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
-
3
-
1
-
9
-
1
-
1
-
1
-
1
-
1
-
1
-
2
-
14
-
0
-
1
-
2
-
31
-
2
-
7
-
6是谁在照见?是你,是我,也是“心” 谁在照见谁就是佛。
-
1八十卷版本华严经 卷第三十七 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识不可得、现在识不可得、未来识不可得。 杂阿含经卷第一 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欣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 杂阿含经
-
46有多少人认真想过下一分钟自己就会死,再也没法和家人一起吃饭,也见不到自己的宠物了。一起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最恨的东西一下子都没了,就像电视看到一半突然被关掉当下就和一切断绝联系。一切知识,基于二元化对心的认识都没一丁点用处。 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对空性或者开悟侃侃而谈。 死亡就是一切都完蛋了,你的生活没了,电视也被砸了。说实话这时你的“开悟”救不了你
-
2转载《三十忠告论》是由全知无垢光尊者造颂 护持自宗破除他宗者,虽思 辩论清除教法尘, 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沉默禁语即是吾忠告。 修学佛法者一定谨慎,在弘扬自己所学之宗派时,对于其他宗派之观点不要进行破除。虽然认为此种辩论是为了清除教法中一些邪见微尘,使佛法正知正见可以树立,但这往往会使自己生起烦恼,造众多罪业。尤其是闻思过因明中观教理者,没有很大必要不应随意破斥他宗。我们凡夫智慧低劣,闻思修都未获
-
269宗萨仁波切的父亲——听列诺布仁波切说:“在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就是佛法。”很多修行人都有过或梦想过惬意的“修行生活”。在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氛围中,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彼此安慰、鼓励,这种想望并非不好,但若以为这就是修行,则加入的只是“成佛者俱乐部”。尤其是,假如这么做是为逃避痛苦或冲突而不正视与解决问题,最终结果只能是梦醒后的头疼欲裂。 法会也好,放生也罢,都是积累资粮或补偿业力,但非佛法核心。佛陀
-
27
-
59动用一下小权利,顺便来个妹子。
-
9
-
499我从来都想不通一个问题!男人的眼里只有性吗?他们不思考?所以一切美好的行为都是为了与你性吗?35对大多数人而言,安忍代表不同的意义——几乎是清教徒式的不动声色、天真、少开口;生命虽然痛苦,却必须带着假笑去承受。但那根本不是安忍,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与情境融合而看到它有趣的一面,这种清教徒式的坚忍注定有崩溃的一天,注定会爆炸,到时安忍则无容身之地了。 —— 秋阳创巴仁波切49第01章 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要袁天启不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千人千般命呀!命命不相同,明朝袁了59大圆满龙钦宁提是集广大班智达派《龙钦七宝藏》及甚深古萨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于一体、即生可获得金刚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因此,诸欲解脱者必须实修。尤其是当今时代许多人不经过前行修炼,却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圆满等正行法,以致正法与补特伽罗背道而驰。所以,诸位首先唯一实修此前行至为重要。 此深法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5第二、舍弃故乡 -- 三毒之源 (2) 在故乡, 对亲友的执着如浪奔腾汹涌, 对仇敌的嗔恨如大火般燃烧, 不在乎何是何非的愚痴黑暗战胜一切。 捨弃故乡, 乃是菩萨的修行。 舍弃故乡是指舍弃贪、嗔,以及弥漫在贪嗔之中的痴。一般而言,贪、嗔、痴三毒在你和故乡的家人、朋友的关系之中最为活跃。因此,保护你所执着的人,增加他们的财富和快乐,太容易成为你主要的关注。如果你对不断追求凡俗的目标有丝毫的犹豫,那也只是犹豫该怎么做33今天给大家讲“色身是无明”。这个色并不是指男女之色,是指在人间所看到的,所拥有的东西,是这个世界的有形之色。身就是我们这个肉身。无明是指你的17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IyNTkwNg==&mid=20879161皆因有‘我’难舍爱欲。9财布施只能帮助别人物质生活缺乏,只能做到这个,不能提升他的境界; 法布施能帮助众生开悟,能帮助众生证果,这财布施做不到。 所以供养如来,最重要11我刚刚看了一遍,虽说不能了义,但确实可以利益世人……!3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