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抖音上面看到有个北山的高三弟娃儿发自己在学校的vlog。还在我跟闺蜜感叹,都十多年了。突然想来贴吧看看。发现好像都没人打理了哈。你这个强哥就是最新的帖子了。
以前初中还多怕强哥,每次都在变电站那个垃圾箱旁边转过去转过来,有时候上早晚自习天没亮的时候,看到他就跑多快,那些屁男娃儿还去打别个。后来,高中了,长大了,还给强哥买过上下九的柠檬水。
在北山待了七年,校长从王兴强变成吴良平;篮球馆里的教室后来只有考试的时候用了;墨园的门从最开始的上锁变成了高三专场;塑胶操场也修好了。玉兰书院,香樟书院,古榕书院,篮球馆,墨园,每个教学楼都坐遍了。
玉兰书院楼层的铁栏杆看起锈斑斑的,刷了绿漆也止不住生锈,课间我都怕倚在上面lui下去。傍晚打扫清洁的时候,有阁楼间的钥匙,悄悄跑到玉兰书院楼顶看夕阳。
古榕书院背后那块花坛里面有很多酸浆草,春天会开满紫色的小花花。上面有块水泥空地,种了一株三角梅,空地上,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能站一个班,宝地。后面改成小篮球场了,路过的时候总要看哈有没得帅哥,哈哈。
篮球馆的铁皮房顶夏天太热了,而且回音很大,课间打篮球的鞋子摩擦鸡儿鸡儿的叫。这里是我第一个教学楼,教室就是大门正对的二楼。有一个独属于我们班的楼梯间,做清洁的时候还是很爽的,不脏。后来,篮球馆不设置教室了,只有考试的时候会用一下,真的是太热了,也没空调,墙壁也是木板子个的。
香樟书院最凉快了,有时候甚至阴凉凉的。教室里是天蓝的桌椅板凳,外面廊间是翠绿的影子,只是晚上有点黑人。但是我不喜欢香樟书院,也不喜欢隔壁班那个人。
墨园的小花坛也有很多酸浆草,往祠堂走的小花坛里还有一棵诗经里的木瓜树,毕业前夕,我摘了一个,玩了很久,在上面写了什么字,我忘记了,应该有照片。墨园的楼梯也很难爬,窄窄的,不过我喜欢,因为下面就是篮球场和食堂,可以边吃菊花片,边看帅哥打球。哈哈。墨园操场旁边的楼上有会议厅,老破老破的,以前总爱在那里开会,那些板凳有些老了,夹衣服得很。
还有一栋楼,垃圾站上面那一栋,我也坐过,孤零零的,就两层,上面是教室,下面是办公室和厕所,还看到那些哈宝儿在男厕所门口探头探脑抽雪茄,哈哈。哦,古榕书院旁边,食堂对面,还有一栋废楼,一楼有段时间在卖水果,二楼有一台钢琴,听到过同学用它弹卡侬。
以前是真不喜欢在食堂吃,墨园没收来的时候就只有吃篮球馆下的大食堂,严重怀疑吃回扣。第一学期住校,我吃了一学期泡面,涨了二十斤,我妈说学校食堂油水还好耶,比猪儿还长得快。后来走校,天天都在外面吃,街边的炒菜馆子,家庭小饭桌都挺好吃的。往酱园厂那边走,有一家很好吃的打饭馆子,老板是个胖胖的大哥,一看就是厨师那种,后面生意太好了,还把对面一家空门面收起来当堂食门面。再往前面走点,一个家庭小饭桌,是一对老夫妻,那个老大爷很喜欢听云南山歌。旁边的电线杆上还经常贴一些“重金求子”、“缘分天空”的纸飞飞儿,哈哈哈。
外面游摊的凉面,冷串串(连铁好吃),炸串(炸糍粑又加糖又加海椒哦),都好好吃哦。下午背个书包出来帮住校生带一书包,一书包凉面、冷串串味道。校门中间又一条小石板路,路口有一家支出窗户经营的小卖部,我人生中第一瓶啤儿茶爽就是在他家买的。他家的淀粉肠是真的不一般啊,那个辣椒面里面绝对加了罂粟壳壳,超级香,他家关门后,我再也不曾吃到过那样美味的淀粉肠了。墨园校门口有一家家庭小饭桌,妈的,差评,我上海青里面吃到一颗蓝绿色的化学颗粒,化肥无疑。后来学校不许我们在外面吃了,一天就只有在学校涨饭了,每天下课跑飞快,就为了吃小食堂的小炒。
时间过得好快啊,真的就是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以前在黑板下面跟老师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现在略能感悟一二了。
以前初中还多怕强哥,每次都在变电站那个垃圾箱旁边转过去转过来,有时候上早晚自习天没亮的时候,看到他就跑多快,那些屁男娃儿还去打别个。后来,高中了,长大了,还给强哥买过上下九的柠檬水。
在北山待了七年,校长从王兴强变成吴良平;篮球馆里的教室后来只有考试的时候用了;墨园的门从最开始的上锁变成了高三专场;塑胶操场也修好了。玉兰书院,香樟书院,古榕书院,篮球馆,墨园,每个教学楼都坐遍了。
玉兰书院楼层的铁栏杆看起锈斑斑的,刷了绿漆也止不住生锈,课间我都怕倚在上面lui下去。傍晚打扫清洁的时候,有阁楼间的钥匙,悄悄跑到玉兰书院楼顶看夕阳。
古榕书院背后那块花坛里面有很多酸浆草,春天会开满紫色的小花花。上面有块水泥空地,种了一株三角梅,空地上,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能站一个班,宝地。后面改成小篮球场了,路过的时候总要看哈有没得帅哥,哈哈。
篮球馆的铁皮房顶夏天太热了,而且回音很大,课间打篮球的鞋子摩擦鸡儿鸡儿的叫。这里是我第一个教学楼,教室就是大门正对的二楼。有一个独属于我们班的楼梯间,做清洁的时候还是很爽的,不脏。后来,篮球馆不设置教室了,只有考试的时候会用一下,真的是太热了,也没空调,墙壁也是木板子个的。
香樟书院最凉快了,有时候甚至阴凉凉的。教室里是天蓝的桌椅板凳,外面廊间是翠绿的影子,只是晚上有点黑人。但是我不喜欢香樟书院,也不喜欢隔壁班那个人。
墨园的小花坛也有很多酸浆草,往祠堂走的小花坛里还有一棵诗经里的木瓜树,毕业前夕,我摘了一个,玩了很久,在上面写了什么字,我忘记了,应该有照片。墨园的楼梯也很难爬,窄窄的,不过我喜欢,因为下面就是篮球场和食堂,可以边吃菊花片,边看帅哥打球。哈哈。墨园操场旁边的楼上有会议厅,老破老破的,以前总爱在那里开会,那些板凳有些老了,夹衣服得很。
还有一栋楼,垃圾站上面那一栋,我也坐过,孤零零的,就两层,上面是教室,下面是办公室和厕所,还看到那些哈宝儿在男厕所门口探头探脑抽雪茄,哈哈。哦,古榕书院旁边,食堂对面,还有一栋废楼,一楼有段时间在卖水果,二楼有一台钢琴,听到过同学用它弹卡侬。
以前是真不喜欢在食堂吃,墨园没收来的时候就只有吃篮球馆下的大食堂,严重怀疑吃回扣。第一学期住校,我吃了一学期泡面,涨了二十斤,我妈说学校食堂油水还好耶,比猪儿还长得快。后来走校,天天都在外面吃,街边的炒菜馆子,家庭小饭桌都挺好吃的。往酱园厂那边走,有一家很好吃的打饭馆子,老板是个胖胖的大哥,一看就是厨师那种,后面生意太好了,还把对面一家空门面收起来当堂食门面。再往前面走点,一个家庭小饭桌,是一对老夫妻,那个老大爷很喜欢听云南山歌。旁边的电线杆上还经常贴一些“重金求子”、“缘分天空”的纸飞飞儿,哈哈哈。
外面游摊的凉面,冷串串(连铁好吃),炸串(炸糍粑又加糖又加海椒哦),都好好吃哦。下午背个书包出来帮住校生带一书包,一书包凉面、冷串串味道。校门中间又一条小石板路,路口有一家支出窗户经营的小卖部,我人生中第一瓶啤儿茶爽就是在他家买的。他家的淀粉肠是真的不一般啊,那个辣椒面里面绝对加了罂粟壳壳,超级香,他家关门后,我再也不曾吃到过那样美味的淀粉肠了。墨园校门口有一家家庭小饭桌,妈的,差评,我上海青里面吃到一颗蓝绿色的化学颗粒,化肥无疑。后来学校不许我们在外面吃了,一天就只有在学校涨饭了,每天下课跑飞快,就为了吃小食堂的小炒。
时间过得好快啊,真的就是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以前在黑板下面跟老师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现在略能感悟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