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33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7阿弥陀佛,谢谢各位师兄,我在百度网盘看到都是过期链接
-
4
-
4蕅益大师净土选集——净土论述—— 问:彻悟人还须往生否? 答:普贤愿王,导归极乐;初地至十地,皆云不离念佛。怡山发愿:承事十方诸佛,无有疲劳。百丈清规:课诵、送亡等事,无不指归净土。故天如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云栖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是知凡言不必生净土者,皆是增上慢人;非真入菩萨位者也!
-
4
-
15
-
00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不断烦恼,一生成办,直捷简易,名曰横超。 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 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69一楼防吞,请各位师兄多加指导,如果有新的资料也可以发21518因篇幅太长,就不再作全文转发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各自点击地址进行阅读。就我个人认为,既然有古代的、正确的读音,就应该去极力地保护好,认识清楚,按正确的发音念诵,守住那些愈发稀有珍贵的古文化,或者说是中华大地价值连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下面仅将一段文字当做前言进行文字转发。0071983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34文钞原文:4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1411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计数念佛,教我们用三声三声四声……2明心见性,仍难了生死 明心见性后烦恼惑业未断,于出生死尚远。悟是悟,生死是生死。 若谓明心见性,即无生死可得者,此系门外汉与狂禅者之欺人谬论。 ——文钞续编 复郑慧洪书 禅贵不知,净贵但觉 夫禅至于不知,方是真禅,以见闻觉知,皆是意识中事。惟其不知,方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悟真常,即如如佛矣。 净至于但觉,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矣,否则何名但觉。 ——文钞增广复张季直先生书3印祖开示节录4无量寿经定光如来兴出于世,渡化无量众生。定光如来又名燃灯佛。金刚经云燃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讲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早已成佛,燃灯佛于我受记为方便说。 这么看来金刚经同法华经说的是释迦佛成佛之前燃灯佛为受记。但是燃灯佛本也是古佛,无央数劫前成佛。是否可以理解无央数劫前定光佛并未对释迦佛受记?而是古佛又再来为释迦佛受记?这期间的时间关系请指教!感恩!5印祖开示选录6《问答撷录》选录4《印祖答念佛600问》8印祖开示节录6《文钞菁华录》明对治习卝汽5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7《印祖答念佛600问》6节录自 印祖文钞 佛遗教经解刊布流通序5《净土十要》,修净业者,不可不读。(印祖文钞节录)11《印祖答念佛600问》7演莲师《竹窗随笔白话注译》(莲池大师原著)6印光祖师讲故事5印祖开示节录12宝静师《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附:当下功德、未来功德)234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菲卝谤正卝琺……(印祖开示)14(往生大体分两种方式——第一类属于正修;第二类临终忏悔,依凭忏力往生)4《印祖答念佛6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