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总结:
AE4是我目前骑过骑行感受最好的车,无论从坐姿的舒适度还是操控。
---------
问为什么会选AE4,大概率是因为自己通勤需要,又不需要有那么高的极速了。价格区间也合理。
----------
隔壁喜欢宣传所谓的智能化,确实可以吸引一批人,但车玩到最后还是要求一个稳定和舒适。
---------
极核不愧是做摩托车出身的,在调教方面,就算是入门的AE4,也让一个刚接触的人有良好的印象。
----------
前两年极核没怎么铺开实体店的时候,我抱有怀疑态度,现在店开的越来越多了,我们这有10家店,售后是非常放心了。
---------
路上也看越来越多的人骑极核了,这也是坚定购买的信心。
---------
我是非常讨厌隔壁的策略,车海战术,不断的开连锁店,企图霸占2000~30000的所有市场。
每年出很多马甲车型,新款车型。这意味着整个团队对一款产品的研发周期和维护周期都非常的短。
本来一个N主打低端~中端,E主打中端~高端,持续打磨产品,缓慢迭代就可以了,一定要推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型号。
----------
为什么苹果手机每年只有两部,标准版和Pro版,而安卓每年每个品牌可以出很多部,销量还是打不过苹果?
不要搞那么多的产品线,认真去打磨好几款少量优质的产品,对消费者尤为重要。
----------
不希望极核未来变成隔壁那样,每年出7、8款新型号,频繁改名,换马甲,吸引不懂的消费者。
其实电摩只要保留AE4,AE6,AE8,再缓慢迭代就可以了。
也不用定价太低,为了打市场去缩成本。做好5000~30000就可以了。
----------
上面全是废话,也是肺腑之言。
说重点,我试驾的是24款,加速体感挺满意的,线性不冲。
操控中规中矩,但是龙头很稳,握持很放心。
坐姿骑行三角是极核唯一值得拿出来吹嘘的地方了,也确实非常舒服。
隔壁喜欢拿智能化说事情,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宣传出去的功能,掩盖车辆几何设计缺陷。毕竟每年要退出那么多新品,哪有时间认真研究人体工学。
----------
不出意外的话,25款中配AE4应该是最香的,价格合适,续航够用,后期只要换个电池就完全足够。
这里借用38号一句话,智能化方面的东西见仁见智,需要的人觉得好,不需要的人也没差,但机械素质方面,差就是差,好就是好。
AE4是我目前骑过骑行感受最好的车,无论从坐姿的舒适度还是操控。
---------
问为什么会选AE4,大概率是因为自己通勤需要,又不需要有那么高的极速了。价格区间也合理。
----------
隔壁喜欢宣传所谓的智能化,确实可以吸引一批人,但车玩到最后还是要求一个稳定和舒适。
---------
极核不愧是做摩托车出身的,在调教方面,就算是入门的AE4,也让一个刚接触的人有良好的印象。
----------
前两年极核没怎么铺开实体店的时候,我抱有怀疑态度,现在店开的越来越多了,我们这有10家店,售后是非常放心了。
---------
路上也看越来越多的人骑极核了,这也是坚定购买的信心。
---------
我是非常讨厌隔壁的策略,车海战术,不断的开连锁店,企图霸占2000~30000的所有市场。
每年出很多马甲车型,新款车型。这意味着整个团队对一款产品的研发周期和维护周期都非常的短。
本来一个N主打低端~中端,E主打中端~高端,持续打磨产品,缓慢迭代就可以了,一定要推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型号。
----------
为什么苹果手机每年只有两部,标准版和Pro版,而安卓每年每个品牌可以出很多部,销量还是打不过苹果?
不要搞那么多的产品线,认真去打磨好几款少量优质的产品,对消费者尤为重要。
----------
不希望极核未来变成隔壁那样,每年出7、8款新型号,频繁改名,换马甲,吸引不懂的消费者。
其实电摩只要保留AE4,AE6,AE8,再缓慢迭代就可以了。
也不用定价太低,为了打市场去缩成本。做好5000~30000就可以了。
----------
上面全是废话,也是肺腑之言。
说重点,我试驾的是24款,加速体感挺满意的,线性不冲。
操控中规中矩,但是龙头很稳,握持很放心。
坐姿骑行三角是极核唯一值得拿出来吹嘘的地方了,也确实非常舒服。
隔壁喜欢拿智能化说事情,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宣传出去的功能,掩盖车辆几何设计缺陷。毕竟每年要退出那么多新品,哪有时间认真研究人体工学。
----------
不出意外的话,25款中配AE4应该是最香的,价格合适,续航够用,后期只要换个电池就完全足够。
这里借用38号一句话,智能化方面的东西见仁见智,需要的人觉得好,不需要的人也没差,但机械素质方面,差就是差,好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