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宅风水吧 关注:14,627贴子:79,255
  • 5回复贴,共1

《杨公古法三合风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风水这门学问在世人看来都为谜信。人们很是疑惑,即然风水师能化腐朽为神奇,能使人富贵长远,人丁兴旺,那么,为何风水师都未见显达者,风水师之后世也未见有显达之人。所以,认为风水术就是骗人的鬼把戏。而风水师也只能用“富人葬富地,富地等花开”,来规避此疑问。即太公八十遇文王,世间一切皆为缘。世人纳闷,即然是靠缘,要你风水师干什么呀?所以,争论的是一个“缘”字。而世上行风水之术者很多,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风水师,一类为风水术士。风水师则不以为人看风水为谋生手段,但得风水正传,此为高师。而术士则是以为人相地为谋生手段,术就是手艺。以术谋生,但不得风水理论之正传,称半桶水。不懂风水之大道理论。这是风水术的乱象。而要得风水术之正传,这要靠缘,此一缘也。而世人根本不懂风水,所以更分不清何为风水师,何为风水术士。所以要遇上风水师要靠缘,此二缘也。而世间之土地,从封建制开始,土地都为私有,未必人人土地上都有好风水之地。此三缘也。而有好的风水之地,未必能遇上风水高师,风水高师未必有好的风水之地。此四缘也。且世间大地,天有不全之功,地有残缺,则有增减。然世上之人则只见其坏的一面而忽略好的一面。此风水之怪论,也为风水术罩上一层负面效应,即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子成名弟兄残。此就是缘,世间何处不讲缘。所以,真正的风水术不是谜信,而是一套完整的时空理论体系。只是要有缘。则小地可求,而大地靠缘。风水师相地是讲此处有地还是无地,也就是要符合龙(人),穴(灵气所钟)的要求才有智慧,而后根据龙穴四周山水进行操作以达趋吉避凶,使这个龙穴能驾驭群英,广纳钱财。若这个地不具备龙和穴这个条件而是山或砂,则称为无地,葬于此处与弃尸同论。犹如医生是为人治病,其它动物与植物生病,医生是不能给以治疗是一个道理。那么风水术士呢,风水术士是以相地为谋生手段,无论谁邀请去看风水,风水术士都会就地取材去推断吉凶祸福,试问天下哪有那么多风水吉地,及然没有,那么风水术士怎么靠此谋生,所以,风水术士则各有一套说辞,这就是世人说的风水行骗术。文章系列本人不在任何回复,各位看官能读懂多少全靠悟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8 10:13回复
    风水术是道的分支,道的宗旨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法自然之道。
    则法大地之地形与山川形成了一套形势理论(空间)。法曰月运行(包括诸星)形成了一套时间(时节)理论。法自然万物生长形成了一套时空理论(时间和空间的完美配合)。这套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段漫长的人类生活历程。即华夏民族从游牧民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过程(游牧民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的过程)。
    要定居就得地势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避水,藏风。此形势的必然要求。
    要生产就得符合时节,这是生产的必然要求。
    所以,华夏民族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的了解自然,分析自然,从而形成了形势和理法的两大理论体系。
    形势理论由于汉朝墓葬盛行到晋朝就有了以望气,察势,布局,寻龙,观堂,定向,收砂,步水的一套理论系统的《葬经》。
    理法理论经过了河图,伏義八卦,蚩尤磁针,大禹洛书到周朝的文王集古圣先贤之智慧融汇贯通,将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推万物生长规律而著易经,刻于罗盘之上,用于推论万事万物规律的总纲。
    而用易经之理来指导人们建宅安坟,著青囊中书-共九卷,称《青囊经》。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8 10:43
    回复
      而晋朝的郭璞(字景纯)将形势理论的《葬经》和理法理论的《青囊经》(青囊中书-九卷)合二为一,用于相地(阳宅和阴宅)到此形理二家合为一体,珠连壁合。时空一体。而《葬经》被火焚烧后,郭景纯根据《葬经》理论而著《葬书》。所以,我们要追形势理论之源则要看《葬书》。
      到了唐代,唐太宗有感于风水泛滥成灾,则钦定吕才收缴民间风水诸书,汇成一百三十七卷,禁于灵台,由光禄大夫看管。由于唐朝禧宗年间黄巢叛乱,光禄大夫杨筠松(名益)携灵台地理诸书遁入昆仑,潜心钻研风水术而为人相地。称救贫真人。
      而杨筠松在潜心钻研相地之法过程中,通研地理诸书,而对青囊中书-九卷始终不得要领,而将青囊中书-九卷中的深奥难懂的语言作以记录,而后人认为是相地之书而在上面添加称《青囊奥语》。而杨筠松经过对青囊中书的精研细读到老后才悟透了青囊中书-九卷的理论。授徒时写下了看青囊中书-九卷的方法,即《青囊》序。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8 11:42
      回复
        系统不让发,且看且珍惜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8 13:44
        回复
          至此,罗经使用说明书形成了两部,即三合穿山罗经盘的《天玉经》称杨盘和透地罗经盘的《催官篇》称赖盘。而此两部罗经使用说明书都是用的各派的隐语(心诀),不是真传滴系得书不得诀也无法解开其使用方法。
          而世面上流行的三合风水术书籍皆为三合风水术的外传,世面上流行的象派<翻卦派>,星象派,透地派风水术书籍也为赖派的外传。
          而在文王罗经理论之前还有河洛派系传承于后。到了宋朝后,风水各派各行其事,后世诸师无所是从。有唯我独尊者,有相互兼容者,搞得纷繁复杂。
          而元蒙的入主中原使风水之书落入当权者之手而得书不得诀,造成曲解。便有了各类曲解罗经之书。且又把唐朝僧一行为了谜惑蛮夷戍荻的“灭蛮经”又返传于华夏大地,称玄空术。
          元初的刘秉忠得《天玉经》之书而得书不得诀,而对《天玉经》进行了增添,增补了《天玉经》的下篇,著了《玉尺经》。
          到了明朝,则后来诸师很难知道风水本源,更难分清何为真何为伪。
          而明未清初满清的入主中原加速了“灭蛮经”的传播,使诸种玄空术大行其道,造成了修改和增删华夏风水古籍,把华夏风水古籍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天玉经》的下篇是元初刘秉忠的增添,外篇是玄空派的增添,且对《天玉经》的原著,即上篇与中篇也有各派的增删。而阳宅的宅内布局中的玄空术也是诸种玄空派的增添,从而兴起了一股三元玄空罗经理论洪流。代表著就是《都天宝照经》,他是将三元玄空移花接木于翻卦透地术之后用于相地。
          清朝的风水大师赵九峰(玉材)根据元初刘秉忠的《玉尺经》理论著《地理五诀》与玄空派一决高下,形成了两伪相争的伪学风水大行于市。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08 16:08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08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