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吧 关注:3,476贴子:133,840
  • 4回复贴,共1

zytst567肌营养不良——固本培元生肌疗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肌肉痿弱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明确指出:“治痿独取阳明”,强调脾胃功能对肌肉健康的核心作用。这与现代医学中肌营养不良的某些症状特征不谋而合。zytst567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09 08:51回复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虚弱时,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转化为气血濡养肌肉,就会出现"大肉陷下"的典型症状。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肢体进行性无力,尤以下肢为甚,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象细弱。这种症候群揭示着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的核心病机。


    IP属地:北京2楼2025-04-09 08:52
    回复
      曾接诊一位19岁男性患者,自述近两年四肢日渐无力,行走百米即需歇息,体重减轻近10公斤。查体见肌肉萎缩明显,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此乃典型脾虚湿困之象——脾阳不振则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更碍气机,形成"因虚致实"的恶性循环。
      针对此类病机,中医以"健脾益气、化湿生肌"为治则,选用经验方"固本培元生肌疗法"加减: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党参、当归、陈皮、怀山药、炙甘草等。


      IP属地:北京3楼2025-04-09 08:52
      回复
        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取其"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之功;白术、党参、山药协同健运中焦,恢复脾胃升降之枢;茯苓利水渗湿而不伤正,配合陈皮理气化痰,化解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当归养血活血,使补而不滞。
        全方紧扣"补中寓通"的组方思路,既注重培补后天之本,又兼顾祛除病理产物。


        IP属地:北京4楼2025-04-09 08:53
        回复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恢复脾胃的"斡旋"功能,使人体重新建立"气血生化-肌肉濡养"的良性循环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病症的治疗需遵循"缓则治本"原则。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患者在持续用药3-6个疗程后,随着食欲改善、体力增强,肌肉力量可逐渐恢复。印证了《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疗智慧。通过系统调理脾胃功能,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激活,为肌肉组织的重建创造了内在条件。
          中医治疗此类疾患的优势在于:不单纯着眼于局部症状改善,而是通过重建人体气血生化系统,实现标本兼治的长期疗效。正如《景岳全书》所言:"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这种整体观指导下的治疗策略,为改善肌营养不良类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IP属地:北京5楼2025-04-09 0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