悠”)


                IP属地:辽宁9楼2025-04-04 17:50
                回复
                  作者写石头写了一本《石头记》是荒唐无稽的,石头怎么能真的写书呢?
                  但把石头当做是虚幻的表达元素,则也就有一种可能使这种荒唐无稽的胡言乱语变为没有错误的表达。
                  这种表达方法就是:比喻修辞(也叫借代修辞)。
                  就是假借一个虚幻的事物作为假托,来比喻出真实的意思。
                  这就是比喻修辞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喻体(喻体都是虚构的)。
                  另一个比喻修辞中的重要元素是:本体。
                  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是:假借虚构的喻体来完成比喻出真实的本体。
                  这就是比喻修辞的目的,也是比喻修辞中的喻体和本体的逻辑关系。
                  喻体必须是虚构的才能显出比喻出的本体的真实(的鲜明性)。
                  在这段原文中作者用补天的石头当做是喻体,而本体当然就是《石头记》这本书了。
                  所以补天之石虽然是假的,但在比喻修辞的表达中是合理的、是符合学术规范的。(因为符合比喻修辞中的喻体和本体的逻辑关系)
                  如果读者将石头写书当做是真的,那就是愚不可及的理解(我可以举例解释但这是常识没必要再费笔墨)。
                  根据以上的分析,顽石写出了《石头记 》可以确定是荒唐无稽的,但作为一种比喻修辞的文学表达,是合理的,是符合语言文字的学术规范的。


                  IP属地:辽宁10楼2025-04-05 08:07
                  回复
                    下面说说作者的这个石头写书比喻修辞的真正寓意。
                    石头写书是荒诞无稽的,但这个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石头的缔造者是万神之神的女娲,石头是经过女娲精心炼制的补天之石。
                    补天之石是应该在天上的,是起到维持宇宙运行的功能的,也就相当于天上运行的星星。
                    所以作者这是对自己的自我比喻,比喻自己是天才,比喻自己的才华像文曲星一样,虽然有自我崇拜的嫌疑,但作者确实是天才的思考者。
                    那么,既然作者有人类文化大救星的才能,那这位作者写的《石头记》不就是高不可及的文化著作了吗?
                    这就是作者用石头写书来比喻修辞出《石头记》的真正寓意。(不仅是对作者的比喻也是对书的比喻)


                    IP属地:辽宁11楼2025-04-05 08:38
                    回复
                      作者用石头比喻自己,这个容易理解,补天之石就是作者,他有神仙的智商,才能写出《石头记》。
                      用石头比喻《石头记》这本书,在原文中有这种文字信息吗?
                      请看原文: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
                      这段原文中石头和《石头记》这本书是合二为一的,也就是作者就是书,书就是作者。(书的文字是篆刻在作者的身上的)
                      ~~~~~~~
                      以此引申出所谓的空空道人和补天之石的对话的寓意是:空空道人是在和《石头记》的文字的内容的主题对话。


                      IP属地:辽宁12楼2025-04-06 09:46
                      回复
                        12楼以前的楼层说的是4楼提出的问题的第一个问题:【那怎么样解读才能使石头写书是合理的?】。
                        至此已解读清楚了。
                        12楼末尾的引申出的:【以此引申出所谓的空空道人和补天之石的对话的寓意是:空空道人是在和《石头记》的文字的内容的主题对话。】。
                        这个引申出的结论也就是4楼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才使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神话虚构)是合理的?】。
                        4楼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解读清楚了。


                        IP属地:辽宁13楼2025-04-06 10:06
                        回复
                          不知道,四十萧然太瘦生,曹家抄家时曹子雪芹不过三岁,又不是现代有视频可观摩,曹頫有阅历可能能写红楼梦年纪又对不上,也不知道后人啥心态就怎么把曹子雪芹往曹寅家凑了,敦敏是啥心态不知道,种芹人画册也没见识过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06 12:45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06 21:08
                            收起回复
                              上接13楼。
                              4楼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
                              【怎样阅读才能使之后的“四位作者”的成书过程,不是虚幻荒唐的,而是符合学术规范的文学叙述呢?】。
                              请看我的帖子《从石头记原文情节中的文字游戏来看“四位作者”》(主要是解读作者从语法规则的变化来忽悠读者)。
                              用语法变化,把4楼的第三个问题也解释清楚了。
                              这样从石头记第一回开始到上半段结束的【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为止,有大量的不确定信息的文字,也就大概的理顺清楚了。
                              (本楼是以甲戌本为根据的解读)


                              IP属地:辽宁16楼2025-04-07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