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打了38个月,双方至今势均力敌,毫不夸张的说,该结果超出了世界上所有人预测,也包括我们……尽管战争之初我们就预测到俄罗斯无法打败乌克兰,这是一场持久战,但同样没有料到这场战争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更没有料到文明世界的“灯塔”竟也倒向了俄罗斯怀抱……

不间断的大反转下,咱们再做一次预测,俄乌双方谁能取得这场战争最终胜利?
对于军事冲突而言,胜利的概念无非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战略上的胜利,二是战术上的胜利,尽管大多时候这两种胜利会以同一种结果存在,那就是以另一方彻底战败告终。
鉴于俄乌战争的复杂性,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出现战略与战术胜败两种情况,如朝鲜战争般——尽管双方都宣布“胜利”,但真相却是我们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战略上,我国完成了立国之战、确保地缘安全、换取苏联援助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胜利”无疑。但抗美援朝纪念馆以及2020年《解放军》的数据又显示,志愿军牺牲人数为197653人,受伤200291万人,总数39万余人;美军阵亡3.36万人,负伤10.3万人,失踪1.2万人,总数16.9万人,西方将生命损耗作为胜负第一要素,因此,自诩战术上胜利也符合事实。
以这两个维度作为参考,咱们看看三年来俄乌双方谁取得了胜利并能够将这种胜利贯彻到底。

众所周知,“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方的战略目标是抗击北约东扩、为乌克兰去军事化、推翻基辅“纳粹政权”,这些战略目标实现了吗?
抗击北约东扩,瑞典芬兰加入北约,边境线被延长了1300公里;为乌克兰去军事化,乌军规模从战争之初的23.5万人爆兵到了如今88万人,且将老旧的苏式装备基本换装成了先进的北约装备;推翻基辅政权,最新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已飙升至69%,政权更加稳固。
俄方第2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将乌东4州完全吞并,为此修改宪法并进行了公投……但直到如今除卢甘斯克外(战前就已控制),乌东3州的首府都还被乌克兰控制。根据诺尔报告最新数据:乌方目前还控制着顿涅茨克40%、卢甘斯克2%,扎波罗热29.8%以及赫尔松42.1%的面积……也没有实现。
很显然,在付出百万士兵伤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军事资源包括前苏联军事遗产丧失殆尽;黑海和波罗的海主导权转移;数千亿美元主权资产遭冻结;油气经济濒临死亡,叙利亚和中亚地区影响力沦为0……惨痛代价后,俄罗斯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胜负不言而喻。

俄罗斯战前是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且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国,一战成为了需要向世界“贫困户”借兵才能维持国土完整的弱者,谈什么胜利呢?
我去过4次俄罗斯,客观的讲当下的俄罗斯连二流国家都算不上,没有科技、没有先进生产力,英、法、德、日、印等国拉出任何一个综合国力都强于俄罗斯。当下的俄罗斯与曾经晚清的无异,最可怕的是就这种破落户国家却还以“天朝上国”自欺欺人。

战术方面,截至4月12日,俄军伤亡总数已达931450人。这一数字是真实的,是经过世界多国军事媒体确证后的战场反映。尽管,俄罗斯国防部网站每日也在公布乌方战损,而且按照其每日公布的数据,乌军的伤亡总数已超过300万人,这可能吗?
稍懂军事的网友就知道,在军事冲突中,攻防双方的交换比是1:3,也就是说进攻一方的伤亡人数往往会比防守一方多3倍,防守方比进攻方伤亡人数多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除非是一边倒的屠杀,俄乌战争显然不属于这种形态……如果再综合装备、技战术、火炮精度、无人机、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的差距,俄方的数字更离谱。
除了无休止人肉冲锋,战争打到第38个月俄军至今未打出一场经典战役。乌军则留下了基辅保卫战、闪击哈尔科夫、奇袭库尔斯克等教科书级般战役,双方的战术差距显而易见……俄军战术思想至今还停留在二战时装甲洪流以及用人数优势弥补装备优势的层面上,这种军事思想和战术特点已经决定了结果,这是军事辩证法与规律论的共同答案。

再用俄军三年多来的战场收益预测结果:
这场战争始于2014年,2014年~2022年2月24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俄罗斯控制了100%克里米亚的面积、92%的卢甘斯克州和37%的顿涅茨克州面积。
战争全面爆发后俄军打了乌军一个措手不及,利用战争的突然性一度控制了乌克兰31.2%的国土面积,乌军通过反攻收复了大片被控制区……也就是说,战争全面爆发至今俄罗斯最初利用突然性得到了6.8万平方公里,除去突然袭击的成分,真正通过自我战争能力控制的乌克兰土地尚不足6000平方公里:其中2003年836平方公里,2024年4200平方公里,2005年3个月612平平方公里,伤亡人数却近百万,战术上也失败了。
以下地图中浅蓝色是乌军自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从俄军手里夺回的领土,有多少

乌克兰方面
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乌方的战略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将俄军逐出被占领区。乌克兰的战略实现了吗?也没有。
但乌克兰却实现了成为准欧盟国家以及军事以及国防军工大国的目标?
要知道自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至今,1200多年来乌克兰人的国际地位从来没有达到过今天的高度,普通护照即可免签进入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从该方面来说,乌克兰在战略上完胜。
战术方面,面对体量大过自己数倍的对手,乌军三年不败,歼敌93万,几乎摧毁了对手70%的军事资源,一战成为欧洲大陆一流的军事与军工强国,这是何等辉煌的战术胜利!

双方接下来的博弈会在人力资源、军事资源、经济资源、军事科技及国内外环境5个维度展开。
人力资源上,俄罗斯尽管有1.43亿人口,但由于无法进行战争总动员兵源并没有已经总动员的乌克兰充沛。根据最新数据,乌克兰国内总人口为3,150万,已经更新个人数据的男性青壮年有617万人。
军事资源上,乌克兰与欧洲基本已经火力全开,在数量上逐渐超过俄罗斯,兵器质量差距更显著。
经济资源上,双方没有可比性,乌克兰拥有绝对的优势,在不断被制裁和油气资源萎缩下,俄罗斯基准利率已暴涨到21.5%,卢布对美元汇率从战争之初的50:1跌至114:1(黑市400:1)……乌克兰格里夫纳与美元汇率3年前是41:1,对欧元为44:1,4月13日早上汇率还是这个价,谁更坚挺?
至于军事科技和国内外环境,俄罗斯不提也罢。方方面面对比后,虽有特朗普的沆瀣一气,但在决定战争结果的武器装备、人力资源和经济方面川普也给不了俄罗斯实质性的帮助,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一斑窥豹,莫斯科的最终失败可以预见,而这场战争的结束方式只有两种,一是以莫斯科的妥协迎来和平,二是重演1991年那一幕。

不间断的大反转下,咱们再做一次预测,俄乌双方谁能取得这场战争最终胜利?
对于军事冲突而言,胜利的概念无非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战略上的胜利,二是战术上的胜利,尽管大多时候这两种胜利会以同一种结果存在,那就是以另一方彻底战败告终。
鉴于俄乌战争的复杂性,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出现战略与战术胜败两种情况,如朝鲜战争般——尽管双方都宣布“胜利”,但真相却是我们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

战略上,我国完成了立国之战、确保地缘安全、换取苏联援助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胜利”无疑。但抗美援朝纪念馆以及2020年《解放军》的数据又显示,志愿军牺牲人数为197653人,受伤200291万人,总数39万余人;美军阵亡3.36万人,负伤10.3万人,失踪1.2万人,总数16.9万人,西方将生命损耗作为胜负第一要素,因此,自诩战术上胜利也符合事实。
以这两个维度作为参考,咱们看看三年来俄乌双方谁取得了胜利并能够将这种胜利贯彻到底。

众所周知,“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方的战略目标是抗击北约东扩、为乌克兰去军事化、推翻基辅“纳粹政权”,这些战略目标实现了吗?
抗击北约东扩,瑞典芬兰加入北约,边境线被延长了1300公里;为乌克兰去军事化,乌军规模从战争之初的23.5万人爆兵到了如今88万人,且将老旧的苏式装备基本换装成了先进的北约装备;推翻基辅政权,最新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已飙升至69%,政权更加稳固。
俄方第2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将乌东4州完全吞并,为此修改宪法并进行了公投……但直到如今除卢甘斯克外(战前就已控制),乌东3州的首府都还被乌克兰控制。根据诺尔报告最新数据:乌方目前还控制着顿涅茨克40%、卢甘斯克2%,扎波罗热29.8%以及赫尔松42.1%的面积……也没有实现。
很显然,在付出百万士兵伤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军事资源包括前苏联军事遗产丧失殆尽;黑海和波罗的海主导权转移;数千亿美元主权资产遭冻结;油气经济濒临死亡,叙利亚和中亚地区影响力沦为0……惨痛代价后,俄罗斯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胜负不言而喻。

俄罗斯战前是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且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国,一战成为了需要向世界“贫困户”借兵才能维持国土完整的弱者,谈什么胜利呢?
我去过4次俄罗斯,客观的讲当下的俄罗斯连二流国家都算不上,没有科技、没有先进生产力,英、法、德、日、印等国拉出任何一个综合国力都强于俄罗斯。当下的俄罗斯与曾经晚清的无异,最可怕的是就这种破落户国家却还以“天朝上国”自欺欺人。

战术方面,截至4月12日,俄军伤亡总数已达931450人。这一数字是真实的,是经过世界多国军事媒体确证后的战场反映。尽管,俄罗斯国防部网站每日也在公布乌方战损,而且按照其每日公布的数据,乌军的伤亡总数已超过300万人,这可能吗?
稍懂军事的网友就知道,在军事冲突中,攻防双方的交换比是1:3,也就是说进攻一方的伤亡人数往往会比防守一方多3倍,防守方比进攻方伤亡人数多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除非是一边倒的屠杀,俄乌战争显然不属于这种形态……如果再综合装备、技战术、火炮精度、无人机、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的差距,俄方的数字更离谱。
除了无休止人肉冲锋,战争打到第38个月俄军至今未打出一场经典战役。乌军则留下了基辅保卫战、闪击哈尔科夫、奇袭库尔斯克等教科书级般战役,双方的战术差距显而易见……俄军战术思想至今还停留在二战时装甲洪流以及用人数优势弥补装备优势的层面上,这种军事思想和战术特点已经决定了结果,这是军事辩证法与规律论的共同答案。

再用俄军三年多来的战场收益预测结果:
这场战争始于2014年,2014年~2022年2月24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俄罗斯控制了100%克里米亚的面积、92%的卢甘斯克州和37%的顿涅茨克州面积。
战争全面爆发后俄军打了乌军一个措手不及,利用战争的突然性一度控制了乌克兰31.2%的国土面积,乌军通过反攻收复了大片被控制区……也就是说,战争全面爆发至今俄罗斯最初利用突然性得到了6.8万平方公里,除去突然袭击的成分,真正通过自我战争能力控制的乌克兰土地尚不足6000平方公里:其中2003年836平方公里,2024年4200平方公里,2005年3个月612平平方公里,伤亡人数却近百万,战术上也失败了。
以下地图中浅蓝色是乌军自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从俄军手里夺回的领土,有多少

乌克兰方面
作为被侵略的一方,乌方的战略目标很简单,那就是将俄军逐出被占领区。乌克兰的战略实现了吗?也没有。
但乌克兰却实现了成为准欧盟国家以及军事以及国防军工大国的目标?
要知道自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至今,1200多年来乌克兰人的国际地位从来没有达到过今天的高度,普通护照即可免签进入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从该方面来说,乌克兰在战略上完胜。
战术方面,面对体量大过自己数倍的对手,乌军三年不败,歼敌93万,几乎摧毁了对手70%的军事资源,一战成为欧洲大陆一流的军事与军工强国,这是何等辉煌的战术胜利!

双方接下来的博弈会在人力资源、军事资源、经济资源、军事科技及国内外环境5个维度展开。
人力资源上,俄罗斯尽管有1.43亿人口,但由于无法进行战争总动员兵源并没有已经总动员的乌克兰充沛。根据最新数据,乌克兰国内总人口为3,150万,已经更新个人数据的男性青壮年有617万人。
军事资源上,乌克兰与欧洲基本已经火力全开,在数量上逐渐超过俄罗斯,兵器质量差距更显著。
经济资源上,双方没有可比性,乌克兰拥有绝对的优势,在不断被制裁和油气资源萎缩下,俄罗斯基准利率已暴涨到21.5%,卢布对美元汇率从战争之初的50:1跌至114:1(黑市400:1)……乌克兰格里夫纳与美元汇率3年前是41:1,对欧元为44:1,4月13日早上汇率还是这个价,谁更坚挺?
至于军事科技和国内外环境,俄罗斯不提也罢。方方面面对比后,虽有特朗普的沆瀣一气,但在决定战争结果的武器装备、人力资源和经济方面川普也给不了俄罗斯实质性的帮助,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一斑窥豹,莫斯科的最终失败可以预见,而这场战争的结束方式只有两种,一是以莫斯科的妥协迎来和平,二是重演1991年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