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起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投诉】
一家在淘宝平台上拥有“四蓝冠”信誉的大型代购店,主打奢侈品平行进口,经营多年,口碑稳定。然而,就在某日,该店铺上架的一款LOUIS VUITTON MALLETIER品牌背包却意外遭遇“商标权-假货-明显假货”的投诉,投诉编号为241081,所涉知识产权名称为LV-MOU。
品牌方认为,该商品标价远低于市场平均价,甚至低于官方渠道,怀疑其为明显假冒产品,并指出商品页面出现了“明显假冒词汇或售假描述”,进而发起投诉。
【压力陡增:处罚风险近在眼前】
根据平台规定,一旦此类投诉成立,将面临链接删除、店铺降权,甚至影响店铺保证金的后果。对于这样一家以信誉为生命线的大型代购店来说,影响不可小觑。
更棘手的是,这款包在品牌官方渠道的售价已上涨,但商家仍按采购时价格销售,使得定价低于预期,进而被品牌方认定为售假嫌疑。这种“价格错觉”成为投诉的关键。
【背后真相:定价≠假货】
值得注意的是,该店铺一直从正规海外渠道采购,配货、发票、包装俱全。之所以出现“低于官方价格”的情况,是因为商品采购于涨价前,而非品质问题。奢侈品涨价并非罕见现象,尤其是LV品牌,常年有涨无跌。
【最终走向:一场理性而合规的澄清】
经过充分说明情况和背景,最终平台撤销了对该链接的处罚,商品页面得以恢复。投诉方的指控未被采纳,商家成功保全了链接及信誉。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人们,价格并非衡量真伪的唯一标准,在真假之间,有时差的只是一个清晰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