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206贴子:2,682,454

ProLi14分析显示现代北汉与古中原差异极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中原是现代北汉的直接源头,但ProLi14分析显示现代北汉与古中原差异极大
以下图黑龙江人为例(北汉常染98%以上)
ProLi14分析中,河南龙山(平粮台)、黑龙江古人(魔鬼洞)、古东南(汉本)三者常染拟合之和仅65%
另外有35%的各种异域小成分。

龙山文化以后的古中原人骨(元代之前),如果用ProLi14分析中,河南龙山(平粮台)、黑龙江古人(魔鬼洞)、古东南(汉本)三者常染拟合之和大部分可以达到80%以上,而部分地区(河南东部、山东、河北等华北东部人群)的古人人骨三者常染拟合之和可以达到90%以上。
但是现代华北东部人群,以山东为例,ProLi14分析三者常染拟合之和低于70%,通常只有60%多。
显示出现代北汉与龙山文化之后的古中原人种差异极大,这个差异在元代之后显现。


IP属地:湖北1楼2025-04-09 16:27回复
    这种混入的异域小成分,应该蒙古人引入的色目人带来。
    这些色目人本身经过了大量的各种混血,有中亚成分、有中东成分、有阿拉伯成分、有黑人成分、有马来成分,各种混杂之下,都变成了各种异域小成分,而这些成分大量进入了北汉之中。


    IP属地:湖北2楼2025-04-09 16: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ProLi14所定义的“古华中(平粮台遗址)”,到底是什么情况?
      .
      平粮台古城遗址包含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造律台文化或称王油坊类型)、二里头等文化遗存。豫东地区淮阳平粮台遗址、王油坊遗址、造律台遗址等,均属大汶口文化晚期类型,发展出了中原龙山文化。







      平粮台龙山DNA标本共有四例,其中两例男性标本均属N1b2-M1819的下游分支,显然是仰韶人后裔融入大汶口-龙山人群的。除了线粒体F2h之外,三例D4b1a全是同一母系,疑是部落族内近亲繁殖。从常染成分来看,平粮台龙山古人可拟为90%的大汶口西夏侯古人(或者仰韶汪沟古人)与10%的南方古人的混合模式,接近现代北汉。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5-04-09 18:46
      收起回复
        有吉林大学学者用蓝色(台湾汉本)、黄褐色(高原藏缅)、橙黄色(黑龙江古人)来模拟古人常染和现代人常染
        发现现代汉族黄褐色(高原藏缅)和橙黄色(黑龙江古人)成分相比仰韶文化都大幅降低,而蓝色成分增加很多。
        这是真的吗?
        很多现代南汉的确是蓝色比例相比古中原增加了很多,但很多现代北汉其实是增加了大量的异域小成分(特别是华北东部汉),这些成分无法用上面基础成分来归类,所以都归到了蓝色中,这样看起来北汉的蓝色也特别多。
        但是实际上现代北汉并没有掺入太多真正的蓝色成分,他们掺入的是各种异域小成分,总体效果上,这些异域小成分并没有把他们在常染距离图上往台湾汉本方向拉,而是把他们总体上向现代江浙沪方向拉。而江浙沪地区在古代本就属于沿海港口城市,有大量的外国商人。。。




        IP属地:湖北4楼2025-04-09 20:25
        回复
          结论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9 20:36
          回复
            早被换种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09 20:45
            回复
              多研究自己荆蛮的历史文化,别越俎代庖替人家操心!你一个三苗总喜欢以“汉”的身份解读汉,给汉做歪曲定义,那不是扯淡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09 22:11
              收起回复
                跟朱泓的研究对得上,朱泓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古中原人种,骨骼更接近现在的长江流域南方人群,他考察了河南地区数百具古代遗骸,得出在南宋时代,中原地区人种发生异变,而现代北方人群跟古中原人种反而有差异。
                朱泓告诉记者,该项目以中原地区出土的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经过五年多的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原地区汉族体质特征古今差异明显,并从宋代开始进入“混血”状态。“这两点发现从生物考古学角度证明,汉民族确实为多民族融合而来。”这一研究成果为丰富中国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个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积累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科学证据。
                据介绍,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现今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反而更趋同于现今南方省份汉族。“经过几十个遗址、数以千计的数据测量得出,古中原类型人面部具有‘低面、阔鼻、低眶’的特征,与现代北方汉族面部狭窄而高,鼻宽、眼眶宽度和面部扁平度均为中等形成反差,”朱泓表示,“中原汉民族面部特征的古今差异表明,古代汉民族必然在某些阶段经历过其他民族血统的融入。”
                经研究发现,从前秦时期至汉代,中原地区居民均属于古中原类型。但从宋代开始,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开始偏离该类型,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学距离,显示出更为混合的体质性状。朱泓说:“混合体质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宋墓里的人骨,在原有古中原类型基础上,接受了较多来自其他族群的遗传学因素,包括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的古代戎狄族群,也就是融合了其他古代民族。”


                IP属地:重庆9楼2025-04-09 22:4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各类常染计算器有不同的算法,只是相对的参考标杆,没有绝对性,由于样本数量、采集地域不同,得出来的结果不尽相同。其中,G25计算器收集了大量古DNA数据,重构各省汉族的祖源混合模式,如图所示:
                  .
                  CHN_Boshan_N——新石器早期博山人群
                  CHN_Qihe-N——新石器早期福建奇和人群
                  CHN_Upper_Yellow_River-LN——黄河上游新石器晚期
                  CHN_Western_Liao_River_MN——西辽河新石器中期
                  CHN_Yellow_River_MN——黄河流域新石器中期,即中原仰韶人或者鲁南大汶口人
                  JPN_Jomon——日本绳文人
                  Lao_Hoabinhian——老挝和平文化古人
                  RUS_Devils_Gate_Cave_N——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石器早期鬼门洞古人
                  .
                  各省汉族/亚洲各族的血统成分,可拟为这些古代人群的混和模式,结果如下:
                  山东汉族:45%黄河内陆古人,40.9%博山古人,14.1%奇和古人
                  山西汉族:56.7%黄河内陆古人,25.6%博山古人,17.7%奇和古人
                  河南汉族:50.5黄河内陆古人,37.6%博山古人,11.9%奇和古人
                  四川汉族:60.9%黄河内陆古人,4.4%博山古人,34.7%奇和古人
                  江苏汉族:55.2%黄河内陆古人,28.2%博山古人,16.6%奇和古人
                  上海汉族:49.5%黄河内陆古人,34.1%博山古人,16.4%奇和古人
                  浙江汉族:69.7%黄河内陆古人,10.2%博山古人,20.1%奇和古人
                  福建汉族:37.1%黄河内陆古人,28.4%博山古人,34.5%奇和古人
                  湖北汉族:33.9%黄河内陆古人,36.4%博山古人,29.7%奇和古人
                  广东汉族:33.9%黄河内陆古人,8.9%博山古人,57.2%奇和古人
                  韩国人:28.5%黄河内陆古人,63.6%博山古人,6.1%奇和古人,1.8%绳文人
                  日本人:0%黄河内陆古人,78%博山古人,0%奇和古人,22%绳文人
                  西藏拉萨人:25.4%黄河内陆古人,61.6黄河上游古人,0%博山古人,4.5%奇和古人
                  壮族:24,9%黄河内陆古人,0%博山古人,75.1%奇和古人
                  印度尼西亚爪哇人:0%黄河内陆古人,0%博山古人,100%奇和古人
                  马来人:0%黄河内陆古人,0%博山古人,100%奇和古人
                  .
                  正如计算器所呈现的汉族民系,无一例外地都带有大量的黄河内陆古人成分,而且是主源。除此之外,鲁北博山古人、福建奇和古人,对部分汉族民系的形成也有大量遗传贡献,福建奇和古人主要存在于岭南和东南亚,鲁北博山古人主要存在于山东周边和东北亚(日本、韩国、锡伯),都是很好地保存了自己血统的族群。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09 23:32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09 23:39
                    收起回复
                      元代,异域为北汉贡献了外来的母系常染色体?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09 23:55
                      收起回复
                        你确定你看懂文章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10 00:32
                        回复
                          很显然是事实,这可以从语言上来佐证,胡人来中国,必然是学讲统治者上层的语言,看看现在的卷舌音普通话就唐诗韵律对比一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10 05:04
                          回复
                            南方人为了不承认自己是土著,拼命的造谣北方人是湖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4-10 08:1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蒙古人从哪里带来马来成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4-10 08: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